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乡村田野里,一口池塘岸边长满杂草,格外潮湿阴凉。池塘岸边的土层里住着一群蚯蚓,有一条小拇指粗、长二十多厘米的蚯蚓是头领。白天,它们都在像地下宫殿一样的地洞里睡大觉;晚上,在头领的带领下,一  相似文献   

2.
看见老师捉蚯蚓做实验,我觉得有趣,也想捉几条来研究。下午放学,我来到校园里的花池边,不一会儿就凯旋而归。我把蚯蚓装进一个小盒子里,它们欢快地蠕动着。谁知过了几天,有几条蚯蚓死了。我把它们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盆子里。一个月后再去看,蚯蚓竟然不见了。为了解开这个谜,我决定认真地做个实验。恰好又死了几条蚯蚓,我还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盆子里,并且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第一天,没有变化;第二天,蚯蚓的身体由淡红变为苍白;第三天,蚯蚓身上的环节看起来有些模糊了;后来几天,蚯蚓的身体渐渐缩短,变扁;再后来,几条蚯蚓的身体混在一起,成了一…  相似文献   

3.
蚯蚓兄弟     
一条蚯蚓变成了两条,这可不是吹牛,也不是变魔术,而是蛤蟆先生亲眼看到的。这蚯蚓的身体被切成了两段,它们各自长成了新的蚯蚓:“脑袋哥哥”、“尾巴弟弟”。两条小蚯蚓亲热地搂抱在一起。尾巴弟弟养好伤后想出去走走,它告别了脑袋哥哥,离开了它们的小泥屋。脑袋哥哥还跟从前一样,在它的豆子地里忙着松土。  相似文献   

4.
寻找梦想     
小蚯蚓常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土里干活,爸爸妈妈告诉他,不要偷懒,要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可小蚯蚓常常在想:我的梦想是什么呢?小蚯蚓决定去森林里寻找自己的梦想。他爬呀爬,爬到树上,遇到小松鼠。  相似文献   

5.
自然老师对我们说:"下节课我们学蚯蚓的习性。"我眼前一亮:"蚯蚓的习性?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问题呀!"中午,我不顾一切向家中狂奔,然后从花盆里挖出五条蚯蚓,把它们包在一些干土里。这些蚯蚓居然不领情,纷纷钻出了干土,我在心里直怪它们淘气。"咦?这是不是和它  相似文献   

6.
有趣的小鸡     
今年春天,奶奶家的老母鸡孵出了许多小鸡,挺讨人喜欢的。小鸡的身子毛茸茸的,摸一下,可舒服了。它们的颜色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黑色的。它们个个都胖乎乎的,几乎看不清眼睛和嘴巴。从远处一看,就像一些小黑球和小黄球在滚动。这些小东西可真有趣,有一次,我挑了两只身强力壮的小鸡,单独放进了一个竹篓里,然后把一只小蚯蚓放了进去。那两只小鸡一看食物来了,就你追我赶的去抢,最后就像拔河一样,各用一只尖硬的小嘴咬住蚯蚓的一头,使劲地拽着,互不相让。看着看着,我忽然想起了同学们拔河的情景,竟然情不自禁地喊起了“加油”。小蚯蚓经不起这样…  相似文献   

7.
小蚯蚓     
今天上午,我、汪鑫、阳昊还有帝浩玮在花园里发现了一条小蚯蚓。这条蚯蚓大约有5cm长,是红色的。我对汪鑫说:"这条蚯蚓这么小,它要是可以变大变长就好了。"帝浩玮说:"装点水吧!"我想也对啊!给小蚯蚓喝点水,让它快快长大。我们把小蚯蚓放在装了水的瓶子里,它不喝水,只是拼命地挣扎。  相似文献   

8.
看钓鱼     
池塘边,有个小姐姐在钓鱼。我走近一看,发现她的钓鱼杆很有意思:一根小树枝,一根鱼线,鱼线上系着一条小蚯蚓。她把小蚯蚓放在水里,等着鱼儿上钩。一会儿,鱼线动了,小姐姐猛地一提,一条小鱼咬着蚯蚓上来了!她忙抓住小鱼放进瓶子里。一会儿,她的瓶子里装满了小鱼。看钓鱼$湖南第一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二年级@莫傲岩  相似文献   

9.
冰波 《顽皮娃娃》2006,(5):I0007-I0008
一个小小蚯蚓的故事,赫然开始于整个地球!地球是那么大,蚯蚓是那么小,但它们却是息息相关的。小小的《蚯蚓的日记》,就是从地球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缘起今年夏天,奶奶养了一窝小鸭子,这可把我乐坏了。为了使鸭子长得更健壮,我打算每天挖蚯蚓喂养它们。一天放学后,我拿着小锄头,来到爷爷家的橘子园里,橘园里橘树枝繁叶茂,长得郁郁葱葱。可是  相似文献   

11.
农村的孩子有个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就是院子比较大,既可以做游戏,又可以种东西。我家的院子里就有一块菜地,这成了儿子的乐园。一有时间,他就拿着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小锄头,在菜地里忙碌。有时,他会用尽全身的力气去刨土,想看看泥土里到底有什么,常常会惊奇地跑来报告他的发现:“妈妈,妈妈,我发现蚯蚓了!”我激动地说:“真的吗?那蚯蚓长得什么样?”儿子又仔细地观察了起来,接着又向我提出了许多问题“蚯蚓吃什么?”、“蚯蚓为什么能再生?”等等。在这过程中,儿子学到了许多有关蚯蚓的小知识。有时,他会用小锄头挖个坑把他的“宝贝”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方便教学,1990年秋季我担任学校的自然课后,便在办公大楼的楼项上开辟了个“生物园”——用花盆、塑料桶来种植物、养蚯蚓…… “喂喂!”有人可能要问了:“养蚯蚓干吗呀?” 干吗?当然是让孩子们进行观察、实验的啰!在自然课里,四年级的《动物怎样在地上行动》、五年级的《动物和环境》这些课文,都讲到蚯蚓。这种无脚动物生活在土壤中,它们是怎样行动的?喜欢什么生活环境?上课的时候,我从养蚯蚓的塑料桶里拿出一二十条蚯蚓来让  相似文献   

13.
一、实验目的:让孩子知道蚯蚓有再生能力(一条蚯蚓分成两段也能成活);培养幼儿做小实验的兴趣。二、实验准备:带幼儿到园地里寻找蚯蚓(从观察蚯蚓的粪便和被蚯蚓钻松了的泥土着手,教会幼儿寻找蚯蚓的方法);通过观察法让幼儿感知蚯蚓的外形特征,了解蚯  相似文献   

14.
身体被从中切断的蚯蚓会再生吗? 周末,语文老师把这个验证课题交给了我们. 一回到家,我就在院墙边的湿地挖起蚯蚓来.一锄下去,一条条肥嫩的蚯蚓在新翻的土里蠕动着,往泥土里猛钻.我抓了一条壮实而精神的,平放在地上,用事先备好的小刀在它身体中部一划,蚯蚓就分离成了两段.疼痛让它们条件反射般地在地上打着卷乱跳.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两段蚯蚓捡起来,放入玻璃瓶,再取一些湿润的泥土装进去,尽量不让蚯蚓受第二次伤害,然后轻轻把瓶子放在阴暗的屋角,让它们自由生长变化.  相似文献   

15.
挖几条蚯蚓,把它们从中间切为两段,待伤口止血后,用圆头镊子轻轻夹起放进垫有白纱布的木盒里,盒子大小五厘米左右,底部铺上四——五层纱布,纱布要提前洒些水,使之湿润。最后把这些木盒放在阴凉处,盖上硬纸板,每个木盒编上号码,以便观察。一般一周内不必观察,因这时的蚯蚓不吃不动,只要保持纱布的湿度、温度没有大的变化就行了。 一周后,用镊子把木盒里的纱布轻轻分层揭开,会发现蚯蚓伤口处长出了小肉瘤。(当然也有死去的,应分析一下原因,之后每隔两天观察一次,会发现小肉瘤开始变长,两三天能长出一节,而且,明显看得出和身体其他的环节一样。两个多星期后,蚯蚓即恢复原来的样子,只是切断处能明显看出有一个  相似文献   

16.
一场大雨过后,几条蚯蚓在院子里的地面上扭动着身躯,真趣。我用脚把蚯蚓的道路挡住,原以为蚯蚓会拐弯,可它熟视睹,继续冲我的脚边爬来。怎么了?难道蚯蚓没长眼睛?于是,决定捉几条蚯蚓做个实验。我将两条蚯蚓放在一块湿垫板上,用铅笔、红领巾、小树枝别放在它们面前晃动,它们似乎一点都没有察觉。我想,蚯蚓怕真的没有眼睛,要不然我这么使劲地在它的眼前晃动,它怎没有反应?也许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于是,我又找来一根,一个色彩十分鲜艳的玩具,第二次做实验。我把葱和玩具分放在两条蚯蚓的两个侧面。过了约5分钟,两条蚯蚓…  相似文献   

17.
动物也幽默     
《课外生活》2012,(10):48
爸爸钓鱼去了小蚯蚓问:"妈妈,我们的爸爸呢?"蚯蚓妈妈答:"你们的爸爸和渔夫钓鱼去了。"你爸呢大象被蛇咬了,蛇飞快地钻进地洞里。大象很郁闷,心想:"等到天黑,看你出来不!"这时洞里钻出一条蚯蚓,大象"咣"的一脚踩上去:"小子,你爸呢?"  相似文献   

18.
动物俏皮话     
<正>蚯蚓一家有一天,蚯蚓妈妈回到家里,看见小蚯蚓把自己切成两段在打乒乓球。蚯蚓妈妈感觉这个想法不错,于是就把自己切成四段打起了麻将。蚯蚓爸爸看见了,就把把自己切得稀碎。小蚯蚓和蚯蚓妈妈匆忙地赶到  相似文献   

19.
一个星期日下午,我去“科学俱乐部”上课,走在通往教室的走廊上,我是踮着脚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的,因为光滑的瓷砖上爬满了一条条的蚯蚓,有些正在用力地爬着,好像在挣扎一样,有的已经死了。我看着地面上的这些蚯蚓,心里非常可怜它们,同时升起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蚯蚓不好好地呆在泥土里,要爬到地面上来寻死呢?  相似文献   

20.
蚯蚓之梦     
启示:蚯蚓身在暗无天日的地底,终年耕耘,是土壤的开发者和维护者,并不参与地面上的纷争。但人类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以及对蚯蚓的商业利用,使大量蚯蚓被迫离开它们熟悉的土地。尽管蚯蚓之梦非常卑微,但它们能主宰自己的未来,不被贪婪的人吞食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