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心智潜能的艺术,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把课堂教学作  相似文献   

2.
吴丽娟 《甘肃教育》2012,(11):68-6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乐学体现的是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智慧,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乐学更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他们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乐学课堂把学生由知识的"灌装桶"变为独立思考的研究型学生,由学习基本知识变为对知识的探究体验,由内向羞涩变为大方勇敢,由胆怯变为自信。乐学课堂是高效学习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那么,如何成就一堂高效率的课,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呢?  相似文献   

3.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在心理学上叫内驱力.它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乐知",才能"乐学".  相似文献   

4.
<正>"自主阅读"指学生以自主的行为方式和认知特征进行的阅读活动。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中如果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语文学习就失去了原动力,也就缺失了"乐学"的积极情感。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自主阅读。一、确立自主阅读的目标,是学生"乐学"情感的基础在"自主阅读"教学中把自主阅读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主要途径。有的学生课文读起来断断续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 ,孔子在教育中是非常注重激发学生“乐学”的。而让学生把“苦学”变“乐学”的灵丹妙药是什么呢 ?那就是兴趣。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如何把一个个枯燥乏味的数字与符号变得生动形象 ,使一个个问题变得兴趣盎然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变“苦学”为“乐学”呢 ?  一、精设导语 ,引发“乐学”。  俗话说得好 :万事开头难。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导语可为课堂教学创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结合新编初中历史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正>重视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对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让学生享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学之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  相似文献   

8.
张晓燕 《考试周刊》2013,(26):139-139
<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鼓励学生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好学、乐学是求知的源泉。而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没有学习的兴趣就不会迸发出智慧和灵感。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教学过程应是在快乐的氛围中展开的,应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教师就要把握好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它对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乐学"。我们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于琴 《考试周刊》2013,(59):107-108
<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说:"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学生能否学好一门功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这门功课是否感兴趣。教师要想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必须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想学、乐学。这种兴趣从何而来?固然有家庭熏陶、知识储备、个人天赋、爱好乃至阅历等多方面因素,但教师的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课堂效果来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渴学、乐学,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说过:"欲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乐趣。可见,学生的学习乐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把"乐趣"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乐学、好学,才能很快地接受新的知识。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更需要用兴  相似文献   

16.
<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学"的优势。愉快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状态,以快乐的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快乐课堂为载体,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学。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愉快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一、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  相似文献   

17.
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我国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总结出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教学中是否寓教于乐,以乐促学,使学生快乐地投入学习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1.注重导入措施,创设乐学情境皮亚杰:"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乐学欲望是学好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贯彻应用,还远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近年来,我们从改革教法入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立“乐学——善学——勤学”教学模式,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激其趣、授其法、砺其志,使学生识学之趣而乐学、得学之法而善学、强学之志而勤学,收到了理想效果。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乐学”思想的首创者和实践者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  相似文献   

19.
“内驱力”与语文学习天长市城南小学嵇启华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内驱力,使他们“好学”、“乐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形...  相似文献   

20.
王玲 《快乐阅读》2011,(22):92-93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