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封建社会中,治河历来被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要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连绵不断的河患加剧了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的动荡。人们对河患“闻者心惊,见者胆落”。一般官员也视治河为畏途。周馥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亲信僚属,曾一度署理永定河道,多次受命治河,果敢任事,不辞劳苦,见解独到。人们评论说,周馥一生“功德在民,尤以河工为巨”。从1871年到1904年,他多次对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滹沱河等直隶河道和黄河进行堵筑、勘察和治理,取得了(?)的成效,他还潜心研究(?)治河经验,(?)治水述要》(?)自己的治(?)思想,堪称(?)可多得的治河专家。本(?)试图对周馥的治河思想和实践做一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各项事业永葆生机的源泉。近年来黄委党组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确定了“1493”的治河理论框架。治河新理念和新理论框架的提出,给治黄事业的各项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治黄科技信息是科技治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与治黄生产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随着治黄理念的转变和治黄形势的发展,面对当今社会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治黄科技信息工作只有打破传统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断对科技信息制度建设和资源建设进行创新,才能为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开创科技信息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张伯行是清初理学名臣,但是他在治河方面也很有建树.其治河思想特点鲜明,主要体现在:第一,注重国计民生,除害兴利,造福百姓.第二,结合当地实际,因时因地而宜,灵活地制定具体方案.第三,不因循守旧、照搬前人经验,而是把别人的优秀成果加以消化,变成自己的思想加以发挥,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可行性方案.第四,治河与济运、保障漕运畅通无阻始终紧紧相连,能与康熙治河为了济运通漕的目的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
《治黄科技信息》2004,(6):14-14
近年来,黄河水利委员会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治黄之路,构建“三条黄河”建设体系,大力推进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治黄科技工作在治河方略、应用技术、基础研究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刚刚结束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工作思路.确定了新的工作重点。这次全河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总结2003年的治黄工作,研究建立“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部署2004年的治黄工作。  相似文献   

6.
元代治河存在许多弊端:元代统治者重视漕运,忽视治河;元代治河政策不利;元代治河官员的任命不利、官员职责不清;这些弊端导致元代治河成效不大。  相似文献   

7.
北宋时期河决频仍,治理活动不断展开。在此期间,宋廷除征集大批民众参与治河外,规模庞大的军队也加入到治河行列之中。从河堤的日常守护到大型河役的承担、物料的筹集,北宋军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对治河军队的管理中,针对诸如士兵逃亡、伤残、官员舞弊等现象,宋廷不断采取多种举措,设法保持治河军队的规模与稳定,对治河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与对普通民众的征集相比,治河中对军队的征调更有其集中性、及时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16,(4):18-21
同治十年(1871年)黄河在侯家林南岸决口,河东河道总督乔松年奏言堵铜瓦厢决口,复归清江浦故道,主张借黄济运,让河水北流。赫慎修上书一篇《治河论上乔鹤侪河督》,阐述了自己的治河观点,回顾黄河改道的历史,总结了清朝治理黄河的经验教训,驳斥了乔松年等人"堵铜瓦厢决口,复归清江浦故道"的治河主张,提出治理黄河的理念和治河方法。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黄河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几千年来的治河实践中,我国先民们总结出了丰富的治河经验、理论和技术,但也有沉重的教训值得我们今天深思和借鉴。一、治理黄河应从全局利益出发,不能基于个人或集团利益;二、治黄应做到防洪与利用并举;三、治黄应注意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一 最近,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老校友余新河先生建议要根治黄河,他担任了“根治黄河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己捐款一千万港币,以为提倡。他认为黄河的病根在于河底的淤沙无法清除,想搞一个利用河水自激、自动去除泥沙的装置。《老残游记》作者治理黄河时,用“束水攻沙”的办法成了大功,恐怕就是这个原理。我说给余新河先生听,余先生深有同感。因而更加激起我对刘鹗根治黄河理想的探讨。今就此问题,叙述如下。 刘鹗先生是清末的小说家,且精通数学、医药、甲骨文及水利。提起水利是与他的家庭出身密切相关的。刘鹗的父亲刘成忠,在河南省作了40年的地方官,从祥符县知县、开封府知府到河南布政使,可以说一辈子都在与黄河作斗争,所以深知治河的原理,曾著有《治河舄议》一书。而刘鹗生长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从小随父在黄河边长大,黄水泛滥给灾民们带来的苦难以及父辈们的治河技艺,无疑在他幼时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他后来在治河方面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刘鹗先生注重调查研究和执着钻研精神,为他后来治河技术的提高和治河学术的造诣提供了先决条件。例如:当时很多人对黄河水的含沙量说法颇不一致,有的文献说是“斗水六沙”,有的文献却说是“洪涨期泥占八”。而刘鹗在《治河五说》中,用生动的  相似文献   

11.
北宋时期,在河道治理的频繁开展中,从地方治河情况的及时上报制,到治水官员的严格选任制、河堤岁修制与巡护制的实施,都有利于治河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中央监控的良好运行.而治河技术的创新与传统河堤植树等经验的利用,也成为北宋河道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前代,北宋河道治理体制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总体上逐步趋于完备.  相似文献   

12.
《希夷梦》是清代初期的一部特点比较鲜明的神怪小说。作品以陈桥兵变为背景,以梦幻形式写出了闾丘仲卿等人在国家灭亡后在海外建功立业的故事。在闾丘仲卿的种种功绩中,作者特别突出了他在治河方面的贡献,小说中前后两次写了他梳理河道和防治水患,不仅记述了他的功绩,而且不厌其烦地描写了他治河的方式和整个过程,这在古代小说中可谓别具一格。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清初的实学思潮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作者炫学的创作目的有关。  相似文献   

13.
北宋内河运输堪称兴旺发达,这与北宋政府重视河政不无关系。本文概述了北宋治理黄河、汴河、蔡河、广济河曲折的历程及其宝贵经验,肯定了宋人治河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4.
贾鲁,元一代名臣,曾总督治理黄河与汴河,取得一定成效,但对其治河策略和功绩,自古以来褒贬不一。因此,探讨和分析贾鲁治河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对于其历史功绩给予正确评价,同时对于今日河道治理,造福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每逢雨季,都是水沙齐下,抬升河床,堤坝溢决,给百姓造成灾难.从西门豹治漳河起,古人就采用了分流放淤方法治河,并提出当今的治河设想.  相似文献   

16.
北宋内河运输堪称兴旺发达,这与北宋政府重视河政不无关系。本概述了北宋治理黄河、汴河、蔡河、广济河曲折的历程及其宝贵经验,肯定了宋人治河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前一时期黄委党组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兴黄战略,进一步激发广大基层治黄职工钻研业务、爱岗敬业精神,建立一支适应黄河防汛抢险工作需要,能够贯彻执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新理念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摆在黄河治理开发和现代化建设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滨州市河务局的实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崔述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应占重要地位,但这不是因为他有一部规模宏大的《考信录》,而是因为他有一本薄薄的《无闻集》。《无闻集》是一本特殊的文集,有很大的进步性与人民性,但从未见有人对它有所评论,这不能说不是一件怪事。我这篇文章就是为此鸣不平的。一、崔述的生平崔述姓崔,名述,字武承,号东壁,直隶省大名府魏县人。他出身于书香之家,高伯祖崔维雅是举人,因治黄河有大功,做过知府官。曾祖崔缉麟也是举人,未做过官,但品学兼优,人称“德行文艺,咸推第一。”他对治河也有研究,曾对当事者上过治河意见书。祖父  相似文献   

19.
北宋黄河决溢频繁,往往造成严重水灾,因此,治理黄河成了北宋历朝的大事.在"筑、堵、疏、开"等治河手段的运用中,以梢芟为主的物料起着重要作用,且需求量巨大,北宋政府采取组织人力就近采伐、科配于民、购买等方式获取治河物料,但这些方式最终导致了社会上盗伐、滥伐林木的现象,不仅毁坏了河堤,加剧了黄河决溢的发生,而且对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相似文献   

20.
《治黄科技信息》2004,(2):16-16
新华网报道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最近首次正式提出,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水利界人士评价说,这一全新的治河理念。标志着中国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将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