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遗微纪录片,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事象、传承主体在微纪录片的形式下进行叙事建构的文化影像志。借助于影像人类学对特定社群文化的研究与表述能力,表达出具有丰富文化描述和理论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从叙事策略、传播逻辑、文化传承三个不同侧面出发,以影像人类学的视角,分析微时代下非遗微纪录片生产、传播、延续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融媒体时代,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碎片化、视频化的信息情有独钟,由此催生了短视频的流行。微纪录片作为短视频范畴的一种形态,因其短小的时长、精致的视听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备受创作者推崇。在融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掌握微纪录片的创作规律将有助于创作者的产品开发。本文通过对融媒体语境的特点和微纪录片的叙事语言分析,探索一条融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的创作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史岩 《新闻战线》2022,(9):100-102
大众传播格局中,新媒体作为不容忽视的媒介驱动力,参与建构纪录片的生产、传播过程,纪录片的边界和内涵也得以拓展,影响力不断扩大。作为国家级专业纪录片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适应融媒传播生态、坚守文化传播使命,创新纪实影像表达、打造多元生产格局,既是传播者,又是生产者,在重建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助力社会文化规范形成、促进跨越种族与地域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邱秀聪 《新闻世界》2011,(7):241-242
近年来,展现历史风貌和表现传统文化的人文纪录片在中国兴起,这是历史文化传承需求与电视观众心理诉求相互催化产生的结果。人文历史纪录片不只是简单重现历史,而是把传承已久的历史文化通过电视媒介展现给观众,同时把人文情怀和时代元素融入其中,打破时空限制,起到了很好的历史文化传承和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文化领域炙手可热的新样态。《红色号角》弥补了短视频“快餐化”背景下内容堪忧的遗憾和电视纪录片制作周期长、制作经费高的局限,在精品创作和碎片化呈现之间找到了符合融媒体时代传播特性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部以纪录动态事件、介绍文化人物为主的微纪录片,《2018雅集兰亭》通过全面反映中国绍兴第三十四届兰亭书法节的活动盛况,弘扬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创作特色三个层面的分析,提出了微纪录片是融媒体语境下传承和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最佳载体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融媒体时代,新兴视听内容形式不断更迭。Vlog与Vlog化微纪录片因两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共同点、具有重叠的观看群体而呈现融合趋势。本文以Vlog化微纪录片为研究对象,从内容创新、传播创新两个维度分析Vlog化微纪录片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融媒体时代下,电视纪录片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当下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纪录片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不断变化。基于此,本文介绍了电视纪录片的拍摄技巧,并浅析电视纪录片拍摄中电影拍摄手法的应用、纪录片在网络环境下的运用,以期提高电视纪录片拍摄质量,为大众提供更优秀的纪录片作品。  相似文献   

9.
我们国家纪录片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京派、渝派、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山东、海派等等,创作作品因各自特点与地域文化而各有特色。因为纪录片是对各地风土人情中的画声视听进行书写,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记录,对各地人民综合审美水平的一种表现,而在传播文化价值方面具有较高评价。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纪录片影像中的地域文化展开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李卓 《今传媒》2024,(2):79-82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的纪录片创作日益活跃,纪录片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价值及其传播效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新世纪以来在国内外取得较好传播效果的西藏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基于纪录片影像与美学视角,梳理了在跨文化传播中纪录片创作叙事表达的成功方法,总结了西藏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发展变化和艺术呈现特点,同时提出创作者应该继续以开放和新益求新的创作心态,更好地利用和发挥纪录片强大的传播优势,旨在为传承西藏民族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历史人文纪录片担负着传承精神价值和历史文化解释权等重要使命。随着新的传播手段出现,纪录片有了更广泛的平台和受众。在新的受众群体和时代语境下,历史人文纪录片不仅延续了之前的主流价值体系,也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创造力。本文以获得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纪录片提名、福建省广播电视艺术奖一等奖的纪录片《李焕之与国歌》为例,探究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历史人文纪录片如何运用两极手法,将“小”和“大”交替结合,贯穿始终,在纪录片的选题、叙事、影像、主题各个层面,为新时代历史人文纪录片表现手法的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不断地延伸着影像作品的发展空间,以真实记录、从社会与自然取材的非虚构影像纪录片也面临挑战,这对纪录片传承历史文明、传播社会文化甚至反映社会现状、引发社会思考等方面都产生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而这恰好也与一座城市品牌建设的传播意义不谋而合。本文以纪录片《城市24小时》以及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合作推出的“中国24小时·地方篇”系列微视频为例,针对纪录片与城市传播的创新融合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3.
孟旭舒 《传媒》2016,(12):41-43
现实题材纪录片以真实反映社会现状、记录时代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为使命,是纪录片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一种题材类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互联网时代,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多元异质的媒体互动传播等特点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媒介生态环境,也引领着当代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转型与升级,使得现实题材纪录片在选材方法、叙事策略和传播渠道上呈现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电视等媒体对于人们生产与生活产生的影响越来越重大。基于大众文化背景下,我国的历史文化纪录片传播发生了一定转变。据此,本文首先对历史文化纪录片的特点及其传播的美学特征,并且对大众文化背景对历史文化纪录片及其传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历史文化纪录片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传播提出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孙愈中 《视听》2016,(12):9-10
城市台拍摄的纪录片,面向的主要是精英收视群体,实行的是小众化传播,并且传播渠道相对单一。通常情况下是在本台的电视频道播出过后就放进影像资料库封存,再多是哪个部门做片需要资料镜头时拿出来"见一下阳光",导致节目资源的严重浪费。本文认为,当前城市台的纪录片传播应注重拓展渠道、加强对外交流,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城市台的纪录片传播策略要作出相应调整,以彰显纪录片应有的社会价值、追求其潜在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姜常鹏  张永双 《视听》2023,(5):85-88
“网感”是互联网时代内容打造与传播的重要基点。纪录片的“网感化”表达是指文本的视听语言、叙事手法等逐渐顺应互联网思维逻辑和网络受众偏好的过程。纪录片《鲜生史》通过画面并置、影像抠图与合成等方式在影像表达上具备网感特征;在内容叙述层面,则依托文化母体通过跨码搬运、内容喂靶等手法赋予其网感特性。二者相互交融,使纪录片博取了较好的关注度与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微纪录片凭借其创作门槛低、节奏快、兴奋点密集、多平台联动等优势成为融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主要方式。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化,受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也在逐步固化,受纪实短视频的影响,微纪录片开始呈现更短、更碎片化的倾向;快节奏、短故事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完整性;大众对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和对流量的追求又导致了微纪录片质量参差不齐、泛娱乐化、模式化现象严重。只有回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初心、提升创作的专业化、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助力作用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微纪录片走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健 《传媒》2021,(6):53-55
融媒体时代,清晰地把握不同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叙事特征,有助于提高其传播效果.目前国内纪录片的创作主要是针对院线、新媒体、电视进行投放,在叙事视角上各有特点.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2013年以来中国纪录电影、新媒体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视角,包括谁在讲(角度),讲了何人、何事(内容),以及不同的叙事视角给观众带来的不同感受(效果),同时解释为什么这三者会使用不同的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19.
电视媒体、电影院线和网络新媒体已构成中国纪录片传播的三大主流渠道。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新媒体传播形态与方式更多样,且网络纪录片频道的受众规模以及一些网络纪录片频道的异军突起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互联网正在造就一个更开放、更包容的纪录片2.0时代。  相似文献   

20.
无线网络、视频平台和智能终端等新媒介迅速应用普及推开了大众媒体新时代大门,带来受众获取渠道和媒体传播语境的变化,记录、再现现实和历史的表现方法发生改变,这都需要大量简短精炼的视听影像来填补满足市场需求。微纪录片因此应运而生并得以蓬勃发展。究其根由,从历史与时代双重视角审视,微纪录片因其沿承内地纪录影像创作意识、满足民众个体话语表达场域需求,并成为主流媒体投合新时代传播环境、新兴媒体增强影响力的最佳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