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广东紫金县中坝镇最近成立了“新闻知识笔会”。“笔会”集资为本镇业余通讯员、文书、中小学教师、企事业资料员订阅新闻知识》,并为笔会会员参加新闻知识学习活动提供场所和经费。  相似文献   

2.
江苏科技报为听取读者意见,进一步提高报纸的质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今年以来,特在一版右上角“报眼”地位,新辟《总编辑与读者对话》专栏。这个专栏及时发表读者有褒有贬的意见、建议、要求、希望等,并有总编辑盼解答和改进  相似文献   

3.
一个时期以来,日本新闻界里存在着一个能导致新闻业“自我毁灭”的特殊的组织体系——“新闻俱乐部”,这是一些由大众传播媒介机构中的特殊人物组成的帮会。这些组织的排他性和封闭性,妨碍着日本新闻业的发展。限制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的“读者圈图书俱乐部”(Circu|o de Lectores)由西班牙图书出版商协会和德国大出版集团贝尔特斯曼发起,成立于1962年。现在是贝尔特斯曼国际图书唱片公司的一部分,贝尔特斯曼和图书俱乐部协会各占50%的股份。“俱乐部”的基本目标是,办理个人读者买书,使每一个会员能在家里很方便地买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与广大读者的沟通,了解本刊同仁为之辛勤劳动的《新闻记者》杂志,是否得到大家的认可,从而集思广益,共同把这本读物越办越好,进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值创刊100期之际,本刊进行首次大型读者意见征询活动,除西藏、台湾以外,我们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千名读者寄发了意见调查表。调查的重点,是与本刊联系较少的地区、单位和读者,上海各新闻单位未发问卷。蒙广大读者厚爱,至今已回收到问卷340余件,现将此番调查所得,作一小小总结,向关心我们的朋友汇报并致谢意。  相似文献   

6.
翻阅报刊,偶见一篇以“你”成篇的新闻,目光立时便被吸引过去,细细品味,犹如清风拂面,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恺西,你走了,留下了你的荧屏形象,带着你的谜,匆匆地定了……”这是1988年6月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来不及说声“再见”》一文中的导语。这篇怀念德国友人的稿件,一起笔就非同一般,生者对死  相似文献   

7.
8.
一张县市党报,如何快速将党的声音和纷繁的信息传给千家万户,受读者喜爱,依笔者之见,要在“短、近、快”上下功夫。“短”,就是要编发短稿件,增加容量。县市报大多是四开四版的小报,一般为周二刊或者周三刊,报纸的容量是有限的。而县市报读  相似文献   

9.
记者和通讯员都希望自己能遇到“重大”事件,碰到“重磅”人物,因为这些人和事最能牵动读者的情绪,最能产生轰动效应。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实在不多,更多的是平凡的事、平常的人。我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不长,也写了一些较有影响的通讯、消息、特写之类。近几年来,我发现了一块并不新的“新大陆”,那就是生活中的“小人物”。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15日《北京日报》一版有条新闻《燕莎——北京最大商城崛起》,全文不足500字,讲到位于京城东北角的“燕莎”有三个北京友谊商店大,其办店宗旨是为手持美元的中外顾客提供购物方便,从而为国家回笼部分美元;还交待了商城将在6月中下旬开业。看起来似乎很完整,读罢却觉着少东西;再读一遍,仔细搜寻,问题找到了:全篇没有一处提到去“燕莎”购物需付何种货币。从办店宗旨看,好像应该支付美元,可这又与国家的有关外汇管理条令相悖,况且,那些持有日元、马克、法朗的外方人员怎么办,是不是要统一兑换成外汇券?中国老百姓除此之外还关心去“燕莎”买东西是不是也像北京友谊商店那样需持护照方可入内。这诸多疑问,记者只需一两句话就可释疑,却恰恰在这里‘惜墨如金”,隐而不露。据笔者了解,实际情况是;去“燕莎”购物,除部分商品需支付外汇兑换券外,其它商品付人民币即可。此外,在“燕莎”一楼和五楼分设两个“外币兑换处”,内外顾客凭护照可在此按国家牌价将手里的各种外币  相似文献   

11.
2002年◆我该离你有多近——记者与采访对象距离谈◆如何报道大型国际会议——《中国青年报》记者经验谈◆口述实录“情感故事”◆媒体炒作不是病?◆定位走高高得有道理?◆当媒体人成为“资源”◆“进口的时尚”与“国产的小资”◆如何报道大型体育赛事◆职称评定,该改革还是该“革命”◆自由撰稿人,新闻圈里的野生动物◆记者“跑口”带来的新闻弊端◆改版,一种永不满足的冲动2003年◆跳来跳去的传媒人给媒体带来了什么?◆记者,规划好你的职业生涯◆新闻信源面临“垄断”?◆除了“说”,媒体还能干点啥?◆别让新闻拖上“黑影子”◆新闻报道不…  相似文献   

12.
1946年1月11日,是重庆《新华日报》创刊八周年。陶行知为“贺新华日报八周岁”写了一首诗,题为“新闻大学(社会大学五院之一)”,发表在1月12日的《新华日报》上。陶行知在诗中满腔热情地赞扬人民的报纸为广大读者的“新闻大学”,并对如何联系实际学新闻知识,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他在诗中写道:  相似文献   

13.
邱婕 《东南传播》2014,(6):50-53
西方学者对于国际新闻流动的研究由来已久,大多学者致力于研究世界上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新闻流动,却鲜有对于一国之内的新闻流动研究,对此国内的学者也不例外。文章拟从考察新闻内容的视角切入,通过对国内的新闻双向流动的质和量的分析来揭示一国之内新闻流动的不平等结构。  相似文献   

14.
读者俱乐部以其科学的荐书、高效的寻书、优惠的价格,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国已有读者俱乐部近80家,会员70万人。近几年来,纵观俱乐部的运作情况,其售前、售中服务已得到相当重视,但是在售后服务方面还相当薄弱。所谓读者俱乐部的售后服务,是指从图书被...  相似文献   

15.
16.
梁衡 《今传媒》2006,(5X):1-1
当记的人总是希望自己的稿子发表后能被人记住,最好被人永远记住,即稿子能有最长的生命力。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崇高的职业追求。  相似文献   

17.
毋庸置疑,作为一本新闻类周刊,贵刊最应突出的特色应该是新闻性。但我认为,目前贵刊的新闻性相对较弱。 所谓“新闻性”,从狭义上说,是指时效性强。而贵刊的“时效性”总是慢半拍。最明显的例子是去年11月刊出的“台湾核爆”一组文章,当那一期《新闻周刊》面市时,“核爆”已过去数周。今年1月“七问洛阳大火”一文,也比《南方周末》的“追问洛阳大火”晚出好几天。试想,把别人已经报过的东西翻出来再炒,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吗?  相似文献   

18.
闫倩 《新闻传播》2006,(1):52-53
电视新闻可以音图并茂、视听兼顾,而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在这方面就明显逊色了。笔者认为,从事报纸新闻写作的记者应汲取电视报道的优点,在形象性、生动性上多下功夫,使读者同样能“看”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以期能更好地使读者接受新闻传播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罗建华 《新闻前哨》2003,(10):39-40
读者对新闻类别的选择结果 北京人最关注首都,广州人最关注财富,上海人最关注消费……这是不少办报人按常理所作的“合理想象”。可是,常理往往不“常”,常常让我们的想象失“常”。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主办的《新闻与传播》杂志,转载了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六城市报纸影响力研究”的一项调查分析结果,如果你想推敲一番文中的数据,仅仅“阅读报纸最想获得的信息”这  相似文献   

20.
在前不久出版的上海一家报纸上,赫然登出《<深圳青年报>可看可吃》的奇闻。时隔不久,我们又从上海和北京的另外两家报纸上看到了同样的消息。看到报纸接二连三地刊登这一新闻,我们好奇心强的几个年轻人便兴致勃勃地议论开了,都说要写信给《深圳青年报》,去买张“可看可吃”的“周末报”来“尝尝味道”。谁知,信还未来得及发出,就见《羊城晚报》头版登出了辟谣的消息,说那条“新闻”,是“某印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