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丽 《大观周刊》2006,(36):88-88
城市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一切让人感到厌倦的时候,迪斯尼乐园里则会让人产生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满足感。如“亚马逊河”的冒险乐园令人仿佛置身于原始的大自然中清新,忘我。那些18世纪或19世纪的欧美街景,路边的小铺和仿煤气点燃的街灯,都笼罩上一种往日的色彩,使人们脱离现实,恍若隔世,在忘我中走向快乐的及至。作为世界最大的传媒和娱乐巨头之一,迪斯尼是一个魅力无穷的商业品牌。  相似文献   

2.
露营也享受     
《中国新闻周刊》2007,(31):79-79
印象中露营是一种省钱的户外活动,而时下英国最流行的户外活动——路营(Glamping)却是结合了自驾露营和新式的公路旅行全新的户外体验。早先城市中的男女钟情到欧洲的豪华古老酒店度周末放松,现在他们更乐意开着车带着帐篷在沿途风景美丽的地方扎营,享受漫天星光的浪漫惬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次大型远足活动所需要的野营,垂钓,攀岩与独木舟等装备,大自然爱好者们不再必须到户外用品装备专业经销商"露营者"的货架上去选购了。这一切在互联网上都可以买到。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6,(4):79-79
看过《鸟的迁徙》的人都会为片中鸟类多姿多彩的形态和优美的飞翔姿态感动。现代生活让人变得越来越焦虑,而观鸟让人们在自然中释放压力,所以野外观鸟渐渐成为一种亲近自然的潮流。  相似文献   

5.
“我就是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我。”这是青年画家、国防科工委继续教育中心干鳞波的艺术追求。他的山水写意画先后20余次在军内外获奖,并多次在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展出。他将全部的身心献给了大自然,献给了使他灵感勃发的这片土地上的山山水水……1964年6月,于鳞波出生在素有“国画2岁’的河南西平县玉皇庙乡。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给了他最早的艺术启蒙。他说他忘不了那一片土地,那一片让人心酸又让人挚爱的土地。春天,在一片绿得使人心醉的草地上,用跑了调的声音牵走懒洋洋的太阳;夏天,在潺潺流动的小溪边,看…  相似文献   

6.
天地之间是个人——“人是万物之灵”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就知道人是万物之灵这个说法。这大长人的志气和自信。很久以后才知道,这原是我们老祖宗在《尚书·泰誓》篇中说的,这句前面还有一句: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什么是万物之灵?原因有二:一是人会劳动,二是人会思维。会劳动就能利用大自然提供的条件创造财富;会思维,就能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探索、分析、研究、总结,并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使人变得更聪明,本领更大。  相似文献   

7.
人们按照大自然原来的环境相应而居,就势而行,没有多余的改造,给人一种原始、自然、随意的感觉,同时也是一个最真实、最生动的自然博物馆[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韩勇 《大观周刊》2012,(25):73-73
当前.武警部队装备技术含量尤其是担负机动任务的单位越来越高,但会使用的人却不多。有个别的部队领导不知道有什么装备,知道有却说不出用途,更谈不上执勤处突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的雄奇变幻给人扑朔迷离的神秘感和美感。自古以来人们不断,揭示大自然的力和美,以唤起人类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讲究修辞,讲究文采的大自然动态的散文化报道,由于具有一种美好的意境,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可使新闻事实在读者中产生共鸣,产生良好的新闻效应。抒发人对大自然的情感,阐述人和大自然的密切关系,自古迄今,几乎成了散文家们创作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0.
祈望长生不老是人类最持久、最本能的追求,这种追求一方面会把人带入迷思,另一方面也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在《论创造与无意识》一书中弗洛伊德说,"每个人都欠大自然一笔账,人人都得还清账——一句话,死亡是自然的,不可否认的,无法避免的。"话虽这么说,这位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还是在他67岁时的1923年,在维也纳主动去寻求了一种被称作“斯坦纳奇手术”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每次进入陌生的网络游戏.笔者总是习惯于第一件事是先打开物品栏,看看游戏会送给新人什么见面礼。在新版《猎人MM》中.每个新人一出生都会得到一件护甲和一件武器。如果在物品栏里按右键可以看到该物品的属性和说明.如果双击一下就可以自动穿上装备。《猎人MM》的装备系统并不是十分丰富,但是数值设定的十分平衡.基本上每一个阶段的角色都可以找到适合的装备。  相似文献   

12.
洪筱华 《大观周刊》2012,(45):384-384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同时也是教学艺术,它集中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精彩的生物提问往往使课堂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人情人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快投入到学习中来。也会令学生更加热爱生物这门学科,更加热爱我们美丽的大自然。  相似文献   

13.
以往在很多人的眼中,报社的记者是手拿采访机,身背照相机,而电视台的记者则是手拿麦克风,肩扛摄像机,不管何时,我们总能看到风里来雨里去的记者们尽其所能,身负可以迅速采集到信息的多种装备,在新闻事发现场忙碌着、奔走着……虽然我们已经拥有了各种超轻、超薄的数码装备,但很多记者依然离不了超薄的笔记本和超长的网线,在采访中仍多有不便。不过,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我们将会看到新华网、千龙网和人民网的记者手持轻巧手机,轻松“上阵”。一机在手的他们,现场就可以将采集到的音、视频及图片同步传输上网,实现“一站式”服务,让更多网民及时了解“两会”声音。  相似文献   

14.
向阳光致意     
拇指姑娘乘坐一片叶子顺流而下。这片小小的不知将要流落何方的叶子,载着拇指姑娘的命运。 “她完全像一个人——她是多么丑啊!”这是动物的视角,是动物眼中的“人”的形象。从拇指姑娘的遭际,我看到她对自然万物的体恤与友善,她眼中的大自然精美而丰富。一个人的心里装着什么,就会更多地看到什么。拇指始娘的心里装满善良与爱。  相似文献   

15.
如果一个人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培养起一颗对于大自然的亲慕爱恋之心,他的一生定会比没有这样一颗心的人生活得更为健康和幸福。亲近大自然不仅对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十分有益,对于成人来说也同样是再美好不过的熏陶,而且在和孩子一道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两代人的心灵也能更亲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以为,那些倾心并致力于引导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成年人,是格外值得人钦敬的真正的智者。而在这群人当中,你一定能看到青年诗人谭旭东那积极的身影,近几年来,他正是朝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与档案部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人是需要向自然界学习的。即使从现在科学的角度评价,老子这个观点也是能站得住脚的。大自然日月轮转,四季变换,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确是平衡的、和谐的。《道德经》第二章中有言:“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看看大自然的大气派大境界是不是人的榜样呢?仍然是老子的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天道与人道相比不但高下立判,而且凸现出人道问题的根源。根据《辞海》的解释,自然界指的是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人类社会是统一的自然界的一个特殊部分。应该说人是自然界发展的最高产物,  相似文献   

17.
现在社会有一种玩世界新潮,什么都是“真好玩”,但仔细一想觉得生活其实不是玩出来的。现代体育比赛要是在原始人的眼里,肯定觉得可笑。任何一个原始人绝对比现代体育明星穿着跑鞋跑得快。原始人每天后面被野兽追,或饿着肚子追野兽,能跑不快吗?现在的青年人已经没有20世纪中国人的尚勇之气了,肌肉都是在健身房里而不是在大自然中,  相似文献   

18.
陈素奇 《大观周刊》2011,(40):88-88
大自然因为有了绿色而勃勃生机,生命因为有了绿色而弥漫着希望。绿色浓缩了大自然与人类生命的全部理想,承载着所有人绚丽的梦。绿色设计也随之踏入设计师的视线,调节着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股力量,是一股可以抵御生态遭受破坏、防止环境污染的力量,也是一种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伴随浓烈艺术气息的新思潮。  相似文献   

19.
平衡是一种艺术,在纪录片创作中也是这样。注重平衡的纪录片总是主题很鲜明,叙事很流畅,情绪很饱满。人是纪录片的叙事主体,不管是自然类还是人文类纪录片,都离不开人,或者被拟人化的物。自然类纪录片也会将大自然中的万物拟人化,去展现他们的生存、觅食和繁衍。人文类纪录片重心就在人,人是各类题材纪录片中最活跃的主体。对于纪录片中平衡的表现,有各种手段,有信息说明性手段,有观点表达性手段,但是故事化手段是最适应纪录片表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杜京 《传媒》2010,(10):60-62
提起地处北美洲的墨西哥,人们自然会想到玛雅文明、墨西哥城、"仙人掌的国度".大自然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的遗迹,哪怕是一块石头、一根柱子、一尊雕像、一幅绘画都记录了墨西哥这个国度的文明奇迹和她那饱经风霜的面容……怀揣着无限神秘、美好的向往,满载着中国新闻界传媒人的深情厚谊,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11人在最美的八月里踏上了墨西哥的土地,开始了中国新闻界出访墨西哥的新闻文化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