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蛋是人们非常熟悉且取材容易的食品,也是不可多得的低成本实验材料。根据鸡蛋的物理特征,笔者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系列用鸡蛋做的趣味物理实验,诸如用鸡蛋做成的“不倒翁”、“悬浮鱼”、“冰冻蛋”等教具,用鸡蛋进行的“高空落蛋”、“鸡蛋撞窗帘”、“轻功踩蛋”等实验。将它们应用于物理教学之中,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精选几例实验介绍如下:  一、砸不烂的鸡蛋图1  用锤子砸鸡蛋,鸡蛋居然砸不烂。你一定不会相信吧?可事实就是如此,你不妨亲自试一试,实…  相似文献   

2.
七、黑盒子实验在密封的盒子中置入若干个电学元件,且以某种方式与几根引出线连接,由于盒子不透明,看不到盒中有哪些元件及其连接状况,所以称为“黑盒子”。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检测,画出盒中的电路,并且得到其中一些元件的参数。这种实验能使学生熟悉常用元件的特性及...  相似文献   

3.
《单摆》是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单摆实验以及用单摆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也是必做的两个实验。但在实验中,单摆很容易偏离了竖直位置,成为类似于锥摆的运动;要使单摆始终在竖直面内运动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果单摆的摆动不是严格在竖直平面内,而是微微作锥形运动(即“锥摆”),若不加修正,在同样“摆角”的情况下,其周期如何变化?利用其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偏大还是偏小?好多资料上也有类似的思考题,但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分析及答案。单摆具有等时性,其周期T与摆长l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有关,即T=2πgl。单摆的摆动不是在竖直平面内,其摆球…  相似文献   

4.
五年级下册《证明地球在自转》,教材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认识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从而理解"傅科摆"何以证明地球在自转。教材中建议:用铁架台(或自制木架)做支架,挂上一个摆。将铁架台和摆一起放到一个圆底盘上。先让摆前后来回摆动起来,再缓慢而平稳地转动圆底盘。对于学生操作有一定难度,实验还有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5.
“长度的测量”是高一物理的第一个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要求掌握游标卡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一节中,也要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教学中,尽管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教学游标卡尺的构造、原理、使用和读数方法,但仍有些学生不能正确掌握。问题主要在于老  相似文献   

6.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实验教学往往是走过场 ,没有真正发挥它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为此 ,我们就改进物理实验课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1 创设参与情境 ,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在演示实验中 ,教师须由“演员”转换为“导演” ,创设参与情境 ,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参与情境的方法很多 ,如问题法、情景发生法、迁移法、激将法等。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教学中 ,教学目标是理解小车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时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  相似文献   

7.
在钠及其化合物的学生实验中,学生们都在有条不紊地做实验,有个学生突然喊起来“老师,老师,不好了,着火了”,我急忙来到实验着火的小组,只见火苗窜出好高,烧杯也裂开了,我指导学生赶紧将火熄灭,把学生安顿好。仔细询问了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原来这位学生在烧杯中加入过氧化钠两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物理课本中 ,无论是第三册的“选修本”、“读本” ,还是第二册“试验课本”的章节和习题里 ,都有关于“旋转磁场”的内容 ,因为它是“电磁感应”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原理。它既是教材的重点 ,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基本原理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都要做演示实验给学生看。实践中发现 ,按照课本中图示的方法进行演示有两个弊病 ,其一 ,磁铁旋转时 ,看不清线圈也随着磁铁转动。其二 ,学生会误认为是磁铁转动时的风把线圈给吹动的。所以使实验效果不佳。为此我把此实验装置进行如下的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见图 1。1 改进方法与用…  相似文献   

9.
初三物理“焦耳定律”的演示,按课本的方法做有几点不足:①电源电压须较高,实验时间较长,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的高度差不大,可见度小;②在实验前,很难将两管中的油面调节到同一高度;③组装复杂,配件过多,使用不太方便,实验难度大。我们经过反复思考、实验,用废弃的材料制作了最简单的“焦耳定律”实验器。且引导学生自制,由教师的演示变为学生的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物理中,有关光的衍射及干涉实验是证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最重要实验。目前大部分学校实验室只能做两个传统的学生实验:一个是“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另一个是在光具座上的遮光筒里“观察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现象”。这两个实验都只能作为学生实验,实验现象只能由学生本人观察到,不能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和教师解说介绍用。虽然在近年来出版的各类物理教学杂志中也介绍了诸如“泊松亮斑”之类的一些自制教具,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大部分不能做为教师课堂演示实验讲解用。  相似文献   

11.
以前,一位初三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刚上化学课时,老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感觉真得新奇。轮到我们自己动手做了,一开始还觉得有意思,但做了几个试验后,发现化学实验也挺没劲的。因为我们做的实验在课堂上老师已经做过了,不用做也知道结果……”  相似文献   

12.
实验教学是“实验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基础;是达成高中新课标要求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其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之重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实验教学仍是教学中最薄弱之环节,教师讲学生做,为实验而实验,流于形式,造成学生长于记忆运算,而弱于动手分析。对此,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优化实验过程,再现设计思路。通过实验过程与学生反思评价并步同行,突出学生主体参与的角色地位,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反思评价中提高多种能力和科学素养。下面我以高中生物(人教版)实验七:《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以下简称“本实验”)为例浅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新修订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2 0 0 1年秋季付诸使用后 ,就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它以图文并茂的特有方式吸引学生尽力“动手做” ,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学习的趣味。教材中有些实验图示只要教师善于从小处着眼因地制宜地略做改进 ,就能很容易  相似文献   

14.
单摆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它揭示了一个重要规律———单摆的等时性原理,即在摆角很小(小于10°),忽略空气阻力对摆球运动影响的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振幅(A)、摆球的质量(m)无关,只与摆长(l)及摆球所处位置的重力加速度(g)有关。单摆的周期公式为:T=2πlg。课本上安排了改变单摆的摆长对单摆周期影响的实验,取摆长不同的单摆,让学生观察、感受单摆振动快慢的变化,并分别测出它们的周期。实验表明:摆长变长,周期变大;摆长变短,周期变小。至于加速度g的变化对单摆周期的影响,课本上未做这方面的实验安排。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直…  相似文献   

15.
化学,是—门事验科学。也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过去通常都只采用“讲—练—考—评”的复习模式,不做实验。即使复习到化学实验部分,也常常是口头上讲,黑板上画,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效果不理想。学生反映:化学总夏习,听起来都懂得,考起来不会。在最近两年的高三化学总复习中,我区部分中学打破旧的复习模式,借助实验,大胆采用“激兴设疑,实验验证,引导解难,综合升华”的方法,使学生在实验中复习,在复习中实验,提高了复习兴趣,受到了学生欢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很值得一提。他们在采用这种复习方法时,教师始终占有教学的主导地位。他们首先采用设…  相似文献   

16.
学生做化学分组实验时,常用酒精灯做热源。多数实验中因产生有害气体而启用抽风(排气)设:备,导致灯焰不稳,温差较大,影响实验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制作了“灯罩”。其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MCAI教学将单向式教学改变为“双向式”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课堂上难于用实物演示或演示时不能让学生看清楚具体实验过程和现象的,通过MCAI课件的动画来展示,给物理教学带来了生气;用MCAI 模拟仿真实验过程,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做”某一实验,代替或加强传统的实验教学,拓宽了物理实验的范围,这对于物理学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程“渗透现象”演示实验基础上所做的改进与补充,以及开展的教学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了有关主题的实验设计训练和具体的探究性活动。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一直是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所强调的重点要求之一,这是因为,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学习物理的基本素质要求。然而,长期以来,由于高考物理实验试题的命题在考核实验能力方面有一定的难度,试题比较呆板,导致相当多的学校不重视实验教学,不重视学生实验,甚至错误地搞黑板上“做实验”,让学生纸上“演练”实验,或者背实验,因此,把实验试题出活,乃是纠正上述错误做法的一种应对措施。我们认为,今年的物理试题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下面我们对今年的三道实验试题(17—19题)作些粗浅的…  相似文献   

20.
圆锥摆运动是一种简单而典型的圆周运动,在高一圆周运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教版必修2中,就有《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的演示实验,但该实验很难做成功,主要原因是如果利用教材中装置,通过用手带动钢球使它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手与球分离时,钢球很难做稳定的圆周运动,因而无法对向心力表达式开展进一步的研究。笔者在实践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