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发事件具有极强的时间性、震撼性、社会性、负向性和不可预料性。突发事件发生后,通常对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很大影响。这个时期网络传播信息量大,网络新闻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及时地发布新闻,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流量资费不断下降,个人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通畅.自媒体时代到来,在此背景下,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传播更加迅速.而突发事件的偶然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等特征,以及其与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更能引起自媒体的兴趣,使其成为自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是,突发事件中自媒体的无序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广播作为传统主流媒体,要在突发事件中把控"首发效应",锁定"第一现场",做足"正面文章",最大程度地发挥主流媒体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樊文涛 《新闻世界》2013,(4):197-198
本文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分别对突发事件与媒体互动研究、微博对突发事件的作用与影响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归纳了学者对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影响模式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指出了微博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微博出现后,在历次突发事件传播中一再证明其威力。无论是传播速度、广度还是议题设置能力、舆论影响等都超越了传统媒体,对突发事件的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以“7·23”温州动车事故为例。从传播过程、舆论影响、局限性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微博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作用与局限。  相似文献   

5.
具有突发性、社会性、震撼性、涉及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由于它能够用舆论导向社会,影响广泛备受关注,因此称其为新闻媒体应急传播。特殊社会背景下的重大突发事件,它不仅从自然环境和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遇到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分两类:一类是自然性突发事件,指由于自然原因引发的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和较大影响力的非正常事件,如自然灾害和非人为的重大交通事故、生产事故等;一类是社会性突发事件,指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引起的对社会具有强大的震撼性和破坏力的非正常事件。对自然性突发事件的报道,我们顾虑较少,一般不存在什么争议,而社会性突发事件由于牵涉到各方面的社会矛盾,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冲突,对人心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均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在报与不报及如何报道的问题上分歧很大,成为报道中的难题,因而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突发事件是意外地突然发生、出乎意料地发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影响的社会性的特点,因此会在很短的时间范围内成为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必然会对社会和群众产生巨大的震撼和影响。这就对电视新闻工作者提出更大的挑战,要求其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突发事件面前做到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从而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重大突发事件可分为“灾害性重大突发事件”(无人为因素)和“社会性重大突发事件”(有人为因素)两大类。“灾害性重大突发事件”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即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沙尘暴、火山爆发等;“社会性重大突发事件”则多与各种社会矛盾或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大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9.
灾难性新闻的报道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性新闻,因其意外爆发,具有突然性;冲突强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向性;影响广泛,具有社会性,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灾难事件大致可分为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突发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是由非人为因素或自然不可抗力引发的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如水灾、火灾、地震等;社会性突发事件则是由各种社会矛盾和人为因素所引发的事件,如重大刑事案件、重大责任事敌等。 无论是社会性突发事件还是自然性灾难,都因冲突强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技术的发展,微博成为社会突发事件传播的重要平台。在突发事件上,政务微博,网络媒体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是微博上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突发事件发生的不同生命周期里,三种形式微博的报道周期,报道内容,报道形式上会有不同,而在此类社会性事件的关注上,传统媒体更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这和人们认知基模对传统媒体可信度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薛可  陈晞 《新闻大学》2012,(4):118-124,138
在web2.0时代,突发事件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网络论坛用户的舆论参与的影响。本研究在案例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论坛中的突发事件讨论网进行分析,从用户个体和整体网络两个层次分别验证了论坛用户声望的影响因素,对明晰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微博的出现使突发事件的爆发更频繁、传播更迅速、影响范围更广、更加难以控制。近两年来每一次突发事件的爆发、传播、深化都与微博息息相关。我们必须研究微博的信息发布特点与传播机制才能更好的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3.
处于人际传播中的双方或多方不仅是独立的个体,其社会性及其对人际传播的影响始终是无法摆脱的存在。本文讨论了关系的讯息如何影响人际传播、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与人际传播、人际传播中的"装相"与"本相",以及人际传播中的"约哈瑞窗口"。作者指出,人们总是希望探求到更多的对方信息,但总是无法完全达到目的。人际传播就是这样处于这种永恒的矛盾动态中。  相似文献   

14.
以门户网站真实数据为基础,通过对门户网站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的信息转载数量和用户参与数量指标在时间序列上的分析,探索突发事件背景下门户网站信息转载与用户参与的规律,并与传统传播理论中经典的“S-曲线”模型进行对比,从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角度,提出门户网站信息传播的爆发性、长尾性等特征,以期补充和完善现有的信息传播理论。  相似文献   

15.
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舆论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集中研究了目前政府公共管理和新闻管理中的新课题--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舆论引导问题.本文从突发事件的界定出发,探讨了突发事件的新闻传播特点、媒体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地位与作用、舆论引导在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健全完善舆论引导机制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看"是一种社会性的表意与交流的方式,也被赋予了社会结构的特征。只有以一个完整的社会世界的实践为背景,观看才能呈现出意义。而"视觉文化传播"则是指将可视的形象,经由影像媒介等可视的形象媒介进行传播的一种文化现象和传播形态。"看"的社会性,必然影响到视觉文化传播形式的变迁与传播效果的差异。本文就将着重围绕这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看"的社会性对视觉文化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突发事件,手机短信传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功效,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中应运而生的手机,其短信传播拥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手机短信传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也产生了特有的表现,本文对突发事件中的手机短信传播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形成自身独特的突发事件传播机制。本文通过对微博、微信的传播进行分析,比较微博和微信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机制特点异同,并针对其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发布效果为选题,采用问卷调查等实证方法,对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社会公众对政府新闻发布活动的认知状况与社会反响进行客观评价。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从受众获取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公众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意见与评价、突发事件中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效果以及突发事件中政府新闻发布网络平台的效用等方面归纳出影响地方政府新闻发布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为建立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绩效评估机制提供理论与现实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都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无法比拟的。突发事件因其极强的时间性、社会性、负向性、震撼性和不可预料性的特征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所有时代。在信息时代,关注新闻媒体舆论的产生过程和影响,正确引导突发公共事件在网络中作用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