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世纪20年代,西方各国纷纷赶来中国"找石油"。数年过去,他们在中国复杂的地质环境面前一无所获,并反手给中国扣上了一个"贫油国"的帽子。直到1956年,李四光等人以地质认识为指导,在松辽平原发现了大庆油田,其规模之大震惊世界。其后,经历一代代地质人不懈努力,中国从松辽、渤海湾、四川、鄂尔多斯、准噶尔、柴达木、塔里木等盆地以及南海海域等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相似文献   

2.
从贫油国到主要产油国 记得战争年代里,由于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得到它十分不容易,所以人们常以“一滴石油一滴血”来形容它的可贵。其实在和平年代,由于石油有着多方面的用途,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也是一时一刻也离不了它的。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贫油的国家。可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包括半导体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等在内的物质科学继续发展,推动了通信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巨大进步:晶体管计算机出现,和平利用核能;而人造卫星上天,标志着空间时代的开始。同时,遗传物质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则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崛起,把遗传学和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使生命科学迅速成为科学发展的前沿阵地。50年代新中国的科技发展也取得了重大成就。1954年钱学森出版了《工程控制论》,1956年华罗庚在复变函数论上取得成果、吴文俊在拓扑学上取得成果,1957年汤飞凡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1958年我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建成,1959年我国在陆相成油理论指导下找到了大庆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  相似文献   

4.
王志珍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10):1121-1122
<正>世界上任何创举,人永远是主导性的第一要素。中国科技发展70年的辉煌也不例外,它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的结果。早期回国的许多爱国科学家中,如:李四光,为新中国脱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赵忠尧、王淦昌奠定和开拓了中国的核科学;华罗庚开辟了中国近代数学;王应睐领导组织了新中国科学家领先合成蛋白质和核酸。新中国成立前后,以钱学森、郭永怀、邓稼先、  相似文献   

5.
中国机器人的研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源于个别学者对国外技术的跟踪;80年代国家层面开始以"七五计划"为契机对军工领域应用自动化技术进行了顶层设计;90年代国家"863计划"加大了对自动化领域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作,从此开创了中国智能机器人工业化发展的技术路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科技发展规划中与机器人相关的政策出台背景、实施过程、技术路线及成效,从而反思中国机器人产化道路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6.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油” 的好消息传来,这成为穿破西方对我国重重封锁的天窗,为在建设现代工业之路上艰难行进的新中国投下的一束希望之光。油花飞溅中,这座松辽盆地上新发现的、被命名为“大庆”的油田,就此翻开了我国石油开发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崭新一页。作为中国最大、全球罕见特大型陆相砂岩油田,大庆油田的建成,不但为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驳斥了“中国贫油论”的论断,更为我国第一批成长起来的工业种子提供了“独立水源”、为我国建立现代石油工业体系提供了强大原动力。  相似文献   

7.
郑行照 《学会》2010,(9):49-50
<正>一、"未三通,先通气"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的努力下,海峡两岸气象界的关系取得重大发展,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双方开始有接触,人员有了来往。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4月下旬,主题为"科技强国——我的中国梦"的院士专题报告会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举行。该公司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及专业骨干人员5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陈佳洱教授应邀为与会者作了"科技强国——我的中国梦"的专题报告。陈佳洱教授从不同年代不同的梦、中国文明历史中的科技之光、核弹和汉字信息化的辉煌成就让中国再次屹立于世界大国之林、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源头、一流的科学家会  相似文献   

9.
<正>新疆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四成以上。近年来,随着内地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新疆煤炭产业的发展也开始提上日程。然而,新疆目前的煤炭资源开发却依然在走"高耗水、高污染"的老路子,受化工水平所限,煤炭资源的产品附加值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多煤、少气、贫油,这是我国资源的现实国情。因此,挖掘煤炭资源的潜力,运用科技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污染是当务之急,也是新疆经济发展不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从70年代以后,大致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发展的特点: 1.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是中国环境设计界(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室内、环境景观、环境美术等)设计师们环境意识觉醒的年代;80年代至90年代是中国环境设计概念崛起和发展的年代。  相似文献   

11.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是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格言。他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外国地质学家,根据陆相沉积不能产生石油的理论,曾断言中国是个贫油国。对此,李四光表示了极大  相似文献   

12.
<正>元谋人曾经被认为是中华大地上最早出现的古人类,但如今,它的"江湖地位"岌岌可危了。原始人类最早从何时开始生活在中国的大地上?这个问题似乎已有定论,许多教科书上都写着,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最早的直立人。元谋人的确是古人类的分支之一,但对于它生活的年代,人们下的结论似乎有点早了。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从1983年中国科学家研制成功"银河"第一代巨型计算机开始,历经数代中国科学家的艰苦探索,2010年,我国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勇夺国际TO1P500排名第一。"天河一号"可以在1秒钟内实现2570万亿次运算,而普通的商用计算机峰值为每秒10亿次运算。中国超级计算机终于冲上世界之巅,"天河一号"也被誉为"国之重器"。玻璃房子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中国气象部门想从欧美进口一台计算机,  相似文献   

14.
保健品产业近年发展迅速,被称为全球}生的朝阳产业。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先后历经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的快速发展阶段和从9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目前处于行业整顿与市场调整阶段。  相似文献   

15.
王东 《科技广场》2012,(2):167-172
本文从"资本—产出比率"这一视角,运用1980—2010年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我国、印度和美国近三十多年来宏观投资效率的变动情况。从总体上看,我国宏观投资效率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相对较高,进入新世纪以来,投资效率出现下降趋势,并且蕴涵一定程度的金融风险,印度和美国也同样出现投资效率下降趋势;仅仅从数值上来看,三十多年来,中国和印度宏观投资效率并无绝对高下之分,并且中国的宏观投资效率也远远高于美国,但综合考虑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之后,印度和美国的宏观投资效率都略高于中国。因此,无论是印度经济发展模式还是美国经济发展模式,都有值得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佚名 《今日科苑》2014,(11):60-62
<正>"爱因斯坦一生关注并同情中国,中国人也始终尊敬和爱戴爱因斯坦。"谈到爱因斯坦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与中国的一段缘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员戴念祖这样告诉记者。两次路过上海爱因斯坦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实实在在踏上过中国的土地。当时他应日本改造社邀请赴日讲学,曾携第二任妻子来回两次途经上海。戴念祖很详细地考证了爱因斯坦的两次中国之行。他介绍说,爱因斯坦是乘日本船"北野丸"号  相似文献   

17.
前言 1977年,著名作家徐迟的《地质之光》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它让中国人民了解了这样一位科学家:远涉重洋,学成归来,他的地质理论,使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让东北大地、华北大地石油滚滚。1978年《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它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还有《生命之树常绿》、《在湍流的涡旋中》、《祖国高于一切》、《刘道玉晶核》……  相似文献   

18.
一位为中国科学"打工"的外国专家命名了著名的"北京中国人",而他的发现和判断在当时却被认为"胆子太大、证据太少"。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加拿大人戴维森·布莱克(DavidsonBlack)被他的中国同行取名为步达生,这个中国式的姓名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人给外国人取名的习惯用法。步达生1919年被邀请来协和医学院教授解剖科学。他在教学之余还从事中国人的体质特征和古代人骨的研究。步达生在协和真正能够结缘"北京人",要从1926年说起。  相似文献   

19.
吴钇辰 《今日科苑》2009,(14):226-226
从上世纪90年代初,高等美术学院和美术机构中原有的"美术史及美术"专业被陆续改称为美术学,从那时起,美术学正式作为一个二级学科在中国诞生。美术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自20世纪30、40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哲学界研究哲学问题、中国哲学问题及西方哲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历史文化整体的宏观比较,到具体哲学问题微观领域的疏异;从主题流变到方法的迥异等,无不牵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哲学爱好者去探究。本文意在中西方哲学的宏观差异背景下,细致地探讨"人的超越性"这一微观问题的中西差异,同时,对当下哲学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