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校网络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参考依据,积极的高校网络舆论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把握网络舆论运作机制,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网络队伍,树立"意见领袖",利用新媒体建立官方权威信息平台,是基于高校网络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论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最便利、有效的工具。但网络舆论自身由于所涵盖内容的混杂性和紊乱性,往往会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校园网络体系的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契合,师生、生生之间网络舆论的链接对大学生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以提高高校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通过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学生在网络舆论特性、功能上的认识上趋于一致,参与网络舆论行为的盲目性大于理性,舆论形式选择呈现多样,道德自律优于法律规制与技术封堵.高校需要重点关注网络舆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据此,文章就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作为网络宣传队伍的一部分,是连接大学生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具有维护大学生权益、引导校园舆论走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等重要作用,培养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也是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兴起的"微博"逐渐成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场域之一。这一新事物不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特点,这同时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对此,高校应积极构建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建立虚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充分发挥微博的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作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6.
关于做好高校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也是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积极有效地引导网上舆论,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主动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杨杨 《高教论坛》2022,(10):95-97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具有可培养性,但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认同、丰富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实践经验、提升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引导艺术、规范对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管理等措施,来解决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培养的困境,提升高校的网络舆论引导和网络思政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做好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晨光 《河南教育》2009,(12):54-55
舆论引导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必须正视网络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影响,充分认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网络舆论的特点,积极探索网络舆论引导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切实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王永强  张宝娣 《文教资料》2012,(31):166-167,192
微博是一种具有及时性、互动性、参与性、选择性、层递性等鲜明特征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它在高校的运用日趋普及,但它在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充分发挥微博的积极影响,改善高校对当代青年学生的舆论引导和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目标,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逐渐成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但借助网络载体,不良舆论也呈泛滥之势,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因此,要加大运用网络载体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网络文化系列重要讲话为理论指导,消解网络空间舆论的负面影响,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情、畅通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中。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舆论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大学生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这些网络舆论,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作为信息化程度最高和人才最密集的地方,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网络舆论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形成网络正面舆论强势,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为实现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2.
高校网络舆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能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舆论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基于对高校网络舆论的认识,梳理高校网络舆论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并提出效能实现的具体措施,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正视挑战,抓住机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创新教育内容和途径,完善网络舆论疏导和监管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媒介素养等是增强网络舆论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也是思想舆论斗争的新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手段的更新,更是从教育理念、教育态度到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全方位拓展和创新。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基本思路和有效途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对于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形成的校园网络舆论对高校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必须增强贯穿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并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这既是社会主义高校性质使然,也是校园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加强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应该进一步增强网络舆论引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价值的主导性和多样性,明确主导是对多样的主导,多样是基于主导前提下的多样。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引导工作必须以科学有效的机制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互联网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舆论已成为现今大学生表达观点和情绪的一个主要途径。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研究了网络舆情及其特点,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和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与新途径,也是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阵地。必须认真研究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积极有效引导网上舆论,主动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因此,应从增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把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丰富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18.
校园氛围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校园氛围主要包括风气氛围、文化氛围和舆论氛围三种基本形态,它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氛围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必须着力净化校园风气、提升校园文化和引导校园舆论。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领域中针对大学生群体以教育互动的形式展开的政治符号系统。由于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行为、步伐与能力,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引导力被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感被侵蚀、教育环境促进性被扰乱、教育功能被弱化的现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舆论生态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学生、教育环境、教育载体的发展与建设就成为了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沟通表达方式、生活休闲方式等都越来越带有明显的网络痕迹。要做好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认真思考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在大学生关注的议程主题引导上、在网络舆情危机的化解上、在健康和谐网络氛围的营造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只有准确把握好网络传播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空间里切实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