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赏析:这首词的题目是“柳”,内容却不是咏柳,而是伤别。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诗词里常用柳来渲染别情。隋无名氏的《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便是人们熟悉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汉代流行“折柳相赠”习俗。折柳送别,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送别多了,柳条也要折尽了。邵谒《苦别离》:“朝看相送人,暮看相送人。若遣折杨柳,此地无树根。”岂止是柳条折尽了,再折下去,连树根也快折完(枯死)了。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杨柳折尽不要说了,送别人的眼泪也要流尽了。翁绶《折杨柳》:“殷勤攀折赠行客,此去江山雨雪多。”人生道路坎坷,仕途险恶,行人得多多留意呀。施肩吾《折柳枝》:“伤见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  相似文献   

3.
尽你的最大努力“你必须做得比这更好一些。”“我在尽我全力。”“你必须干得比这更使劲一些。”“我在尽我最大的努力。”“事情还不够称心。”  相似文献   

4.
王一妍两度在茫茫大海搏浪击涛。四肢被海浪拍击得生疼,皮肤被烈日晒得发红,海蜇的蛰伤,遥遥不现的对岸,大自然使尽浑身解数,却无法阻止这只小精卫鸟前进。只为女儿的“我喜欢”,王一妍的父亲“忍心”让独生女儿横渡海峡。父亲打算得长远:不吃点苦头,如何应对人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有自己特殊的审美趣味与文化内涵 ,所以诗文中看似寻常的词 ,却常常带有特殊的寓意。了解这些特殊的东西 ,往往对古诗鉴赏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这些花草树木虫鸟、自然现象 ,就常常含有不寻常的寓意 :1 .杨柳 柳 ,“留”也 ,谐音双关 ,常表“挽留 ,送别”意。在这就不多说了。其实 ,诗歌里常说的杨树常常也指柳树 ,故杨花即柳絮 ,“杨花飞尽”正是暮春季节 ,因而 ,又常含“惜春”、“伤春”之意。“杨花落尽子规啼”(韩愈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说不尽的忧伤 ;“细看来 ,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苏轼 )则更添离愁…  相似文献   

6.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可谓脍炙人口,千古流芳;但倘要问什么是“白日”,可能就没有多少人能回答得出来了.按常识这“依山尽”的夕阳应说“红日”才对,那么“白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7.
在《游褒禅山记》中这样一句话: 尽吾志也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也这句话中的“志”是心意的意思,与上文“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志”指志向,意义有所不同。贵州人民出版社《古文选泽》将这句译为“如果尽了自己的志向却未能到达的话,  相似文献   

8.
周远斌 《滨州学院学报》2006,22(1):30-32,37
古今对“慎终追远”章的解释基本上是一致的,以尽哀尽礼治丧解“慎终”,以尽敬尽诚祭祀解“追远”,以“君能行此二者”,“下民化之”,其德归厚,解“民德归厚”。但若结合当时的文化语境细究起来,就会发现这延续了两千多年之解释的不当。经考证,“慎终”应指德行善举的一而贯之,有始而能终;“追远”指行仁之道,“死而后已”;“民德归厚”指民众若能做到“慎终追远”,自会德性复归于先前之淳厚。  相似文献   

9.
眼睛是心灵的“窗子”。透过这扇“窗子”,可以窥探到人物内心各种复杂而丰富的感情:喜、怒、哀、乐、忧、伤、悲、惧等。晋代顾恺之说:“传神写照,尽在阿堵(指眼睛)中。”宋代的苏东坡也说:“神在两目,情在笑容。”因此,中外文学大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 无不注重眼睛的描绘。孙犁在《荷花淀》中写了一双锐利的眼睛:“……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相似文献   

10.
你刊一九八○第三期上黄镇华同志的《洗盏辨》,对苏轼《前赤壁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的“洗盏”提出了新见解,认为是“干杯”,所见甚是。可惜没有提供证据,我想作点补充:《尚书·周书·酒诰》“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马融语:“洗,尽也。”这就说明,“洗”可以引申为“尽”。《说文》:“尽,器中空也。”可知“洗”有“使之空,使之尽”的意思。苏轼文中  相似文献   

11.
《伤仲永》(新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一文,以“伤”嵌题,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方仲永的哀伤之情。纵观全文,却没有一句发表见解、抒发情感的句子,更没有一个“哀”或“伤”之类的文字。那么,“伤”从何来呢?1.寓“伤”于叙方仲永的不幸经历是一场悲剧。虽然作者只平淡地客观地叙述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经历,但是这是展示毁灭有价值的东西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令人伤悲的事,又何需繁文缛节宣泄悲愤?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第五册《过小孤山大孤山》第一段末尾一句是这样标点的: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深秋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笔者认为“故得尽见”后面那个逗号是多余的。因为“故得尽见”的“见”与它后面的宾语部分意思连接很紧凑。一般在动词谓语与它涉及的宾语之间不应用标点。所以正确标点这句话,应是: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深秋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相似文献   

13.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首句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它的理解,我认为,无论是从内容,从情理,还是从语法角度看,马老师的看法都难以成立。从语法角度看。按照马老师的“表述”,原句就成了“大江东去,浪淘尽(沉渣式人物),风流人物(显出千古不朽)。”原来的“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个分句变成2个分句;“淘”(马老师认为是“淘尽”)的宾语变成“沉渣式人物”,被省略;“千古风流人物”成了另一分句的主语,它的谓语是“显出千古不朽”,也被省略。这,符不符合文言语法规则?不符合。文言有宾语省略现…  相似文献   

14.
陈洁 《西北职教》2007,(7):23-23
早在春秋时代,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指出:“天地之性,人为贵”,把人的本性提升为第一。可见,中国儒家的最高人生理想是“尽性”,即“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教育的目的可以说就是使人“尽性”,“发挥性之所同有”。现代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更应推行和渗透“人性化”这一理念,最终实现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寂寞之愁:“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李清照的愁。读她的词,你能感受到夫亡后孤独寂寞的沉痛,你能感受到国破民伤的悲怆,你甚至能感受到一种透彻骨髓的寒冷。这首《武陵春》写了她的晚年生活,词人此时已52岁,  相似文献   

16.
秋天,小青蛙学了一句诗:“荷尽已无擎(qíng)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可是这“荷尽已无擎雨盖“是什么意思呢?小青蛙带着这个疑惑进入了冬眠期。  相似文献   

17.
“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一条高压线,教育界人士都知道!然而,就是这条“地球人都知道”的行规,教师却经常触犯。明明知道“高压线”触不得、碰不得,触了碰了往往既伤学生也伤自己,可还有人“以身试法”,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历经“磨难”,几乎步入死胡同。我们应该感谢“误尽苍生”论者,他给了我们一剂苦口的良药。为挖掘“误尽苍生”的“病源”,揭示其“病症”,以防旧“病”复发,笔者想不揣浅陋,谈谈“误尽苍生”缘哪般。  相似文献   

19.
“误尽苍生”为哪般?薛川东一《误尽苍生》(下面简称《误》文)的副标题是“也谈语文教育”,发表在《北京文学》1998年第3期上,约有七八千字。这冠以小说式篇名的文章是专门批评中学语文教育的:从教材、教法到教学检测,历数其“荒唐”,并论定其罪为“误尽苍生...  相似文献   

20.
梁简文帝萧纲,一生勤于著述,诗作颇丰,逯钦立《先秦汉魏南北朝诗》辑其诗三卷,270多首。其中有“宫体诗”80余首,占其诗的三分之一。正因此,一般论者将萧纲视为文学嬗变的“罪魁祸首”,视其诗为“亡国之音”①。 这就涉及到“宫体”诗的问题了。关于它的形成,《梁书·简文帝纪》曰:“(萧纲)雅好题诗,其序云:‘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徐传》曰:“文体既别,春访尽学之,‘宫体’之号,自斯而起。”据此可知“宫体”的形成,一与徐追求“新变”之别体有关,二是离不开萧纲被立为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