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找理由     
郭春兴 《高中生》2013,(8):13-13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总在找办法.一个总在找理由。  相似文献   

2.
别伤害自己     
只要我们投入生活,难免会遇到来自外界的一些伤害,经历多了,自然有了提防。可是,我们却往往没有意识到,有一种伤害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新的一年,如果要你为去年作个总结,向孩子说一句话,你想说什么?不要考虑太久,直接地说出你嘴边最想对他说的话。这是我向一些父母收集到的话语,有些简单,有些愉悦,有些真切,有些感伤。  相似文献   

4.
赵松岩 《宁夏教育》2010,(7):149-149
懂得为别人喝彩的人是一种有境界的人、是一种有智慧的人。  相似文献   

5.
林凯  李有良 《历史教学问题》2009,(4):F0002-F0002
人类受制于两大约束,一是自然约束,一是人为约束,自然约束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约束往往是人类自己给自己戴上枷锁。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如果无法将所要关注的对象集中于心上,或者无法将不必集中的对象驱逐于脑外,这样的人不论做任何事都将一无所获。前几天,我收到哈特先生写来的一封信,信上主要的意思都是在夸赞你,我看了之后非常高兴。作为当事人的你,如果不能感觉出我对你的这种进步有如此的充实感和喜悦的话,那实在是太令我伤心了。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生物学权威教授拉塞特,看到生物学的著述都错误百出,于是教授宣称他决定出版一本内容绝无错误的生物学巨著。  相似文献   

8.
平时,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们在—起孩子就是谈论的话题,相互攀比,孩子学的什么?在那里学的?诸如此类等等。家长平时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对孩子的要求总是这不行那不行的,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其理由就是为了孩子好。这一切完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根本没有去考虑孩子的感受,在这里,孩子只是家长的摆设而已,家长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设计孩子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华章麻辣烫     
《华章》2011,(6):2-3
尕人尕语: 1.“徽”是一种标志,是一种精神的代表,存在“家徽”已经很奇怪了,家徽竟然是条鱼,这事儿你见过吗?——《家徽》  相似文献   

10.
林爽 《今日教育》2011,(3):61-61
人生到底有多少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我看人的一生无一例外地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经营好这三天。就经营好了一生。  相似文献   

11.
人生如棋     
人生就像下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的事。而且,人生还不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相似文献   

12.
规定     
顾土 《学习之友》2011,(5):26-26
一个人遇见什么最无奈呢?困难,可以克服;障碍,不妨越过;连死亡也能抢救,但只有碰上规定,哑口无言大概是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思考大树     
向往大树吗——"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地,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多么英武,多么挺拔,又多么潇洒。可是,你到过原始森林没有?你见过原始森林中的大树没有?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百科》2011,(4):64-64
老妈进书房递给我一只梨,我的目光盯在电脑上,摆摆手说:“不要,不要!”老妈失落地出去。我还在纠结着完成一个开心庄园的任务。吃晚饭时,老妈一脸不高兴,我问了半天,她才说:“你至于那么忙吗?我好心好意给你拿个梨……”  相似文献   

15.
杨早 《云南教育》2011,(2):36-38
有人在微博上发起:咱们也学日本,选一个年度汉字出来吧! 于是有人说“乱”,有人说“拆”,有人说“涨”。都有一定代表性。但也只有一定的代表性,七七八八别的方面咋办呢?  相似文献   

16.
我们天生就是射手,弓、箭、靶,是我们人生所无法避开的,所以,我们必须对它们有所了解,才能走好我们的人生。 一是弓。弓。是人生,我们所有的能量都来自于它。我们的人生总是伴随着我们,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如何照顾好它。  相似文献   

17.
自己的优点.不要全都表露出来,这样做会使自己有更深的涵养。  相似文献   

18.
名人名言     
书不记,熟读可记;艾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宋)朱熹  相似文献   

19.
昊奇 《山东教育》2010,(5):63-63
柳宗元名篇《梓人传》中有位“善度材”却“不能理其床阙足”的梓人,他能够“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然后指挥众工匠建造房屋。梓人善于运用众工匠之力而自己不去逞能,善于全面规划而自己不需事必躬亲。  相似文献   

20.
在地铁中或马路上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想去帮他们一把。可是,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却很少。难道是因为城市里的人比较害羞吗?确实有这个因素,但其所占比例相当微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