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包括知网研学平台在内的中国知网(CNKI,简称“知网”)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借助知识图谱(Cite Space)软件,绘制出中国大运河(以下简称“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运河文化”“文旅融合”等领域,江苏省在这些方面领先全国。就研究路径而言,相关研究主要通过学者之间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展开,但是彼此形成的合作网络还不够紧密。在研究前沿方面,相关研究主要以“文旅融合”为重点,注重经济文化层面的发展。基于此,针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发展前景提出3条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大运河生态文化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相互关系,理清古老的大运河文化蕴含的丰富生态文明成果,将大运河生态文化作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源动力.不仅从上下联动、生态补偿、流域性平衡、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提出传承运河生态文化、构建美丽运河建设机制的建议,而且就以运河生态文化引领打造美丽运河三条走廊,提出具体的方法和路径:修复河岸环境...  相似文献   

3.
达威  梓里 《文化交流》2014,(6):16-19
相较于已经列入名录的中国的45项世界遗产来说,中国大运河的申遗姗姗来迟。中国大运河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极为特殊的地位,将之与中国古代其他水利工程和国外运河做一番比较,或许别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建设是彰显大运河遗产价值和功能的系统工程,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两大重大事项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一直是重要任务之一.以中国大运河江浙段沿线城市为例,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各地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政策和规划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沿线地区形成了以生态环境治理和景观改造提升为基础、以航运交通和...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学家说,几乎世界上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河流。"如果说长城是凝固的历史,那么运河就是流动的文化。"这是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刘枫同志谈及大运河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话语,也是最贴切的比喻。  相似文献   

6.
田德新  况芳  马倩 《中国名城》2022,(12):84-91
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注重联通人体视听触摸等多种官能的数字信息化媒介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博物馆的功能随即发生重大变化。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播大运河文化是大运河沿线相关博物馆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对运河类博物馆概况和其传播策略文献的梳理以及对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现场考察,发现博物馆传播模式与大众传播模式具有许多相同之处,可以互鉴互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第一,整合大运河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地域文化传播优势;第二,借力数字化传播媒介,给予观众独特互动体验;第三,以受众为中心进行多维定位,讲好大运河故事。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中国大运河是一条中外文化交流的走廊。在这条走廊里,交流是双向的:早期,主要是中国文化输出;后半期,则是外国先进文化输入。大运河的输出在举世闻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马可·波罗(1254-1324)描述了他看到的  相似文献   

8.
大运河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所流经区域的景观和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大运河本体的遗产价值以及运河生态环境,都是沿线区域和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考量要素。现阶段,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理论研究整体滞后于实践发展,保护和利用的规划、实施管控和文旅发展等方面在实践中也因为价值理念的认知、缺乏科学系统理论指导和健全法规与机制支撑等等困境而出现了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遗产这一重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成效。在梳理现有文献和分析基础上,结合实践现状,揭示了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的挑战和现实困境,为科学保护大运河遗产的原真性、整体性,以及动态连贯性提供基础性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刘伟见 《职业圈》2012,(31):83-83
当中国传统智慧与西方学术知识有效融合时,就会产生积极的反应和力量一个基于“以人为本”价值观、人和团队能力的西方教练技术,一套适合于任何人、任何情境下的管理和沟通工具,或许更适合于作为中西方管理对接的桥梁,对此的持续探讨与实践则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13,(1):121-121
洪丽在《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撰文指出,中国学者要在跨文化传播领域有所突破,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既要紧跟国际上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前沿问题,又要深刻意识到本土化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缺失问题。从文化入手,就要认真深研中国文化之特质所在,同时也要熟悉西方文化之命脉。例如,在耶稣会教士利玛窦的影响下,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西方科技东渐与中国近代文学关系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西方科技对中国近代文学代表人物影响、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对中国文学影响、文学进化观、近代科技期刊、科学术语与文学关系等相关研究总结得出:(1)关于西方科技东渐研究和中国文学近代变革研究都较为扎实,但是,二者结合的研究却较为零散,不成体系;(2)多位专家和研究者都意识到了西方科技东渐与中国近代文学的关联以及相互影响,但尚少有人将科技哲学、科学技术史、文学研究等相关理论结合进行全面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我国先锋文学与思想启蒙运动后期的德国狂飙文学运动,在某些表现特质上有诸多的相似性。然而,考察先锋文学所表现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特质,反观德国狂飙文学所面临的时代发展特色与文学性表达思想,可知,二者之间既存在着相同的文学表达形式,又有着实质性的文学精神表达差异。为此,该文就二者之间表达的现代性所触发的情感基础、历史个性与现代性思想表达进行全面对比研究,以期能够通过这些研究,阐明先锋文学与狂飙文学之间的异同,进一步梳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文学史进一步的梳理归类,也借由此而弄清中外文学精神潜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要让世界全面地认识中国,也为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讲好新中国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新中国史研究深刻回答时代新课题,也需要讲好新中国故事回应世界关切。为有效应对讲好新中国故事工作中仍存在的一些困难与挑战,应加强统一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和协同配合;加强理念创新,构筑全领域传播矩阵和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加强风险研判,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差异传播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好国内国际两支队伍。  相似文献   

14.
国际传播是一个充满多元学术传统的知识场域。中国的国际传播研究需要立足本土实践,尊重历史逻辑,抱持全球视野,充分处理好政策议程、实践议程与学术议程之间的互动关系,系统吸收好多个学科的理论贡献,在借力时势不断拓展知识边界的同时,着力塑造新时代的学术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越南与中国同处在“儒家文化圈”中,不仅仅是文化上,在社会意识形态上也存在许多相似性,两国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土地与风俗上存在着差异,可是文学创作与文艺交流上,是存在延续性的。即便属于不一样的民族和国家,但是这个世界上的文学并非是在孤立发展,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交叉与联系,在相似与矛盾中不断发展。中国文学和越南文学都存在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越南文化必然受到中国文学极大的影响,特别是现当代文学对越南文化的影响更深。该文将对中越两国的关系以及文学文化背景做简要的概述,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能够在越南大受欢迎的原因,并着重选择鲁迅、莫言等为代表作家进一步论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相似文献   

16.
从地理位置来看,中越两国比邻而居,不管是在民族主体还是文化风俗上,均有相似之处。学术界虽有不少专家对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产生的影响展开了研究,但目前对关于越南文学的民族叙事风格与中国民族文化之间的探究还不够充分。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大部分专家认为我国古代的苗族、瑶族、骆越等族群的部分人民迁徙到中南半岛后,和当地的原住民融合之后形成了越南民族。所以,研究越南文学的民族叙事风格与中国民族文化时离不开对“中越跨境民族”的研究,因其特殊的组成形式对越南民族文学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相关的概念,其次分析了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与特点,最后论述了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以便提高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的质量,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为我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舞孕育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具有中华民族最典型最独有的艺术审美特征,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集中体现,将历史与文化融合在了舞蹈的肢体语言当中。根据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该文以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圆”与“线”的舞蹈动作形式、舞蹈动作调度的变化与舞蹈动作节奏的快慢为线索,研究中国古典舞与古代乐舞的审美流变的产生与发展,来探讨中国古典舞的演变及传承。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方式及历史发展,从中分析从古代乐舞到中国古典舞的演变及如何看待中国古典舞对当代的影响并提出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张霞  朱志先 《文化学刊》2012,(3):173-17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已经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理论构建和批评史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而《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论纲》首次以"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冠名,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理论内容及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20.
现代音乐技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为音乐艺术的传播和普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它颠覆了传统音乐技术的统治地位,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挑战。本文从科学技术进步与音乐艺术衰退的历时性分析的视角,管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音乐技术进步过程中面临的巨大生存问题,指出这既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也是传统音乐文化面对科学技术现代化消极盲从,丧失了音乐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