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理就是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它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复式班的思品课堂教学中,发挥复式的教学优势,精心做好“动”“静”安排,注意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现结合我县复式教学的实际,谈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明理的。 同科搭配的相邻年级相近内容同时教,分层要求,采用“同静同动式”和“动静合一式”。 一、“静”时自学,思考寻理 叶圣陶先生讲,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导”,这个“导”就是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指向。思品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也要  相似文献   

2.
所谓“三段学导式”是以学生自学、教师指导为教学的基本形式,以相对稳定而又相互渗透、互相联系、有机结合的“自学——导读——训练”三段为教学基本程序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认为,这个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改革的精神,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规律,也与人的学习心理过程、感知、理解、运用过程相吻合。按照信息论的原理,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储存和输出的信息流程。同时,由于语文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还要重视思维训练并渗透德育,所以教学过程的每个阶段都要贯穿着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而思维活动必须凭借教材,在教师精心指导下,建立在学生潜心读书、专心上课的基础上,所以整个教学过程又形成了一个信息多向传递和及时反馈的系统。(如下图)  相似文献   

3.
当前一些学生整天沉浸在大量的作业堆里,无暇顾及拓宽、联想,更不要谈创造性思维。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学,也就是教学生“渔”,而不是送学生“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敢于舍得给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是沟通“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要形式,。导”的活动并不是单纯地由教师提供信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沟通”让学生主动“学会”并“会学”。“导”虽然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但关键是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因势而利导,审时度势地选择最佳时机,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导”的效率。 一、导在答问“偏离”时 小学生年龄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求快,容易犯粗疏的毛病。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理  相似文献   

5.
根据“整体 部分 整体”的原则,前面提到的第一步“预习”、第二步“讨论”,都应侧重于整篇课文,第三步“引导”中提出的问题可以侧重部分,以便使学生在下面的“自学”、“讨论”中精读课文,进行深究。 第四步,自学。这次自学,主要是指学生带着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指导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这种自学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去阅读,去思考。通过圈、划、点、记,从而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学习表达方法等。学生自学的时候,教师要巡回辅导,及时指导学生学习,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主动探求,积极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不可走过场。 第五步,讨论。这次讨论,不是第一次讨论的重复。这次讨论的内容也  相似文献   

6.
要真正让语文课堂教学从过去的讲堂变为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人,引导、指导、诱导,导方法、导技能、导规律。“主体型”课堂教学结构,即:“设疑——自学——讨论——指导——质疑”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师指导下,以问答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老师自始至终不要多讲,而致力于导,使学生逐渐自求得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致力于“导”,以服务于学生的“学”。1.导学,即指导与培养学生自己学。导学要求教师依据学习目标,安排一定时间由学生先行自学。教师可以把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设计成各种形式,如问题式、表格式、示意图式等等。比如,在教学《黄河象》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先提出这样的问题:“科学家的假想合理吗?”然后引导学生从课…  相似文献   

8.
所谓导放效应是指教师在学生自读课文中进行适度指导,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吸收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掌握知识的技能。要处理好导与放的关系,笔者认为要“导”得适宜,在“导”字上下功夫,才能提高“放”的效率。“导”要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是促进远程学习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师在学法指导上要突出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目的。因此,研发远程教育课程导修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导读”的内涵什么是“导读”?“导读”就是引导学生培养自学力和创造力的新的教学方法。导读的核心就是要“导”。叶老说:“导者,多与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授之谓也。”“自求得之”,形成自学力,这是导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们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的经验,提出了“三自”“三导”的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中在学生“自学→自探→自答”的过程中,教师施以“引导→开导→指导”的教学程序。本文具体从教师的“三导”来谈谈操作过程。 一、学生“自学”中.教师的“引导”不可少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应发挥“引导”作用。做好三个方面的引导:一是自学前教学目标的设定引导。如: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者在备课时就要围绕本册、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和训练重点精心设计,并且具体化;二是本课或本知识点学习方法方面的引导。一般采用“提示式”…  相似文献   

12.
阅读课文后边,都有2—5道“习题”,它是教材编者交给学生自学的“指南”,交给教师导读的“提示”,教师要抓课后练习,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自学。要指导学生从课后练习中明白自学要求、训练重点。学生阅读课文,总有一个主要目的或一个着眼点。泛泛地要求学生“把课文学深学透”,既不科学,也不现实。而课后练习就是编者指出的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要求和训练重点。如  相似文献   

13.
“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教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美国学者贺拉斯曼的这句名言鞭挞了灌输教学模式,也向我们昭示:必须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充满热情、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实施高中学导式历史教学法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历史学科学导式教学的界定历史学科学导式教学(以下简称学导式教学)是指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学”是指学生自学,“导”是指教师引导。它包括如下环节:①自学,教师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上自学,要求学生做自学…  相似文献   

14.
“学法指导”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一种教学模式 ,对于教师而言 ,中心词是“指导” ,难点也在“指导”。“导”与“学”是一对矛盾 ,但又是辩证统一的。导是为了学而存在 ,如果纯粹是教师讲授 ,学生就谈不上学了 ,他就只是听和记 ;如果纯粹是学生自学 ,教师也不存在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情境不同 ,师之导与生之学都会有不同的需要与表现 ,所以要讲究指导的形式、指导的策略、指导的课型。总的原则是 :教师心中要以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学法为目的 ,来具体考虑何时、何情境、何方式、用何课型加以指导。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有目的…  相似文献   

15.
思维能力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做学习主人。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教育界同仁都在探索的问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首先,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是通过教师的“导”,启发学生的“思”,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地让学生接受思维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比如,发散性思维要求我们对某一个历史事件从多侧面多角度来进行分析思考,创造性思维必须冲破思…  相似文献   

16.
成人外语教学包括两方面的内涵 ,一是成人教学 ,二是外语教学。因此成人外语教学既要反映成人教学的规律和原则 ,又要遵循外语教学的规律和原则。充分认识成人外语教学的规律及原则对进一步搞好外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为此 ,全国成人高等《英语教学大纲》提出了九条教学原则作为英语教学的指导方向。限于篇幅 ,本文主要探讨“学”与“导”这一原则。一、成人学习外语的特点本文中的“学”指的是学生的自学 ,“导”则是教师的指导。自学是成人学习的主要形式 ,向学员传授学习方法 ,并指导他们高效率地自学 ,便是教师指导的主要内容 (倪…  相似文献   

17.
杨静 《考试周刊》2012,(61):183-183
如何在主体多元高效课堂建设中,研究特色的音乐导学案;如何让导学案实用并引领学生自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是本文探究的课题。一、当前导学案编写存在的突出问题1,导学案主体模糊。导学案强调的是学案,主要是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的,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自学、引导、听、唱、律动、创编的指导,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展示和梳理知识的学习方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自学的角度来编写设计,但某些导学案忽略了这一至关重要的点,把它设计成老师自己的教学过程,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不能体现教师引领导学案的主体功能作用。2,导学案缺乏“导”。导学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的“导”,即“导学、导思、导练、导讲”。3,只有骨架,而无血肉。不少学案实际就是满页的空格,把教材的主要内容都设计成填空,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填在空格内,缺乏思维过程,忽视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4,设计的问题缺乏思维的含金量。在学案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重要的,但是不少学案设计的问题显得过浅,过于平淡,缺乏思考的力度,更缺乏思维的厚度和宽度,不能充分体现学案思维的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学法,说到底还是一个教法问题。吕淑湘先生曾精辟地指出:“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导”,把教的立足点放在引导学生的学上,使其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美好境界。就如何指导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的问题,结合学习叶老的有关论述,从三个方面谈谈学习林会。  相似文献   

19.
吴建 《家教世界》2013,(7X):154-155
所谓学导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学导式"教学法强调"导"为主线,"学"为主体,将"导"和"学"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导”要基于学生的“学情”.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处、新知建构处、思维升华处的顺学而导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