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和学校方面的原因,也有用人单位与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要解决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需要社会、高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创建诚信环境、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就业监督机制等措施来规范毕业生的就业行为;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毕业生诚信就业.  相似文献   

2.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曾被视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及家庭诚信教育的低效,当前部分学生诚信缺失,特别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失信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就如何加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教育,重构高校学生的诚信体系,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在努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过程中,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自国家调整大、中专学生就业政策,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以来,部分大学毕业生为达到个人就业目的,严重背离诚信,使得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问题越来越严重。一、大学生就业不诚信行为出现的原因(一)高等学校诚信教育存在一定问题1·大学人文教育未引起足够重视。尽管我们所有的高校教学工作者都认为大学人文教育至关重要,各高校教育教学也都安排了相应的课程和一定的学时,然而由于大学生普遍偏重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4.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大学生诚信就业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在本文中,笔者从就业前、就业后两阶段阐述大学生就业失信现状,并通过大学生自身、社会、学校、家庭、用人单位五个方面分析产生就业失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呼吁社会营造诚信为本的氛围,促进大学生诚信就业.  相似文献   

5.
潘红军  张萍 《教育与职业》2007,(33):186-187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就业过程中的诚信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当前毕业生缺乏诚信的原因可以从学生自身认识不足和外部环境影响两个方面来加以探讨。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应从求职者自身找出路,切实提升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做到全员关心学生就业,构建诚信氛围。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大学生诚信就业状况并不十分乐观.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反映.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氛围,用一整套信用机制来约束缺乏诚信的行为.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道德熏陶.加强诚信宣传和培育诚信美德,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同时建立对大学生就业主体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加大人们的失信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7.
社会责任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诚信问题日渐凸显.大学生诚信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高校管理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从社会责任的视角深入研究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问题,主要表现在择业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以及签署就业协议中或之后的失信行为。针对此,必须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并着重从完善职业辅导体系、构建个人征信系统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9.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被高度关注.然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失信行为屡有发生、愈演愈烈,这给大学毕业生群体造成求职障碍,也给用人单位、高校和社会带来不同层面的危害.诚信就业是大学生就业的永恒主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充满了诚信博弈,结合经济学的博弈论,全方位了解、分析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行为,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大学生的诚信就业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减少就业失信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和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在就业的过程中存在着普遍的诚信缺失现象.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管理体制,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旧有的模式上,无论从毕业时间、招聘时间、派遣时间,还是从相关各种户籍、档案管理制度上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自由选择的空间都太小.对于大学生来说,来自社会、家庭、个人的压力都比较大,为了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他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有的甚至置个人道德于不顾,这样在求职、就业中种种失信或无信的行为就会时时处处都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1.
在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应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科学的就业观;融入"三观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成才观;融入就业教育,使学生及早树立就业竞争意识;融入诚信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诚信行为;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建立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已形成了以经济资助为主、能力培养为辅且强化育人功能的比较完善的资助育人体系,但受资助学生仍存在责任意识及诚信缺失,依赖心理滋长,能力培养不足及心理素质不高等问题。高校可以通过社团化管理受助学生以增强感恩意识,将日常教育活动化并突出励志教育,将助学贷款工作全程化并强调诚信教育,借助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以强化能力锻炼,常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升心理素质等方式提升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市场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也是大学生安身立业之本。在当今所面临的种种社会诚信危机中,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尤为突出;加强高校诚信教育事关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兴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加强诚信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积极探索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容置疑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浅谈高校学生欠费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支出与居民经济承受能力差距增大,高校扩招,以及大学生诚信缺失是导致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要进一步完善资助贫困大学生制度,同时要倡导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的基础,也是解决其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当前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中出现了很多不诚信现象,给认定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为此,高校应该通过构建柔性、硬性的诚信教育模式和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合力等措施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为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公关教学的两方面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时代的公关教学,其落脚点是提高大学生的公关能力。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要贯穿公共关系是一种诚实无欺的传播沟通关系这一本质特征,不仅教会大学生沟通交往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其沟通交流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内化诚信之于公关、诚信之于社会、诚信之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其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除了讲授和案例分析外,要加强实训,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廉洁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加大教育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任,加强高职学生的廉洁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诚信教育是全世界的事,也是全民族的事。作为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阵地、重要窗口的高职院校,诚信问题显得更为迫切。诚信教育迫在眉睫。我们已经进入信用时代,高职院校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培养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大家共认的道德规范,同时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祖国的下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直接影响社会的进步。近年来大学生诚信失范的现象逐步上升,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应提上日程。诚信教育问题就是要求高校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为构建诚信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学术不诚信现象是由社会风气浮躁、科研考评体系不尽合理、研究生扩招、监督制度不严以及研究生急功近利思想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建立研究生学术诚信保障体系不仅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遵循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学校制定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学校与社会诚信保障体系相结合的原则,在内容方面,应当包括学术不诚信标准的确立、学术不诚信的处理结果、处理程序、申诉与司法程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