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倪善荣刘元厚一堂好的历史课,并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融为一体。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有张有弛、趣味盎然的课堂氛围。要形成这样的教学氛围,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调...  相似文献   

2.
一堂好的英语课,并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更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融为一体,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快与慢有变化,动与静有交替,起与伏有波澜,趣味盎然的课堂氛围。要形成这样的教学氛围,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具有一定的课堂调控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英语教师应掌握课堂调控技巧,运用多种手段,轻松自如的驾驭好英语课堂。下面就小学英语课堂调控艺术说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地理课教学不只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而是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融为一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就要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而要形成一种有张有弛、趣味盎然的教学氛围,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调控艺术,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一、语言的调控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深化、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实现。因此,教师的语言是从事教学活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它对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对语言进行有效的调控。1.语…  相似文献   

4.
陈桂玲 《山东教育》2000,(11):42-42
历史课教学不只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而是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融为一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就要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而要形成一种有张有弛、趣味盎然的教学氛围,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调控艺术,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教法的调控 教法调控艺术水平高低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教法生动、新颖,不仅可吸引学生,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教法不断变化更新,可引起学生的探求活动,产生求知欲望。 1导入语的调控。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地导入…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社会劳动分工中的一种特殊职业,是通过教学这种特殊的劳动方式和过程,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同时体现出其自身的社会价值。教学是教师敦、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学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分别完成两种任务。 其一是传授过程。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把自己具有的知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给学生,同时结合知识的传授,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促使学生树立和形成某些思想观点。只有这样,教师才算完成了传授的任务。 其二是学习过程。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授的全部内容时,并不是简单的信息接受器,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把获得的认识在头脑中积累起来,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已获得的知识对传授过来的内容进行分化,成为自身素质中的知识、思想、能  相似文献   

6.
<正>情感教育是对学生情感的一种开发,情感的开发有助于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情感教育的缺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不成功,学生一旦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就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情感教学给予极大的关注,促使学生从小就形成健全的人格。一、以课堂氛围促进情感教育无论任何课程,良好的课堂氛围都是保证教师能够传授知识,学生能够吸收知识的基本条件之一,尤其是小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都不太自律,不能在课堂上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首  相似文献   

7.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斯认为,教学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不应该是一种接受过程,而应该是一个探索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多媒体网络教学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网络和学生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活动。网络教学相对来说,具有松散性、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等特点。因此,教师的调控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是获得知识主体,但并不是说教师只要把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教学任务呈现给学生,就可以听之任之了。相反,教师更应该加强指导,加大课堂调控的力度,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注意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在这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多地是通过引导、调控的方式发挥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发展,人们的脑海里频繁出现了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传统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有资料显示,传统教学指的是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运用传统教学媒体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一定能力的教学活动。它注重知识的传授,却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干巴巴的枯燥无味的课本上的死知识,而没有形成学习能力。这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教学,长此以往,学生的脑子就更机械化了,从而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学生要学的知识过于模式化和标准化,缺乏灵活性和创  相似文献   

10.
一、热爱学生,营造和谐氛围教学活动的性质决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传授与接受知识的关系,更是一种情感与思想交流的关系。教师一旦进入角色,就会用满腔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引导学生,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在教学中,最能触动学生心灵的并不是教师  相似文献   

11.
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汉超 《中学文科》2006,(10):30-30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无论是望子成龙的家长,还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驱使的教师,都对学生的学习抓得特别紧,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情感教育却远远没有受到重视。其实教与学的活动是人的活动,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其中人的感情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师生双方都具有感情色彩,教学不能没有情感,警察似的面孔和枯燥乏味的讲解是教学的大忌。教学离不开积极、肯定的情感激发、强化与控制。教师采用合适的情感教育,更能从感情上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他们进入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达到至上的境界,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思想的净化、心灵的陶冶,更具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对英语学习还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认识不清,这时,教师就应抓住机会,把英语学习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间。初中阶段,是奠定一个学生英语基础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抓好了,也就相当于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也就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因此,我们老师务必要做好准备,务必要树立这种观念,这样才能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教师在教学第一课中,要做的不是枯燥地传授知识,也不是简单地讲解语法,而应该想方设法引起学生对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通过要求学生们集中注意力来进行语文的学习,而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那么学生们肯定会走神,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不好。因此,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知识是关键,而学习的主体就是学生们,而不是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师。然而,现阶段很多的教师在对小学语文进行教学的时候,往往  相似文献   

14.
<正>任何一位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的教师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教师勤勤恳恳地教书,学生辛辛苦苦地学习,然而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学生就像一只只嗷嗷待哺的小鸟,教师就像四处捕食的鸟妈妈,结果教师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没有了。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一需;授之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作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是不够的,不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做好学习指导工作,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以便掌握更  相似文献   

15.
能动教学(Active Teaching)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效选择教学主题,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从而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能动教学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学生从知识的旁观者转变为知识的参与者,知识从简单的授受转变为灵活的渗透。开展能动教学需要教师确定有效的活动主题、鼓励或营造对知识质疑的氛围、使每节课的结束回味无穷;同时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进行有准备的讨论、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及时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幽默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是事物的一种性质,它能给人带来会心的喜悦。幽默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通过视觉形象或语言文字来表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humor(幽默)是传授英美语言习俗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幽默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幽默也是教师良好品质的表现。外语教师不仅要有较好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而且必须具有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性格,能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轻松、自然、活泼的语言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到学习外语的无限乐趣。那么,怎样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幽默呢?1.改编教学参考书的例句,…  相似文献   

17.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到:教育即生成,教育是唤醒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新课改要求课堂不应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应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比起普通传授知识的课程,心理课堂往往更注重教学的生成性,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  相似文献   

18.
一、在教学中传授目的语文化知识 在英语教学中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教师必须对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有所了解。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供外国文化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9.
引言 高校教学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前瞻性,传授的知识具有深、专、精等特点,这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都能进入到本专业的前沿领域,处于已知与未知的边缘地带。因此,作为专业知识的教学,有必要把科学研究的因素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不断地掌握方法、探索真理、创造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上^[1]。  相似文献   

20.
数学创新能力不像1+1=2那样通过摆几个实物就可以教会,而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逐渐培养起来的,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教师是关键。 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热情,都点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全新型的教师,不但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要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要有一个全新认识,这样才敢于冲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不是硬性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是真正地做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