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则不复也。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新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学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能力的培养为主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学,把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的问题自主解决,把不能够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去寻找各种途径和方法,大胆尝试,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再去启发他。“先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寻疑、存疑、质疑,惑而难言,疑而难解,到达“愤”和“悱”的境地。“后教”,是让学生到达“愤”和“悱”的境地。再进行启发。“练”,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启发,在实践中检验学和教的效果,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佳的角度来检测。在检测中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幸福感。既减轻了学生课外训练的压力,又能在最有效的时间内巩固学习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由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立体关系即“引(→←)学”,可推广到“已知(→←)未知;会学(→←)学会;途径(→←)目标”等诸多方面,从而发现了“立体高效教学原理”:运用这一原理又可解决教学中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可以找到向西方教育优势学习和超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现代启发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启发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传统启发教育基础上的一种崭新教育观。它的确立,有着雄厚的哲学基础和心理学依据,将这一思想运用于教学实践,要做到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激励思考、实现知识经验的成功转化为目标;以最优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学生掌握最佳的学习方法为准则;以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为宗旨;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为保证,来重新审视教学中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把知识称作“学问”,可见学与问是分不开的。教学的过程本身就应该是一个见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巧妙地质疑启思是启发性教学原则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应用。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巧妙的提问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并提出“温故知新”、“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许多至今仍为人称颂的教学思想,为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今天来研究孔子的教育成就,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追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通过启发式教学在中餐烹调技术授课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们自觉学习,寻找乐趣,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相似文献   

7.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涵义为,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孔子的这番言论作为启发式教学的精髓所在,揭示了启发的本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及其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学说。其基本精神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它把教与学的过程解释为教师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启”与“发”的辩证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启”是“发”的前提和条件,“发”是“启”的发展和结果。要使学生启而即发,就要教师启而得法。研究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对我们当今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我们以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效率,贯彻“少教多学”教育理念,变“灌输”为“启发”,实现教学双赢.本文,就自己对“少教多学”这一理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0.
徐老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一生很关注教育,强调在教育教学中要“学以致用”,要学生“手脑并用”,他说:“我们是学以致用,不是无的放矢”。“要从用中去学”,“要边做边学”。徐老既重视学,又重视用,认为学与用要辩证统一起来,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