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黑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这个题目是不确切的。理由如次: 一、这个课题语句欠通。它是由两个偏正词组组成的联合结构。照目前的现状作字面解释,意思就是“黑海风暴的产生和天气预报的产生”,但通常“风暴”与“产生”是不能搭配的。因此,课题似应改为《黑海风暴的发生和天气预报的产生》。二、去掉《黑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这个正题,用副题《必然性和偶然性》做题  相似文献   

2.
一、讲读要求: 1、理解文章内容,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分析事物的方法。 2、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学习阐述性说明文寓抽象事理于具体事件中的写法。二、讲读步骤: 1、划分段落:全文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从黑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引出了本文说明的中心议题——必然  相似文献   

3.
《黑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一文在阐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关系时,由于恰当、娴熟地运用了多方面的例证,便把原来深刻枯燥的哲学道理说得深入浅出、通俗生动。纵观全文,在例证的运用上有如下几个特色。一、选例精当。议论文一般总是为了阐明某种观点,运用例证无非是为了说服读者接受这种观点,因而选择例证首先应当充分考虑它的典型性。正如清人刘熙载所说。“人多事多难遍论,借一论之,一索引千钧,是何关系?”(《艺概·文概》)为了说清楚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关系,课文选“黑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作为基本例证,  相似文献   

4.
尽管现行教材还有待进一步修改,但有些课文在入选之前,教材编者在修改上已经下了不少功夫,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高中六册和中师四册语文课本上的《黑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就是一篇经过编者认真删改的好文章。要学好语言并不那么容易,要写好文章,在“改”字上还应当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我们通常说句子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这是不错的;但是,如果把一个句子从句群里抽出来单独看,我们就会发现有的句子表意不够明确,有的句子意思有所削减。而这样的句子在句群中意思是明确的,内容也丰富得多。就是说,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句子要依赖另外的句子而存在。句子的这种依存关系常见代替、省略、解说、补充、点睛等几种方式。一、代替式。用代词(还有数量词等)代替前面的词、短语、句子、句群等。例如: 黑海风暴袭击英法舰队,对于天气预报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导读重点: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2、了解说明文语言要准确严密的特点。导读步骤: 1,第一段(1-4节) ①快速读课文,思考:1-3节着重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第4节说明了什么内容? ②指导圈点第4节:“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第二段(5-13节): ①快速读课文,思考:文中提出了哪些改造沙漠的办法? ②讨论后,圈点:“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林种  相似文献   

7.
惜时与成功     
一、提出论点:引用惜时的名言或者格言,提出论点。二、分析:惜时与成功的关系。1.惜时未必能够成功(分论点之一)。2.成功者必须惜时(分论点之二)。三、多角度论证。(一)事实论证:1.我国古代的欧阳修利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读书,最终成了古代文学界的泰斗。2.阿基米德洗澡时还思考问题,得出了浮力定律。3.联系自己身边的事例,说明勤奋者和贪玩者的结果不同。(二)道理论证:1.引用俗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名言“莫等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惜时与成功的关系,分析全面。举中国古代名人的事例,从正面例证。举外国名人事例,再次从正面例证…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册第127页(本节课用身份证号码代替邮政编码)。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数字编码事例,  相似文献   

9.
郑曙辉 《物理教师》2003,24(4):24-25
在高中物理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二册教材第 1 9章“电磁场和电磁波”第三节“电磁场”这节内容中 ,学生对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两条核心内容 :( 1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 2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都能接受 ,但缺乏感性、直观的认识 .而通常教师在教学中也只对“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这个结论用实验验证 .对“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大多数采用理论分析说明 ,灌输给学生 .教材及教参中也没有演示实验介绍 ,学生无法看到直观的演示现象 ,这样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笔者分析原因认为 :教材及教参对“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没有实验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培养学生高效率读书能力的途径,我从八五年下半年起,借鉴国外已很盛行的快速阅读法,在一个高二文科班开设了快速阅读课,每周从语文课时中抽出一节,专门进行速读训练.经过一年的实验,阅读速度平均由原来的278字/每分钟,提高到了957字/每分钟;阅读效率由159字/每分钟,提高到862字/每分钟.速度和效率分别提高了三倍和五倍.在一次研究课上,测试的内容是《通俗哲学》一书中的一篇:《黑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必然性和偶然性》,全文3200多字,最快的只用2分20秒钟就读完了,阅读速度为1371字/每分钟;最慢的只4分多钟.接着,不看原文回答十个测题,理解率(即回答问题正确率)平均为83.8%,阅读效率平均为862字/每分钟.  相似文献   

11.
《空间和时间旅行》一文为自读性科普文章 ,知识性很强 ,但有五处常识性错误。列举如下 :文章第一部分“到其他行星上旅行”第 3小节有这样一句 :“1 947年 ,美国空军飞行员查理斯·耶格尔首次突破声音的障碍 ,以超过 670英里每小时 (1 0 87公里 )的速度飞行。”括号里的内容是对“670英里 /小时”的注解 ,但用的是一个长度单位 ,而不是速度单位。正确的写法应是“(1 0 87公里每小时 )”。同样的错误在本小节中还有 3处 ,不赘述。第三部分“加快速度”第 1小节中有这样两句话 :“推力产生加速度 ,进行星际旅行的飞船所需加速度为 1个重力加…  相似文献   

12.
动作说明: 前奏(最后四小节):坐正,双手叉腰,头按节拍左右摆动(一拍一次)。第一遍音乐: 第1小节:第①拍双手在胸前拍一下,第②拍双手抱臂拍肩一次,同时身体和头向左倾,眼看右前方。第2小节:动作同1,身体和头向右倾,眼看左前方。第3小节:第①拍双手在胸前拍一下,第②拍双手半握拳,手心向外,向右前方斜上举,身体和头左倾,眼看手。第4小节:动作同3。手向左前方斜上举,身体和头右倾。第5、6小节:动作同1、2。  相似文献   

13.
正议论文为阅读理解的重点考查文体,命制议论文阅读理解题是有一定的"套路"的,现总结如下。一、论点方法:(1)题目;(2)开头(不一定是第一节,也可能是前几节);(3)结尾(不一定是最后一节,也可能是后几节)。注意:(1)题目提供的信息。(2)结尾处凡是表示希望、发出号召的句子均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3)议论文很少没有论点,一般不需要自己加以概括。二、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事实论据即作者在文中所举的事例,一般以名人的事例居多,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据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引用名人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第104~105页内容。教学时间为一课时。二、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吗?谁还记得在韩国釜山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一共获得多少枚金牌吗?2.(在屏幕上出示“第十四届亚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统计表”)。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自然导入。(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1.小组讨论: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研…  相似文献   

15.
几何一册课本第6页和第25页中,分别直接给出了线段和垂线的性质,本文试作如下证明。(一)证明“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段中,线段最短”。已知:平面上任意两点 M、N,连结两点得线段 MN,以 M、N 为端点的折线无限多,按节数分有2个节、3个节…n 个节…的折线(如图一)。  相似文献   

16.
一、课时安排。第一节:例1和练习一1、2题;第二节:例2和练习一3~5题,第三节:例3和练习二1~3题;第四节:例4和练习二4、5题;第五节:复习,并补充几个习题。二、课题引入。课题引入在第一节,可出示两张难度不同的表,例如表一为“本校83年上期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照例1仿制),表二为“本校83年上期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表”(照例3仿制)。让学生观察、思考:①表上是些什么数字?  相似文献   

17.
片段一(开课)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少年闰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记得少年闰土长什么样吗?咱们玩个“猜猜看”游戏,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了三个人物画像)。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个是少年闰土呢?生1(没等老师叫名字,就抢着说):第二个。生2:第三个少  相似文献   

18.
“质数和合数”(人教版六年制第十册三单元)这节内容纯属概念教学,倘若教师不精心设计,学生总是感到枯燥无味,最终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呢?笔者认为用游戏法导入“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深受学生的欢迎。现简介如下:课始,教师说明:“我们先来做个接龙游戏,把一个整数写成几个数的连乘积。”并随手出示游戏规则(小黑板或投影):①必须用“×”号;②限用整数;③不能用1和它本身。游戏开始,教师先板书:4=?学生1说,4=3+1,老师摇摇头,并用手指点第①条规则;学生2回答:4=4×1,老师…  相似文献   

19.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是人教B版选修2-1第一 章《导数及应用》第三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的内容。本节计划2 个课时完成。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 “为什么这样教? ”三个问题,从教材内容分析、课堂设计分析和 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教学》2016,(4):49-51
<正>1教材及学情分析"动物的运动"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济南版)第2单元第2章第3节内容。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本节应落实的具体内容包括:(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2)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动物的运动"是在学生学习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基础上对哺乳动物运动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