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材第123~124页),第1课时,新授课。本节课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平面图形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开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推导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因此,让学生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对他们的后续学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第77-81页内容。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面积和面积单位,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第100页例1),第1课时,新授课。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最基本的平面图形,也是学生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基础。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难点是它们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一、把握教材 ,定位目标(一)教材《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的概念以及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即将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又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面积与面积单位是一节数学概念课 ,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目标基于以上认识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 知识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实践活动 ,理解…  相似文献   

5.
一、说教材《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第二节。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知道了面积的含义 ,初步认识面积和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是图形面积计算的开始 ,也是以后学习平形四边形、三角形等面积计算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能探索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2 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3 做到认真操作、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教学重点是能探索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教学难点是 :探索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一、说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教版第六册教材。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学生在学习长度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学生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各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面积的概念的建立应从实际操作、观察引入,分摸摸、看看和涂涂三个层次进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7页至78页。《长方形面积计算》是一节传统教学内容,它是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是以后进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及圆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的基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导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中“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知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学习了长度单位、理解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含义,并学会了用面积单位直接量图形面积的基础上安排的,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正方形、平形四边形、三角形等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必备基础。由于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开始,因此,学生切实学好这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鉴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和认识,可把“学生掌握并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又由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正…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0.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面积计算的方法,结合教材将探究过程分划成三块,并且有机地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7~78页。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认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要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及六年级圆的面积与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可见这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但知识和认知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P_(100)—P_(102)),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学好它将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做准备。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是: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和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材第31-33页例1、例2),第1课时,新授课。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三维几何形体。由二维平面图形到三维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特别是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它是学习一切几何形体体积计算的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理解了体积的意义和掌握了常用的公制体积单位,通过本节课的  相似文献   

14.
[课例简析]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等知识基础上编排的,也是学生学习其它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本节课的导学重点,要放在加强学生实践活动上,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去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规律,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一、说教材1.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的计算方法,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了面积和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是图形面积计算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平形四边形、三角形等面积计算的基础。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能探索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做到认真操作、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1页第10、11、12题。【教材简析】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材安排了三道复习题,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3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简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3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  相似文献   

18.
一、说教材、说学情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与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为后面学习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也已熟练,但是让他们用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19.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材第31—33页例1、例2),第1课时,新授课。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三维几何形体。由二维平面图形到三维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特别是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它是学习一切几何形体体积计算的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理解了体积的意义和掌握了常用的公制体积单位,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展开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将为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奠定基础。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认知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形象思维仍高于抽象思维,他们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周长,但在生活中对周长已经有了模糊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