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三角架型多胺配体1,1,1———三胺甲基丙烷。在250±01℃,I=01mol.l-1KNO3条件下,采用PH法测定了其锌(Ⅱ)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根据测定结果,进一步探讨了此配合物作为水解酶模型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酶法水解淀粉氨溶氯化银的银镜反应实验周改英(安徽省铜陵县第二中学244100)一、实验原理,1.人的唾液和胰液含有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C6H1006)n+nH2O酶→nCH2OH—(CHOH)4—CHO)唾液2.回收检验银离子生成的A...  相似文献   

3.
在非水介质中合成了六种轻稀土硝酸盐与配体N,N-二甲基-N,N-二苯基-3-氧杂戊二酰胺(DMDO)的固体配合物,通式为 [Ln(DMDO)(NO3)3lnH2O(Ln=La-Eu,不包括Pm,n=0,1,2)。用元素分析、电导、红外光谱、IH NMR和TG-DTA分析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这些新配合物中,配体DMDO表现为三齿配位行为.  相似文献   

4.
择时训练的时间生物学效应初步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大白鼠中枢神经系统内三个层次(端脑、间脑和脑干)中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巳胺(DA)、5-羟色胺(5-HT)及代谢产物5-羟色胺甲基吲哚(5-HIAA)的昼夜节律特性及择时训练对其量变的影响。三个脑层次的NE、DA、5-HT以及5-HIAA均呈现明显的近似昼夜节律(P<0.001),尤其在间脑水平最为明显;不同时刻训练可使NE和5-HT的节律峰相位超前;使DA产生不同水平的量变,并呈现出“运动性双向量变”现象。实验为调整运动员的赛前兴奋状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分析化学教材在络合滴定一章中有副反应系数的教学内容。若在酸碱滴定教学中也引入副反应系数,就能加强知识的系统性,使酸碱滴定和络合滴定都按同一体系处理复杂溶液的平衡问题。在引入副反应系数时,根据教学需要,首先要讨论离解常数、形成常数、水的质子自递常数,再引入副反应系数并导出条件形成常数。  一、一元弱酸(碱)的离解常数(K)和形成常数(KT)之间的关系。  一元弱酸,如HAc,HAcH++Ac-,Ka=〔H+〕〔Ac-〕〔HAc〕,Ka为HAc的离解常数。Ac-+H+HAc KaT=〔HAc〕…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使用语料库对接尾词「っぽい」的用法进行考查。利用语料库研究,探讨「っぽい」的意思与用法与先行研究有怎样的共同点、不同点以及有怎样的变化。研究方法问利用中日新闻(1999-2003年)语料库,检索「っぽい」「っぽく」「っぽかった」的频率,之后基于这些数据,与先行研究比较,进行考查。  相似文献   

7.
检测14名体育系男生200W踏车疲劳性运动前、运动后即刻、5min、10min、20min时,动脉化耳血的PH值、tCO2、PCO2、BE、SB、AB、PO2、O2ct、Hb以及K^+、Na^+、Ca^2+浓度。结果:血PH值、PO2、tCO2、BE、AB和SB在运动后20Omin钟内均明显低于运动前(P〈0.001),并且,PH值与这些血气指标均存在高度正相关。Hb、PO2、O2ct、K^+、N  相似文献   

8.
关于CO2通入AgNO3溶液中能否产生碳酸银沉淀的问题,我们做过关于AgNO3各种浓度(AgNO3不酸化)的实验,都没有得到产生沉淀的结果。为什么将CO2通入AgNO3溶液中,不生成沉淀呢?我们从下面三方面进行分析:1.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对沉淀的影响:将CO2↑通入AgNO3溶液中的平衡有:CO2+H2OH2CO3K=〔H2CO3〕〔CO2〕=2.6×10-3H2CO3H++HCO-3Ka1=〔H+〕〔HCO-3〕〔H2CO3〕=4.2×10-7HCO-3H++CO2-3Ka2=〔H+〕…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组壳聚糖铁(Ⅱ)金属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探讨了其催化反应的条件,考察了配合物对氧分子氧化环己烯的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利用2-(2'-羟基苯)噁唑啉作为配体,通过与不同的锌盐进行反应,得到结构新颖的双核及四核配合物.对该系列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发现在配合物1中2-(2'-羟基苯)噁唑啉配体的羟基氧作为单原子桥连接2个锌离子,配合物2中除配体的羟基氧桥之外还存在甲氧基的氧原子桥连3个锌离子.配合物1 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a=9.384 2 Å(19), b=13.584 0 Å(30), c=11.138 0 Å(20), β=96.250°(30).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 a=9.551 7Å(19), b=11.123 4 Å(22), c=11.182 6 Å(22), α=102.820°(30), β=114.988°(30), γ=100.806°(30).对配合物1的甲醇溶液中及固相荧光光谱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它有较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助词,其中助词「が」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辨析了「が」与相类似的助词「は」、「の」、「を」及「けれども」(けれど)的异同,全面分析其用法及特点,相信对大家学习日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关于目的从句「ために」和「ように」的习得状况,先行研究多把学习者误用的原因归结为母语干涉。除了母语干涉以外,还存在其他如"教师指导不充分"、"教材内容不全面"、"学习者对「ために」和「ように」前接动词性质的认识较混乱"等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5-溴吡啶甲酸与二丁基氧化锡反应,制得新配合物[n-Bu2Sn(OCOC3H3N-3-Br-5)2]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i,晶胞参数a=8.068(2)A,b=10.044(3)A,c=15.158(4)A,0[=76.001(4)°,B=80.659(4)°,1=79.932(4)°,V=1164.2(6)A^3,Z=2,μ=4.557mm^-1,Dc=1.811Mg·m^-3,F(000)=620,R=0.0350,wR=0.0831,GOF=1.001.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中每个5-溴吡啶甲酸分子通过两个羧基氧原子与锡原子配位,其中一个吡啶环氮原子与相邻锡原子配位使整个化合物呈一维链状结构。而另一吡啶环氮原子与周围锡原子不配住.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38年德国的R(?)len发现在可溶性的羰基钴配合物存在下烯烃可与一氧化碳和氢反应生成醛以来.人们不断地从实验和理论上探索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催化作用的机理,先后发现羰基铑、钯、镍、铁、铷、镱等配合物均对烯烃醛化反应、CO/H_2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对这种催化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所谓嵌入反应就是指构成大多数催化循环组成部分的单个步骤,它包括以共价键键合于金属中心的配体与配位于同一金属的作用物分子的反应.为了讨论方便,本文把广义的嵌入反应又分成迁移反应和插入反应两种.其区别就在于原来位于轴上的配体反应后是否仍在轴位置上和反应过程中作用物分子是否插入到金属和配体之间.本文仅对CO嵌入反应加以讨论.1配体R为烷基的羰基嵌入反应1.1实验和机理方面1957年,Coffield等第一次研究了五羰基烷基锰与CO的加成反应:  相似文献   

15.
通过脉冲极谱法研究了以生命活性分子(Serine,Cysteine,Salicylic acid等)作为配体与Cu(II)形成多元配合物的极谱行为。在模拟生理条件μ=0.1(NaNO3)、T=310±0.2K下,发现电极过程为准可逆;通过对二元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表明,不同配体与金属离子配合的能力显著不同,配合物稳定性差异较大;同时还研究了各配合物的形态分布、引起稳定性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脉冲极谱法研究了以生命活性分子(Serine,Cysteine,Salicuylic acid等)作为配体与Cu(Ⅱ)形成多元配合物的极谱行为.在模拟生理条件μ=0.1(NaNO3)、T=310±0.2K下,发现电极过程为准可逆;通过对二元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表明,不同配体与金属离子配合的能力显著不同,配合物稳定性差异较大;同时还研究了各配合物的形态分布、引起稳定性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三乙醇胺、水杨醛、对氯苯胺为初始原料,合成了一个新型的三脚架结构席夫碱配体,并与Ni、Cu过渡金属氯化物反应制备了两种过渡金属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改进,得到了合成5,5'-次甲基-双8-羟基喹啉配体的最佳制备方案,使合成工艺简化,合成产率提高,将该配体和锌离子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双8-羟基喹啉类金属配合物.利用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谱(XRD),研究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物相结构;利用热重(TG)分析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研究了该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结果表明:DZnq2的热分解温度为346℃,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DZnq2的荧光发射峰位于534.5 nm,为黄绿光发射.与Znq2相比,荧光强度有所减弱,这是由于次甲基相连的两个喹啉环的扭曲导致了DZnq2的刚性和共平面性不好;由于分子共轭体系的增大,使DZnq2分子的π电子更加离域化,导致了荧光发射峰发生了红移.DZnq2有望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有机光伏器件中的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环硫脲为配体和亚铜盐在溶剂热条件下进行反应,通过调整配体与亚铜盐的摩尔比以及亚铜盐中的阴离子,得到4种环硫脲亚铜配合物:1-Cu(TU)I、2-Cu(TU)2I、3-[Cu(TU)2](BF4)和4-[Cu(TU)2](PF6)。对这4个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进行测定。通过激光倍频效应发现化合物1的SHG效应的响应活性是KDP的1.1倍。在392或335 nm下激发,化合物3和4在室温下分别在517和520 nm处产生具有较高量子产率的固体磷光发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泽陆蛙蝌蚪体内混合重金属积累实验,研究了安全浓度内的重金属铜(Cu2+),铜(Cu2+)和锌(Zn2+)混合溶液下泽陆蛙蝌蚪体内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Cu2+在泽陆蛙蝌蚪体内有积累,Cu2+和Zn2+两种重金属之间的联合作用为毒性减弱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