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为工作忙,很久没去老何棋摊了.不久前路过,未见其摆摊,问旁人,才知老何已经病故,心底不免唏嘘.陪伴了棋友们欢声笑语的老何棋摊,就这样随风而去了,我不禁回忆起老何棋摊赛的往事.  相似文献   

2.
第十七袋烟:棋丐一我认识棋丐,是在锦州马家镇的一个棋摊上。每当天气暖和的季节,马家镇的街头树下就会出现许多棋摊和围观的棋迷。我课闲无事时常去的那个棋摊,是其中水平最高的。这个棋摊很有擂台味道,开始时两个棋迷分出胜负后,输者就主动走开,赢者担任擂主,由一旁等  相似文献   

3.
所谓街头棋摊,就是个人经营的供人在街头巷尾对弈的场所。因为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旧时在夫子庙等处就有这种棋摊,但全市究竟多少没做过考证。我从小看父亲与别人下棋后也爱上了中国象棋,那时候先后光顾过不少棋摊。如鼓楼下方的棋摊,不过在那里玩的人不多。在下关,一处是姜家园,另一处在下关百货商场门口,后者的摊子大,也更有人气。  相似文献   

4.
还有一次,我去 多伦路小学参加象棋 夏令营,发现又新出 了一个棋摊,摊主是夫妇俩,棋都是新的,桌椅  相似文献   

5.
金钩钓月     
安徽省安庆市的李明良先生给我来信说,他在当地的马路棋摊上看到如图一局棋,问我如何走法。  相似文献   

6.
街棋     
来大学之前,闲暇的时候我经常看别人下象棋,就是那种马路边上的棋摊。这种棋摊最有意思,两个人下棋,却会有十几个人看热闹,把小小的棋盘围得风雨不透、水泄不通。看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种棋摊有几个规矩:一、采取打擂台的方式,一局定胜负,赢者继续担任擂主,接受下一个人的攻擂,输者让开;二、可以一边下一边讨论,对局者接受旁观者的支着也无妨,但是不能悔棋;三、对局  相似文献   

7.
炮打中营     
湖南省岳阳市的王昌林先生给我来信说,他在郊区的一处马路棋摊上看到如图一局棋,问我如何走法。  相似文献   

8.
对手     
九月的深圳还是酷热难耐,整天呆在空调的环境中也憋得慌,于是溜达到很长时间没有去的布吉街棋摊。棋摊还和以前一样热闹,也全是些老面孔,虽然大家彼此熟悉,但大部分都叫不上名字。因为这个棋摊经常有深圳的一些二三流业余高手光顾,所以也流行下彩棋,5元、10元、20元不等。我刚到一会儿,就听见有人和我  相似文献   

9.
屈指盘算,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到棋摊下棋以来,所见的下棋人无数.说起棋迷的文化水平,在文革以前总体上是不高的,很多人只读了中学,有的还是小学生,至于初识字或不识字而下棋好的也大有人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上大学的我,则在棋摊被大家称为有文化的下棋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走上棋摊进行棋艺交流的人中,不仅仅有了大专生、本科生,甚至还有研究生.这二年,和我要好的下棋朋友中,伍强胜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博士生.  相似文献   

10.
马周献策     
四川省乐山市的蔡民生先生给我寄来如图一局棋,说是在马路棋摊上见到的,解析多日,终无结果。他问我,应该如何走法。  相似文献   

11.
炮打两狼关     
江苏省苏州市的徐益民先生给我来信,说他在马路棋摊上见到如图一局棋,回家解拆多日,终无结果。他问我应该怎样走法。  相似文献   

12.
老刘和老秦     
老刘是个棋迷,老秦也是个棋迷. 这天,我去棋摊下棋.天气太热,还没上人,我趁机占了个位置.一会儿来了一位棋友,他是第二,自然而然地坐在了我的对面.于是我们两个横车跃马大战起来……再一会儿,老刘来了,他是律师,因为职业关系,每天没有个准点,忙起来时脚不离地到处跑,有时从棋摊过几个来回都顾不上看一眼,只简单地和我们点点头,打声招呼,便急匆匆过去了,仿佛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可一旦有闲,他必来棋摊报到.看来今天他不忙了,来得还挺早.不一会儿,又上来几位棋友.想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我来时棋摊冷冷清清,这边战场甫一摆开,马上人满为患了.又一会儿,老秦也从远处走来了.  相似文献   

13.
我爱下棋,从小就爱下棋。 刚学会下棋不久,我就知道有个叫王嘉良的棋坛高手,他是街上棋摊人们常念叨的人。下棋的人爱夸口,特别是街上棋摊的人更爱“斗嘴”,有时遇到绝杀的棋,得意的一方总会说一句:“这棋就是王嘉良来了也没救!” 说真的,王嘉良就是我和棋友心目中的纹枰圣手了。 多少年来,我追逐着王嘉良的足迹,注视着他在全国大赛中的身影。我在报上看到过他的对弈照片,细高的个,瘦削的脸,一双极有神的眼睛……。然而真正与他谋面那还是在1980年的秋天,我  相似文献   

14.
棋摊韩老板     
在南京文津桥下一侧的秦淮河畔,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老韩棋摊. 摊主老韩,从小就爱上了象棋,长大后当过兵、干过矿工,还开过十多年的货车与出租车.无论到哪里,他的挎包里少不了的是棋书与象棋.后来,一度下岗做起小生意,尽管能赚到些钱,但离棋桌相行渐远.所以,退休后摆棋摊既有偶然性,也是他为了延续一生的爱好. 老韩棋摊就在街头公园的一角,紧靠花鸟市场,人气不错.不过,老韩了解到不少棋摊本身简陋,雨天无法开张更是通病.所以,在省棋王刘玉忠等朋友的支持下,一次性投入近万元购买了帐篷、饮水机、板凳、椅子、棋具等,这样的棋摊建起后,就让广大棋迷有了一个安心、宽心、相对舒心的欢聚场所.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中旬,我去安徽马鞍山市观看了首届“绿洲杯”象棋赛,返宁时和家住在江宁区的棋手尹志勇同车.我与小尹在闲聊中,问他家所在地有哪些下棋的地方,他首先跟我谈起了区人民大会堂附近的棋摊,摆棋摊的是位姓郑的老人,已过八十岁.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自己陪几位棋迷也去那里玩过,自然萌生了故地重游的念头,就请小尹事先和郑老打一声招呼.  相似文献   

16.
棋摊情绪     
每到周末,我都要街边的棋摊过过棋瘾,可是没有想到前两天再去的时候,发现这个摆了一二十年的棋摊竟然不知去向了。一打听,原来市里为了搞文明创建,将这个  相似文献   

17.
羊车竹引     
陕西省西安市的杨宝康先生给我来信说,他在马路棋摊上见到如图一局棋,围观者甚多,但无人能够破解。他问应该如何走法。  相似文献   

18.
人生百年棋一盘,有时忧悲有时欢。 世人若解其中味,请品棋徒老旱烟。 余幼嗜棋,浪迹茶馆、棋摊多年,棋虽无长进,然亲身经历,道听途说棋闻弈事不少。今将所得掺进我家乡特产--虻牛营子老旱烟中,请君品味。 第一袋烟:棋王 清朝末年,北方某城。  相似文献   

19.
答棋迷问     
提问:杨主持你好,这是我在棋摊上看到的一则棋规纠纷。当时周围有很多人,大家争执不休,各说各的理,最后一致商定暂时封棋(下的是彩棋)。请杨主持将答案刊登在《棋艺》上。  相似文献   

20.
玉宇秋澄     
朱鹤洲 《棋牌世界》2004,(11):42-42
浙江省温州市的徐明山先生给我寄来如图一局棋,说是在马路棋摊上见到的。他觉得红方只要平炮去士照将,再退炮去车,就能胜定。他问我:这种着法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