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国凤 《海外英语》2023,(7):135-136+139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公共基础课程,在“课程思政”的教育政策及《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的指引和指导下,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对外传播的重要教学实践阵地。该文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背景进行了分析,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重组、增强教师队伍跨文化交际意识四个方面,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研究如何进行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课程具有学分多、开课时间长、开课范围广等特点。跨文化交际课程作为大学英语二年级学生的一门必选的拓展课,除了具有大学英语的全部特征外还独具文化特色。因此充分利用大学英语的课堂阵地,发挥其潜在优势,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提升对国家发展和国际发展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势在必行。文章揭示了目前大学英语学习的现状,论证了思政进课堂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思政进课堂的具体方法和设计思路,并以与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探索了思政进课堂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一带一路"的开启,大学英语急需实现从过去的语言教学向"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转型,这一转型必须依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才能得到有效开展;同时,还必须有一个科学高效的测评体系作后盾.文章对此进行了论述,并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提出了建立健全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测评体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课程涉及众多的西方文化与思想,高校外语教学工作者应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大力发挥该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文章从"跨文化交际"与课程改革的内在联系谈起,探究二者间的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5.
刘春妹 《海外英语》2022,(16):219-221
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英语课堂的文化育人功能,根据高职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跨文化交际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整合和优化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并进行了跨文化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文化思辨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自信。同时提升了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符合现阶段我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利于促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改革目标的实现。文章从教育理念、教材建设、教师素养、教学策略、测评模式5个层面探究课程思政理念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路径,以期为培养合格的具有文化思辨能力、专业思政能力,有理想信念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今后,中国还会需要更多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大学英语课程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课程,高校是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跨文化交际培养和文化自信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文章着重探究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以期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还可丰富外语教育理论内涵,揭示外语教育本质,实现外语教育的根本价值,对培养德、智、体、美、劳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式英语泛滥是中国大学生英语习作中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与母语思维负迁移的影响有关,也与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关.为了使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中式英语,文章将从汉语与英语的跨文化表达差异入手,提出从汉语模式到英语模式的转换策略,从而为教师们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讲授、练习、评改的各个环节上帮助学生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尹爱华 《现代英语》2022,(5):108-1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以及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对现代大学生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在实施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现阶段跨文化交流的背景,加强对教学重难点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手段,积极应用任务教学法,确保所实施的课程能够切实提升大学生的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10.
黄斌  石晓嵘 《海外英语》2024,(6):100-102
传统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偏重于交际过程中的英语国家介绍,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容易引起学习者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盲目崇拜,也不利于提高学习者的文化自信。文章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分析思政元素在跨文化交际教学实践中的挖掘和实现路径,从而培养具有人文精神、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和兼具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李冬瑞 《英语广场》2023,(14):63-66
大学校园内英语课堂的开放化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书本内容的学习。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并未结合实际的语言使用情境开展教学,导致学生只能够对单词和语法进行记忆背诵,且口语发音存在问题,无法与他人进行流利的英语交流。本文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对大学英语课堂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创新,以期能够有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曹琴 《现代英语》2023,(1):46-49
目前在“课程思政”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思政教育正在逐渐融入大学的不同科目中,如何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对独立学院教师的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对思政元素如何更好地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做了简要的案例分析和探究,以促进实现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达到思政育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代青年不可多得的一种特质.同时,为了响应习主席"应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的号召,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文章以价值观为指导,从教材中的思想政治要素、中西方文化比较、校园文化和课程思想政治评价模式的建立四个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秦俊 《现代英语》2022,(5):29-32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应加强对思政育人的评价,思政育人的教学评价强调以具体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为指导,涵盖课堂内外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及用人单位等多元化主体的参与,通过师生合作评价、互评和自评,使用课堂观察、建立档案袋、学习反思、学习日志、访谈和问卷等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对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给教师和学...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大学英语在线教学效果,解决学生参与感弱、课程思政落实困难等问题,将思政元素融入在线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以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从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挖掘与选取思政元素,并依据BOPPPS教学模型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在线教学设计与实践中,提升课程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英语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跨文化交际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举措,希望可以促进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近年的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高校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由于课程针对的对象不同以及不同教师对这一课程的理解不同,该课程在各高校中呈现百花齐放的世态,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本文以提高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出发点,立足于实践教学,探讨了大学英语选修课《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内容设置。  相似文献   

18.
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 ,学习语言必然要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 ,加强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和学生的素质教育。本文论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以及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并探讨了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主要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张文静 《海外英语》2023,(7):176-178
大学英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应与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相契合,要考虑到学生的大学英语水平,注重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还应紧密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形成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育协同互补、同向同行的良好格局,为大学英语培养学生、发展学生提供支持与帮助。文章结合课程思政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构建的问题,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格局构建的策略,以期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培养出拥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的大学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20.
笔者针对"跨文化交际"课程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语言测试的原理,对课程测试在内容、形式、题型、评分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内容上应加大对中西方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模式、语篇模式的差异等深层次的考评,形式上可采用闭卷和开卷相结合,问答题和论述题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英文资料用中文作答,题型上可加大问答题和论述题的题量,评分上可采用交际性语言测试的评分方法,以意义的表达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