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系民居文化理论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源自陆元鼎先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民系、民居与现代村镇居住模式研究”,是中华民族形成时代背景下构建的一种以中华民族支系(民系)为文化牵引的关注民居建筑本体的建筑学文化研究方法。民系民居文化理论具有自主知识体系形构的方法根基,是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与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核心表达,呈现出知识体系自主建构的新时代诉求。不仅如此,以民系民居文化理论形成的现代语境为基础,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学发展阶段经历了从民族主义建构下的文化规范确立,到实证主义统摄下的系统规律探索,再到当今极具后现代性的对人居环境意义的探寻三大历史阶段,从价值论的角度探寻其范式变革则呈现出从“民族主义中心论”到“实证主义中心论”再到“人本主义延伸论”的范式转移。研究最后从中国历史建筑研究中的民族文化规范确立、中国实证建筑学研究中的科学文化观主导、中国当代建筑史学研究中的“后现代性”呈现3个阶段,解读中国现代建筑史学框架下民系民居文化理论从建筑的文化规范到聚居的文化意义之范式变迁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根据山东省济南市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从城市安全、生活方便、城市环境、城市形象、经济水平、社会事业、文化事业七个方面对济南人居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济南人居环境总得分为0.61,位于"一般"水平;城市环境、社会事业、生活方便、城市形象是影响济南人居环境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人居环境的对策与建议: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加强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动力发展社会事业,以人本理念为指导为市民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条件,以新型城镇化为动力合理进行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3.
新的历史语境下文艺学研究陷入了学科身份的认同危机、遭遇一系列理论之厄,应对"合法性危机"的有效策略是正视困境,在多学科、多视角的相互交融中建构文学研究的新范式.文艺学研究要回到文学的本源性问题,通过"思"的召唤重新确定学科身份,自觉拥有"界域"意识,在新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中重新建立起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联.新范式应在坚守"文学性"与拓展"文学场"之间、在世界眼光和本土关怀中寻求转换的机缘.文艺学范式的多样性符合文学研究的生态学原则,多元范式的对话、协商、平等竞争应是文艺学研究的一种常态,它们将共同建构文艺学研究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张靓  钱晶晶 《中国名城》2023,(12):79-86
环境与健康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改善建成环境为公众健康提供积极影响是建筑、规划及景观学科理论与实践领域研究的热点,对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两个核心数据库平台进行文献检索,系统梳理国内外核心文献。筛选80多篇重点文献,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内外建成环境与公众健康的研究趋势,概括环境与健康研究的两种理论视角,研究建成环境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和影响机制,从环境数据与健康数据角度总结现有研究方法,归纳该领域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探索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基于促进公众健康的原则反思社区环境设计的方法,既是对城市设计的本质和基本目标的回归,也是对城市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前夕,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全面介绍新中国7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阐释中国的历史观、发展观、世界观,深入阐明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白皮书发布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中国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发展起来的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等话题,引发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青年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是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文化板块。青年文化一直是学界与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进一步厘清国内青年文化研究的载文结构和研究趋势,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知网的文献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绘制国内青年文化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国内青年文化研究热点稳固,主要有理论建构、文化现象分析以及文化与青年发展之关系的三类研究热点;"文化自信""青年亚文化""新媒体""网络青年亚文化""大学生"等相关研究是未来研究的趋势。对此,人们要重视本土化理论建构、丰富跨学科研究思路与研究范式、回应社会与时代的需求,使青年文化研究形成持续研究、动态追踪、纵深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李倩 《对外大传播》2015,(1):27-29,1
加强对外话语研究,对外形成中国特色核心话语的完整表达和准确阐述是当前对外说明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中国的对外话语体系还不够完善,影响力与我国现有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匹配。为此,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和中国网合力打造了权威解读当代中国核心话语的多语平台——"中国关键词",该平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政治建设""国际形势和外交战略"等五个专题的首批77条核心词汇进行权威解读和阐释,并以中、英、法、俄、阿、西、日等七个语种全球同步发布。其以多语种、多媒体方式向国际社会解读、阐释当代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思想文化核心话语,为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思路和核心理念搭建了一个窗口和平台,成为构建融通中外的政治话语体系的有益举措和创新性实践。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关于孔繁森精神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孔繁森精神研究与时代并肩同行,历经立论发展期、结合创新期、融合探索期3个阶段。孔繁森精神的生成逻辑、内涵特征、价值意蕴、践行路径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焦点。新时代深入推进孔繁森精神研究,需要在基本问题的深层次阐释、分析的系统性与现实性、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学科交融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从民居的本原出发来探讨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提出可将"适应、合理、变通、兼融"作为其核心价值,并以此来讨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指出民居的发展是绝对的,对待传统民居的保护只能区分层次、不同对待,新民居的探索应体现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努力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新民居。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文化在我国由来已久,其所体现的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人民。中医药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必然会与现在我国推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碰撞与融合,如何让中医药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并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医人面临的时代课题。该文结合中医药文化的特点,分析其融入新时代文化的先天优势,探索通过学校教育、医疗系统诊疗与宣传的结合、大众传媒等路径融合中医药文化与新时代价值观,从而体现中医药文化融入新时代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在应对西方学术话语和现代社会转型的双重挑战过程中,迫切需要传统文论、美学精神的支持。传统文论、美学资源有效地参与当代中国文论思想和话语体系建构,关键点在于对传统文论与美学精神的当代价值之发现与重视,传统文论与美学精神是我们永远无法割断、不应忘记的文化"乡愁"。因而,在当下的传统文论研究之中,充分尊重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文史哲合一的学术传统,在重新认识传统文论"原初性"事实本体与"整体性"真实面目的基础上,以当代眼光、大文论观、国学视野和文化通识意识对传统文论进行"现代阐释"与"当代选择",发现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性"价值和可能的理论生长点,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学观念与儒家文学思想精华之会通,便成为当代中国文论实现文化身份认同和核心价值话语体系建构、重建民族美学自信过程中的一个需要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类型电影已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中流砥柱。推动中国类型电影繁荣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本文尝试选取"电影产业""类型融合"和"消费动机"等概念作为关键词探究中国类型电影发展,提出了产业发展促成类型繁荣、类型融合成为最新趋势、期待心理催发消费动机的基本观点,并强调"中国特色"在研究中国类型电影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20,(1):6-8
2019年12月16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来自波兰、葡萄牙、吉尔吉斯斯坦、埃及等国的政要、驻华大使、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的未来"等议题展开研讨。现对现场部分中外嘉宾发言主要观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建设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工程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使学生专业精深、学科融会,具备优良的人文素养,能够引领行业未来发展。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建筑学教育普遍存在的办学定位不清,培养机制滞后,行业适应度低,教学方式落后,服务地方不足等问题,对照“新工科”建设思路,以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学专业为个案进行分析,从探索五年学制分段培养,重构知识结构体系模块,借力社会资源,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革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同类院校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企业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入手,探究新时代党建工作的特点与"痛点",分析烟草行业企业文化与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差异与共性,提出国有企业新时代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探索,鼓励引导积极的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互相促进,以此推进国有企业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环境要求下实现更高、更快、更加稳健、更加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理论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个复杂阶段,都进行了创新的理论探索。十八大以来,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给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命题,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经过漫长积淀和艰辛探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经验,大胆创新,取得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的中华文化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构筑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旨归,科学回答了中华文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如何用"等基本问题,内含着坚守中国立场、践行中国价值、锻造中国力量,构筑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内涵,是构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作为身处我国农村的知识分子,乡村教师是我国农村地区改革和发展的宝贵文化资源,是脱贫攻坚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因为其缺乏与乡村社会的应然互动,所以自身发展陷入困境。精准扶贫大背景下,乡村教师应当从"做乡村生活的融入者""做新时代新思想的传播者""做文明乡风的建设者""做乡村培训的推动者"四方面重构乡村教师的社会公共性,实现乡村教师在乡村社区中的"崛起",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19.
卢更生 《生态文化》2013,(2):F0002-F0002
近年来,镇江市紧紧围绕"山水花园城市"建设目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动力,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办林业、全民参与绿化的积极性,大力推进"绿色镇江"建设,加快提升全市森林资源总量,不断提高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为全市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态和人居环境。至2012年底,全市森林覆盖  相似文献   

20.
植树造林是一项全民性、公益性事业,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多年来,威海市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促进了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步发展,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发展环境的整体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