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讲了机械效率、锅炉的效率和热机的效率,但都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张冠李戴,无从下手。采用归类对比可加深学生对各种效率的概念及其实质的理解,有助于克服他们在解题中的困难。一、各种效率的引入、定义、计算公式1.机械效率:为了描述在机械的使用过程中有用功和总功的关系而引入的概念。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式:η=W有W总2.锅炉的效率:为了描述锅炉有效利用的热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的关系而引入的概念。定义:锅炉有效利用的热量跟燃料完全燃烧时放…  相似文献   

2.
利用机械时,动力做功使机械工作,同时要克服有用阻力做有用功,在该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要克服无用阻力做额外功.当然,人们不希望做太多的额外功,因而提高功的利用率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来表示机械对功的利用率,即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表达式为1.因为机械实际工作时,W。teo,则W。teWE,因而任何机械的效率都小于1.计算结果无单位,用百分数表示.2同一机械p可能不同.不同机械的p不同,同学们易于接受.同一机械的、是否不变?如,用一滑轮组将重物G升高h,已知装置中动滑轮和绳重为GI,则Wb…  相似文献   

3.
求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必须明确下列八个方面的问题。(一)总功(W总)根据功能的原理:动力所做的功F·s,等于机械克服所有的阻力所做的功,而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包括有用功W有和额外功W额,即:F·s=W有 W额,或W总=W有 W额。因此,总功实际上就是动力所做的功。求法:(1)W总=F·s(2)W总=W有 W额(3)W总=W有!(!为机械效率)求解时要根据不同条件,采用不同求法。(二)有用功(W有)若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则W有=Gh;若用滑轮组水平拉物体,则W有=f·s'(f是被拉物体所受的阻力,s'是物体水平移动的距离)。由于常见问题大都属前一种情况,有些同学求解后…  相似文献   

4.
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给定的条件不同,计算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方法也不同.1.有用功是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W有=GG)  相似文献   

5.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用η表示,即η=W有/W总×100%。杠杆、滑轮组、斜面的效率公式如下表:  相似文献   

6.
机械效率的计算问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对于机械效率,同学们一般都知道用公式η=W有用/W总,但是不同的情境中计算有用功和总功时常因思维定势而出错.  相似文献   

7.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即η=W有用/W总.因此,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关键在于根据滑轮组的具体情况,确定它们的W有用和W总.下面谈谈在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时,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具体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初三电学部分内容当中,灯泡类问题最为常见,题型种类也较多,其中判断灯泡亮暗类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同学在解题时容易出错.下面就一道电学类判断题加以适当变换,对灯泡在不同情况下的亮暗情况加以判断.原题有两只灯泡A和B,规格分别为“6 V,6 W”和“12 V,6 W”.甲同学认为A、B两只灯泡额定功率相同,它们在发光时的亮暗程度应相同;乙认为尽管A、B灯泡的额定功率相同,  相似文献   

9.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找相等关系.不同类型的问题,其基本的数量关系不同,如行程问题有“路程二速度X时间”,工程问题有“总工作量一工作效率X时间”等.但对于某些问题,若换个角度去理解,又可能转化为另一类问题.如行程问题,当把行路视为工作,则路程便是总工作量,速度便是工作效率,这样行程问题就转化为工程问题了.在实际解题中,有一部分行程问题,其路程不确定,此时若能转化为工程问题,巧妙地设总路程为单位1,则速度为1/时间,使用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便为解题找到了捷径.例甲、乙两人各走完…  相似文献   

10.
1.什么是机械效率?它与功率育何关系?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其表达式是η=W有用/W总,它是力学中最重要的慨念之一.它是机械性能优劣的标志之一.它表示的是使用机械时,所做的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并不表示有用功和总功的多少.机械效率越高,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能量的利用率就越高.而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其表达式为P=W/t,二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一.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物理概念,针对问题多向思维.例1如图1所示,使用两种简单机械将重物G匀速提升,问哪种机械的效率大?分析:若呆板地用机械效率公式η=WW有总用分别对两种机械进行计算,那就太繁琐了.如果我们对功和机械效率的概念以及两种机械做功的特点都比较熟悉,知道用机械将重物匀速提升时,在W有用相同的条件下,W总越小,η就越大,于是就能巧解.解:设用两种机械将重物G匀速提升1m,则用两种机械做的有用功W有用相同,做的总功分别为W总1=30N×3m=90J,W总2=20N×5m=100J,由公式η=WW有总用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二.灵活利用一些…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在解机械效率的习题时,一般都知道用公式η=W有用W总×100%,但要正确找出有用功和总功却是比较困难的.现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说明.1.求有用功W有用,要看使用机械的目的.(1)提放重物,目的是克服重力做功,W有用=Gh;(2)水平方向匀速拉(推)物体,目的是克服阻力做功,W有用=Fs.2.求总功W总,要看机械运动的原因.3.搞清物体被移动的距离与动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例1用杠杆来撬一重2400N的石块,手作用在杠杆末端的压力为300N,当手压下2m时,石头被抬高0.2m,求杠杆的机械效率.解:此题…  相似文献   

13.
1.“缓慢”埘于“缓慢”状态,从动力学的角度看,有F合=0(a=0);从运动学的角度看,有u=0;从能量的角度看,有W总=0(△Ek=0).  相似文献   

14.
一、“w理论”简述 “w理论”中“w”是指以下几个常见含字母“w”的英文单词.如“what,why,how,who,which,when,where”等.由于这几个单词的含义包含了一般事件进程的必备要素,因此,根据不同工作的特性逐渐形成了针对不同行业工作的“w理论”.如,在教育和市场运作甚至是出国中介服务行业中曾提出“3W理论”,在广告传播和刑事侦查行业曾提出“4W理论”或“5W理论”.对于每一个“w”的解释,不同的行业在保持该单词的本意基础上又作了不同的引申,使其符合本行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功的原理”、“机械效率”是机械功的教学难点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对此已降低了要求 ,沪科版教材删去了斜面知识点并作了两次变动 ,试图降低教学过程中的难度 ,但教学实践表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仍有如下方面的模糊观念 :1 .先学功的原理 ,再学机械效率 ,由于先入为主 ,学生往往对功的原理的特殊形式 W1= W2 印象深刻 (甚至认为功的原理的公式就是 W1=W2 ) ,在解有关机械效率问题时 ,通常不分析题目条件 ,盲目用公式 W1=W2 ,而不用η=W有用W总 × 1 0 0 % .2 .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混淆不清 .在几个版本教材中 ,对这三个功叙…  相似文献   

16.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 .学生对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用W总 及 W总 =W有用 W额外 记忆牢固 ,但涉及到具体的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 ,或者得出错误的结论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选择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额外功产生的原因 .额外功是由两方面的因素产生的 :(1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 )克服机械的重力所做的功 .使用同一机械提升不同重物 ,机械效率也不相同 .下面笔者通过两个例题来说明 .例 1 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 2 0 0 0 N的物体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 6 2 5 N,拉力做功为 1 2 5 0 0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相似文献   

17.
机械效率是力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在初二物理《力》一章中处于核心位置,也是中考试题热点之一。能否有效地用好机械效率解题,关键在于对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力、额外功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因此,运用机械效率解决问题时,需做到“五要”1正确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它反映机械性能的好坏。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时,总希望有用功越多越好,但总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做总功,它们的关系是:W总=W有+W额,因此W有>W额,所以有η=WW总有<1,故机械效率总小于1且无单位。因而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所以通常…  相似文献   

18.
例1用标有“6V6W”的灯泡L1和“6V3W”的灯泡L2进行实验.如图1甲所示,A,B分别为通过灯泡L1和L2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现将两灯连入如图1乙所示电路中,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W.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考命题在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方面尤显突出,其中家电方面的问题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翻阅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发现与家电有关的题目就有近30个!其中有三个省市的三份中考试题涉及了“110W、500W”电热水壶在220V电压下的正常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1.动能定理的拓展 设一物体在第一次运动过程中,外力对它做的总功为W1,该物体动能增量为ΔEK1,依据动能定理则有:W1=ΔEK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