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中山狼传》里,作者写东郭先生在赵简子的盛怒斥骂下,“伏踬就地,匍匐以进,跽而言日……”其中的“伏踬”,新编语文课本解作“趴下”,误。按此二字原本作“伏质”。课本编注者为迁就其“趴下”说,迳改作“伏踬”。“伏”是趴伏,“踬”指绊倒,合起来不正是“趴下”吗!但“伏”  相似文献   

2.
(一)《〈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踬踣者屡”一语,课本注为“受的挫折不止一次”。笔者认为此注有两个问题:一是“者”字没有解释出来;二是将“屡”释作“不止一次”殊误。“踬踣者屡”的“者”,当释作“之”;“踬踣者屡”,即“踬踣之屡”。“屡”在此亦绝非今之常用义“屡次”之“屡”———“不止一次”,而当释作“速”,“疾速”“迅速”之“速”。如此,“踬踣者屡”似当释作“失败之速”。先看“者”训“之”的依据。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九:“‘者’犹‘之’也。”吴昌莹《经词衍释》卷九亦云:“者,犹‘之’也…  相似文献   

3.
杜甫一生困顿踬踣,而心忧社稷苍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疾呼呐喊,让人感受到的是诗圣舍已为民的悲壮,而当衰朽残年的杜甫在夔州长江边上出字字顿出“艰难苦恨“时,其悲抑之气又何以堪呢?本文将进行体验剖析。  相似文献   

4.
听山     
邵燕祥 《新读写》2010,(6):58-58
都说是看山:赶路的人辛苦,抱怨“看山跑死马”,不赶路的人背起手来,远远地哼一句“文似看山不喜平”,而那些偏重理性思考的,沉吟于“横看成岭侧成峰”,好像一定要把山看透。真想看透——有眼欲识泰山,非进山不可。  相似文献   

5.
钟慧军 《教学月刊》2011,(10):60-61
孙中山先生的《(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一文为多种版本的教材所选人。教材或相关教学参考书均对该文中的“踬踣者屡”作了注释或翻译。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上,我正在板书“山清水秀”,一位学生指出我把“清”写错了,他认为应是“山青水秀”。不单是这位学生,许多学生甚至有些教师都觉得“青”是一种颜色,常用来表现山的草木繁茂,郁郁葱葱,如“青山绿水”,而“清”常用来描述液体或气体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跟“浊”相对),所以常常把“山清水秀”写成“山青水秀”。这些教师学生的想法似乎有些道理,但“山清水秀”的“清”我并没有写错,这是为什么呢?要弄明白这个问题,要从古人造词说起:古人常把两个双音节的词拆开来,重新穿插组合成一个成语。比如“山水穷尽”指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  相似文献   

7.
襄阳岘山因西晋名臣羊祜登临置酒而著名.唐代,吴从政提出把襄阳西南诸山中的岘山、紫盖山、万山归为“三岘”的说法,使岘山又有了“岘首山”的别称,,“岘首”一名,继承了岘山的全部史迹尤其是“羊祜置酒处”的历史内涵,并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与“岘山”并行于世.但到了明代,“岘首岘山,本为一山”的正确概念逐渐模糊,以致发生汪道昆移亭、祠于岘石处的事件,把岘石处当做“岘山”,并极大地影响了襄阳民间关于岘山的认知,事实上造成了岘山、岘首分离的状况.清代至建国后,襄阳本地文史学者对岘山的概念界定逐步走向模糊以至谬误,以至广受学界质疑.本文试图在分析史书、志书、游记等文献的基础上,对“岘山”、“岘首山”的分离以至混淆的源流予以梳理,对其由历史上到今天的乱象予以辩正.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我正在板书“山清水秀”一词,一位学生指出我把“清”写错了,他认为应是“山青水秀”。其实,许多学生甚至有些教师觉得“青”是一种颜色,常用来表现山的草木繁茂,郁郁葱葱,如“青山绿水”,而“清”常用来描述液体或气体纯净而没有混杂的东西(跟“浊”相对),所以认为“山青水秀”是对的。  相似文献   

9.
杜甫一生,心存社稷而身落荒丘,胸怀稷契之志却流离困踬于山程水泽。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已57岁,拖着病躯,他出夔州,抵江陵,移居公安,转瞬又泊舟岳阳,在荆楚之间辗转漂泊,像秋风中的枯叶,抖抖瑟瑟。大历五年,诗人在湘江上的一叶扁舟中寂寞地去世。杜甫在其孤舟漂游于荆楚河川的最后三年,创作了大量“老而严”的优秀诗篇,其中,五律《江汉》更是声口不凡,亘卓今古。  相似文献   

10.
蒋祥明 《文教资料》2005,(19):98-100
一、对洋思经验的思考走进洋思,踏遍校园的角角落落,有很多东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给我最深印象的是那位于校园中央的人造风景,这倒不是我钟情于山水,爱赏鱼游莲动之胜景,只为景中小桥刻有“山不在高”字样而感叹。是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想,洋思人大概是在以此自况,而这又是何等的恰如其分。洋思中学,一个僻远的农村联办初中,把三流的师资队伍改造成为一流的师资队伍,把三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学生,专家肯定,慕名者纷至沓来。洋思人“仙”在何处?我想,这一切都源自洋思人的创新意识。洋思人在二十多年征程中就是依靠创新一步一…  相似文献   

11.
宋代天台宗,知礼以山家派主将的身份参与山家山外之争,“辟异端而隆正统”,因此而彪炳于天台宗史,而同门遵式长期隐晦于天台宗史。根据遵式一生的史实,从三方面确认遵式在天台宗中的地位:发挥了天台智额的“法华忏”及“四种三昧”等忏法原理,为后人提供了忏仪规范;把智频的观心念佛和观想念佛世俗化、生活化,推动了“台净合一”;坚守天台宗的基本佛教思想命题,卫护了天台宗的地位和特色。  相似文献   

12.
省编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课《深切地怀念敬爱的董老》,附有董老的光辉诗作《九十初度》。编者对诗的第二句“吾生多难感蹉跎”的“蹉跎”一词是这样注解的:“蹉跎——这里是挫折的意思。”我认为这个注解是值得商榷的。《汉语辞典》蹉跎一词的第一种解释是:“失足颠踬,如‘中扳蹉跎’(见楚辞)”。第二种解释是:“谓失时,如‘年已蹉跎’(见晋书)。”《新华字典》上则直接解为“把时光白耽误过去,如“‘岁月蹉跎’。”我们现在用“蹉跎”一词常用它的“空过时光”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3.
《愚公移山》中“而山不加增”一句,中学语文课本末作诠释,廖序东先生的《文言语法分折》把“加”作为副词,训为“更加”,作句子的状语,来修饰动词谓语“增”,不少同志在讲解这一句时也这样解释,把全句译为“可是山不更加增高”。笔者认为,这样训释是欠恰当的。从字义上看,单独一个“加”字,可作副词“更加”,但这不是它的本义。《说文》:  相似文献   

14.
谢诗“源出于谢混”,应着眼于山水题材和辞藻技巧方面来分析,而与谢混相抗的谢瞻,在诗歌内在的精神气质上也影响了谢朓。谢诗“工于发端”,主要是突破了传统诗歌发端即叙事的模式,他大量运用描写,而且暗含着丰富的语言技巧。对于“末篇多踬”的评价,我们应该进行客观地分析。这一方面对发端与主体部分的成功来说确实是个缺憾,但也是对传统的“诗言志”学说的发展,而且是由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甲]①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俛(同“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乙]②每履之,足若踬(zhì,被东西绊倒)焉。③既久,而遂安之。[丙]④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⑤命童子取土平之。[丁]⑥后蓉复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墨山水画是一个十分平凡而又十分奇特的艺术现象。说它平凡,那是针对中国人而言的。中国人长期以来见怪不怪,早已习以为常。然而对于世界各国的人民来说,中国的水墨山水画却令人惊讶不已。他们难以理解,为什么数千年来,中国人要如此深情地迷恋“山”和“水”,以致于要把她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人本是社会的主体,然而中国画家却仅是把他们作为山水画中的点缀;他们难以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描绘山的时候,要么把它高高地层层叠叠地垒起来,以致形成高接天花板的画幅;要么把“山”和“水”横向相连,形成绕屋三匝方始罢休的、长达…  相似文献   

17.
其实作文组材时,去“粗”存“精”容易,而去“精”存“精”则是真难题。“除却浮云始见山”,按照这句话的指导,我们似乎找到为文章组织材料的“真谛”了,只要“紧扣中心的需要进行取材”、“把最需要的材料选出来,写进文章里”、“把粗糙的内容从材料堆里去除掉”就行了,而在实际的组材过程中,也许把“粗”的从“精”的中间挑拣出来难不倒你,可是当你面前摆着的材料个个都是“精”的,个个都是“梁山好汉”时,你怎么办呢?——你会发觉“除却浮云始见山”一点儿也不管用了。这就是我们在组材时面临的更困难的关口——去“精”存“精”,即当我…  相似文献   

18.
品味浮山     
浮山位于安徽枞阳县境内,因“东西南北皆水汇”而出现“山浮水面水浮山”胜景,望之若浮,如船如渡,号称“水山绿叶”;又因远看浮山隐隐约约,如佛教中的彼岸世界,加上此山佛学渊源深入,承载着浮渡众生的愿望,亦称浮渡山;还有一科学说:浮山的石头皆火山喷发后的熔岩或碎屑物,或黑或黄,遍身细孔,比重极轻,置于水而不下沉,故而整个山悬浮于湖泊之中,浮山因此而得名。我觉得这个名由是切实的。  相似文献   

19.
结草,比喻死后报恩。《左传·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武子之子)曰:‘必嫁是。’疾病。则日:‘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啣环,语本神话传说黄雀报恩故事:汉杨宝,年九岁,至华阴山,见一黄雀为鸥枭所搏坠地。宝取归,置巾箱中,饲以黄花。百余  相似文献   

20.
黎明时分,太阳娃娃在云层上睡觉,她翻了一个身,滚落了下来,掉在了山公公的头上。山公公觉得头顶上很烫很烫,摸了摸,他大惊失色:“不得了,是太阳娃娃!”太阳娃娃揉揉双眼,惊奇地叫起来:“啊?我怎么掉下来了?”她忙对山公公说:“山公公,你能把我送回天上去吗?”山公公为难地说:“我又不会飞,怎么能把你送上去呢?”太阳娃娃说:“没关系,你只要把我高高举起就行了。”山公公就用自己那具有神奇力量的双手托起太阳娃娃。于是,太阳娃娃就越升越高。山公公和太阳娃娃$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二小二(3)班@陈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