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有幸聆听了王雷英老师执教的一堂《木笛》。这是一篇感人的文章,而它感人的情怀不是一种慷慨激昂的陈词,而是如忧怨的笛声般弥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如中国的水墨画般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这样的文章,这样的意境,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委婉叙述,怎样给予孩子,怎样引领孩子?王老师给予了孩子一个诗一样的课堂。《木笛》的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中,在这样的一种时刻,成了一首婉约的诗。  相似文献   

2.
敢拼才会赢     
商华 《内蒙古教育》2004,(10):46-46
学校要组织青年教师赛课了。我已经想了好几个课题。可就是定不下来。况且基本的思路还没弄清楚:是穿新鞋走老路,还是穿着新鞋走新路呢?穿新鞋走老路那是轻车熟路,因为我们毕竟走惯了这样的路,一路走下去,该是轻松自如。而领导呢?想必也是听惯了这样的课。这样的曲调,若是换了口味,他们能接受吗?虽在平时上课时,自己力  相似文献   

3.
说课     
《宣武教育》2004,(4):46-46
听课评课,总有说课。随着教学竞赛内容的不断充实.说课也成了教学竞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按照我们一贯的思维,“说话”无非是将自己上的一节课以简单的语句概括并介绍的方式表示出来。许多老师说课,就是以这样的形式展现的。这样的错吗?答曰:没错。但这样的说课可以说没有起到说到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4.
做你自己     
又听说有一位歌迷为偶像而自杀,我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听到这样的事情了。对于这样的事,老一辈人可能根本无法理解。  相似文献   

5.
“文本”教学中的两个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开始日益强调“文本”或“文本思想”,但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在“落实”上还存在问题。笔者此举二例,谈谈粗浅的认识。一、“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笔者读中学的时候,一位语文老师就曾经谆谆告诫我们:学习一篇文章要解决三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时间已过去20年,自己从事了教学管理工作,这样的“教诲”,在语文课上仍然能够听到,没有先前那样“权威”,只是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时候,偶有发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看来,“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教师的“文本”教学中是一个要解…  相似文献   

6.
教例一 :错写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在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 ,先让学生看清课题 ,然后看他板书课题 ,靳老师有意漏写了“这样”两个字 ,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 ,当即指了出来 ,此刻 ,教师不失时机引导学生 :“有了这个词 ,你就会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踊跃 ,思维也体现出一定的深度 ,提出了两个核心问题 :1 这样的小村庄是怎样的?2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 ,肯定急于想知道答案 ,此时 ,教者抓住学生渴望得到答案的迫切心理 ,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当学习能满足学生需要时 ,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产生主动阅读的欲望 ,变…  相似文献   

7.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某校一年级非书面考查时,老师出了这样一则谈话题目——一架正在高空飞行的飞机面临危险,而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包,如果你是飞机上的一名乘客,会怎么做?A、B、C同学都围绕舍已为人的思路谈了自已的想法,老师听了很满意。当问到D同学时,他说:“我会抢过降落伞包快速跳下去——”“你怎么能这样做!”、“你真自  相似文献   

8.
王伟 《教书育人》2004,(6):39-39
近日,办公室的老师聚在电脑前一起观看“录像示范课”。课上,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倒是教师提供的精美教具、学具、图片、多媒体课件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在感慨之余,有的教师就提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的一节课要用花多少的课余时间去准备?它的指导意义又在哪里?我们平时可能这样去效仿吗?  相似文献   

9.
一个老师在教育随笔中记录了这样一个课堂细节:  相似文献   

10.
知识的背面     
认识一件事物,我们不但要从正面看它、研究它,还应从事物的背面、反面剖释它。这样才能更真实的了解它,认识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这样。但对有些问题我们考虑到减轻负担,但结果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读了两篇教学反思。一篇是在活动中进行识字教学的体会。从对教学过程的描述看,整堂课热热闹闹,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学生上课仿若在做游戏。读完反思不免让我产生这样的疑问:教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应该的,可是整堂课学生没有一点儿安静下来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这样的识字教学能有好的效果吗?  相似文献   

12.
李黎 《湖南教育》2004,(10):28-29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经常碰到这样一些问题:词汇零散,不能系统地教学;教师讲得辛苦,学生遗忘得很快;教师讲词汇觉得枯燥,学生学词汇觉得乏味。这样的结果是,教师教完音、形、义就了事,学生按教师教的死记硬背,词汇课成了死记硬  相似文献   

13.
两个农民     
两个农民种了同样的庄稼,取得了同样的收成。一个这样想: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多了近三成,不仅够一家人吃穿用,而且还有积累,如果这样下去,渐渐就成为一个很富有的人了。他的身心为这样一个理想而充满快乐。另一个农民则不同。他想,今年虽然丰收了,有了积累,但比起那些很富有的人都是微不足道的,人家一年的积累是自己的十倍乃至百倍,  相似文献   

14.
[现象]到学校听课,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激励:“××班,谁……最好(在某一方面),我们请他(她)来……一下!”这种表扬往往用于本来在班中就处于领先地位的优等生,表扬了一个,却打击了一大片;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表扬:大家一起极具节奏感地拍手齐声:“×××,你真棒!”这样的激励又往往不恰当地用于极低难度的问题或练习完成之后,成为一种廉价的表扬。还有的老师为了表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各抒己见甚至偏离了教学目标、海阔天空地东拉西扯时,对学生的不合理答案不置可否,不及时加以评价,从而不能给学生以正确…  相似文献   

15.
2007年8月10日 小雨 美丽的初三就这样转瞬即逝了,我生命中的刻骨铭心岁月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结束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大呼小教     
夏天到了,春天还没来 就这样,你出人意料地来了,就这样,星星还在发光 山就这样建起来了,水就这样干了,云就这样成了天的蒲扇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在现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本文就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再认识。一、关于创新教育当前创新教育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 :课堂上长时间运用多媒体教学 ,好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非这样就不是创新教育。而事实上 ,长期这样教学 ,取代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语文基本功 ,教师板书少了 ,引导并指导观察看图理解文字的过程没有了 ,把一切语言文字的描述都形象化、具体化 ,对于学生来说好理解了 ,直观了 ,但是学生对文字的感悟、揣摩没有了 ,学生的体会少了。这削弱了“语文”的功能。例如 :“翠鸟捉鱼后 ,贴着水面向远处…  相似文献   

18.
何春奎 《师道》2005,(9):12-12
刚入行时被派去听公开课,我总是惊异于执教清晰的教学思路,流畅的执教过程,高超的课堂调度,出人意料的精彩场面。这样的课堂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动力,我下决心效法这样的教,上出这样的课堂,教出这样的学生。可经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和听课见闻,我感叹,公开课已经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了,作秀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伪交流越来越离谱。  相似文献   

19.
“一棵大树高5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一根火柴长5米”……每每看到这样的作业,不禁让我们又好笑义好气.但同时也让我们不由得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产生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来避免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设计并实践了“认识厘米”这一课。  相似文献   

20.
换位教学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例一:错写 特级教师靳家燕老师在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先让学生仔细看清书上的课题,然后看老师板书课题,老师有意漏写了"这样"两个字,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当即给老师指了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