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彰显职教办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被誉为"现代女性人才的摇篮",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是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是重庆市唯一一所专门对女性进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学校,坚持女性教育,以人为本,因性施教,致力于提高女性的综合素质.通过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现代知识女性、诚信女性、礼仪女性、艺术女性、健康女性和魅力女性,为女性人生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学校认为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彰显职教办学特色的需要,学校精心培育的特色校园文化,其最高价值就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女性人才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桂飞 《职教论坛》2005,(7S):48-49
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被誉为“现代女性人才的摇篮”,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是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是重庆市唯一一所专门对女性进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学校.坚持女性教育,以人为本,因性施教,致力于提高女性的综合素质。通过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现代知识女性、诚信女性、礼仪女性、艺术女性、健康女性和魅力女性,为女性人生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学校认为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彰显职教办学特色的需要.学校精心培育的特色校园文化,其最高价值就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女性人才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田乾 《宁夏教育》2009,(7):21-22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创办特色学校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需要。学校特色建设必须注重校园文化的特色,要努力创设一种形象的文化环境,从整体上体现出自己所追求的特色目标和重点突破的特色项目。  相似文献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办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院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从培育经贸人才的育人目标出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浙商精神”为内涵.以人文氛围浓郁的物质环境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建设以“商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在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中最具持久影响的因素,最能体现学校的独特个性,它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与灵魂,为学校的特色建设提供了孕育与发展的基础。先进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将产生深刻的道德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教师、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6.
一所学校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是否能够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地壮大,最重要的是否拥有自己的文化。文峰学校创办于1998年,跟那些拥有深厚历史的老校相比,历史文化是"贫瘠"的。然而,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生命要素,学校教育不能等待,没有时间慢慢等时间把文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为提升学校核心发展力,都江堰市教育局提出必须打造有个性的校园文化,探索特色化办学之路。他们依托五大教育走廊构筑学校发展群,通过“提神、塑形、植根、显效”,使校园文化建设总体有地方特色,各校又独具魅力,获得了新一轮强劲发展的战略主动和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8.
马淑颖 《上海教育》2015,(10):78-79
一所学校最本质、最重要的特色应该是学校的文化,这是一昕学校的精华,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我们始终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办学理念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办学理念的引领,办学理念及其实践决定着校园文化的独特个性。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载体,办学特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我们在学校办学实践中,努力实现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的三位一体。我们坚持以“自主立身,合作共赢”的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为大家所公认的、独特的、稳定的、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具体来说,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创建特色学校是转型历史大背景下,打造学校品牌、提高学校声誉、提升办学层次,在激烈竞争中、在激剧变革中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以其敏锐的观察和强烈的前瞻意识,站在时代高度进行理性审视,在创建"金融教育"特色高  相似文献   

10.
茹秀荣 《职教论坛》2004,(19):46-47
河南省商业学校创办于1950年,是一所集学历教育与就业培训为一体的综合类学校.近几年来,面对中等职业学校生源锐减、素质下降的严峻形势,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积极寻求摆脱困境的办法和对策,在改革和发展中探索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新模式.2003年招生3000人以上,在校生超过6000人.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专"、"河南省中等职业示范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1.
茹秀荣 《职教论坛》2004,(7S):46-47
河南省商业学校创办于1950年,是一所集学历教育与就业培训为一体的综合类学校。近几年来,面对中等职业学校生源锐减、素质下降的严峻形势,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积极寻求摆脱困境的办法和对策,在改革和发展中探索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校园文化以其内隐方式引导、凝聚和激励全体师生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其外显方式展示学校品牌形象,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是构成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品牌的重要体现。本科办学3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伊犁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也经历了一个认识逐步提高、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蓝溪中学座落在中国名茶铁观音(乌龙茶)之乡——安溪县南部的官桥镇赤岭村,是一所具有64年办学历史的侨乡老校,学校于2000年11月被授予省三级达标校称号。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创建省二级达标校为目标,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抓手,  相似文献   

14.
他亲身经历了学校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参与并负责制定了学校各项重大决策,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给学校的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巨大变化。采访这位个人事业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的校长。让曾经亲历这段历史的电机人重温记忆,让没有机会亲历的人感受他们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等职教办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初建时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大都以普通高等院校为蓝本,从管理人员到教师,从专业设置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几乎就是普通高校的缩版,很难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按照当地的经济建设实际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改革办学方式,准确定位,探索自身发展的新路,以增强办学活力和竞争能力,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夏岩 《农村教育》2007,(9):30-31
山东省高密中专是1999年由高密师范学校改办而来的一所普通中专,2002年学校改办后的首届学生顺利毕业。改办职业中专学校仅八年的高密中专.至今连续五年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7%以上,部分专业,学生尚未毕业.就已被用人单位预定一空,连续多年对口高职招考升学率达90%以上,在校生达到现在的2000余人。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高密中专是1999年由高密师范学校改办而来的一所普通中专,2002年学校改办后的首届学生顺利毕业。改办职业中专学校仅八年的高密中  相似文献   

18.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既能发掘和激活生命基因的活性功能,又能培育和增值生命基因的教育,才能优化和提升生命质量,奠基生命的终身幸福,而这样的教育应当是着眼并适宜生命和谐发展的生态教育。  相似文献   

19.
《陕西教育》2011,(11):77-77
榆林实验小学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在创先争优中彰显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0.
正策略:对于中考受挫的中职新生来说,就读中职学校往往是无奈的选择。开学第一课上,相比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更渴望能在新环境中寻找到情感的寄托。开学第一课应是寻找师生情感共鸣的一课,这在前面的三篇案例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无论是文化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应激发学生积极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学第一课上得精彩与否,既关系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又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影响到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对职业的认识,对职业的规划与选择乃至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的实现。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2008年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2009年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2010年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2011年以"幸福"为主题,2012年以"美在你身边"为主题。从选择的主题来看,既有针对性,又有时效性、时代感。中职学校的开学第一课除应具备以上特点,还需注意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