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兴辽卓越电子商务专业群的建设实践为例,对产教融合下高职兴辽卓越专业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分析了兴辽卓越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面临的机遇与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培育“德技双馨”的电子商务群兴辽卓越“双师型”教学团队;借助“1+X”证书制度的书证融通机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专业群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提升专业集群优势;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的质量保障建设。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各地不少职业院校依托集群产业基础,积极推动产学合作创新发展。考察广东近两年排名前20位的高等职业学院中达到国家级建设水平的重点专业,发展形成了五种产教融合模式:直接与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深圳模式、突出校协合作的广州模式、重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顺德模式、强调校镇对接的珠三角模式,以及以产业园作为产教融合载体的园区模式。  相似文献   

3.
产业学院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企合作及服务地方的重要平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因此,依托产业学院建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机制十分必要。以山西大同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点为例,论述了依托产业学院构建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机制的必要性、实践路径和成效,为进一步研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代产业学院是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时代价值体现为产教融合逻辑分界的应用性和学科交叉现实选择的融合性。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推进模式呈现出“系统性驱动的政府+高校协同育人模式”“个性化驱动的企业+高校协同育人模式”“协同化驱动的政府+高校+企业协同育人模式”“一体化驱动的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模式”。在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未来建设中,要有效提升产教协同融合度、产业需求契合度,真正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实现育人模式与产业需求契合度的不断提升及瓶颈突破;产业定位要精准,学科优势要突出,建设特色要鲜明,以强化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特色的凝练。  相似文献   

5.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落地落实的平台,建好产业学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产业学院的建设面临内涵不够清晰、融合深度有待提升、各方利益契合度不高等问题。高职院校要从产业选择、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治理体系四个方面发力,多方协作、共建共管,更好地发挥产业学院功能,让产业学院真正成为产教融合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北京吉利学院和其举办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从2010年开始实施产教协同计划。北京吉利学院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师资培养、教学资源等方面获得集团支持,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经成为现代院校助力区域经济建设及自我发展的关键途径,更是满足社会经济建设需求,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突破口,在人才培养与专业教育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通过建构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模式,可以深化教育内涵,提升教育实效。文章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明确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地方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加快转型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的迫切要求。文章以大庆师范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学院为例,阐述了地方本科院校面向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依托产业学院这一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形式,在如何做好顶层设计与理念更新,如何主动融入产业和行业需求等方面,探索和研究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路径、策略、实践和成效,以期为转型发展下的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产业学院作为一种有效的产教融合模式,在未来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将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产业学院中以校企双主体共同设计开发深度产教融合的课程,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率、培养企业紧缺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全面实施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下,拥有多元办学体制、校企协同育人特征的产业学院办学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产教融合模式和国内产业学院的办学现状,从“协同育人、共同治理、人才共用、资源共享、文化融合、科教融合”六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实现产教融合的路径,以期对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邓佳富 《广西教育》2023,(15):123-127+131
本文分析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多措并举完善专业和制度建设,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推进协同育人,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加快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行业协会主导的产业学院建设实践,提出了行业协会、学校及企业三方共同建设产业学院,并以产业学院为依托开展产教融合育人,阐述了三方在产业学院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及产业学院具体的运行机制,三方在产业学院建设运行及发展中的责任与权利,构建了一种可行的行业协会主导的产业学院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产业学院成为加快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一种重要的合作方式开始在职业院校流行。本文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建设为例,在论述产业学院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提出了电商专业产业学院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4.
围绕新一代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下轨道交通产业升级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西南交通大学与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各自的行业和品牌优势,探索轨道交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双方以校企战略合作协议为保障,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等领域的重点规划与建设: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出发,构建起涵盖“本科生-研究生-技术攻关”全链条的深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兼顾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利益,明显提升了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声誉,并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该探索成功入选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案例。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时代,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教育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教融合在高职院校广泛推进,校企合作成为当下教育改革新的方案,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学院建设,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全面型人才.就产教融合视域下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研究进行详细的讨论和阐释.  相似文献   

16.
段明 《教育与职业》2021,992(16):28-35
产业学院作为我国产教融合探索过程中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在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纷纷成立产业学院,形成了"学校—企业型""学校—协会型""政—校—行—企多主体型"等治理模式,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国应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产业学院的法律性质与地位,从制度层面上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及科学的治理架构,从机制层面上建立适当让渡企业利益的退出机制,从经济层面上明确产业学院产权划分,从文化层面上推动校企文化融合,提升产业学院治理效能,探索能够实现"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对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研究发现,河南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存在人才培养主体单一、企业意愿高但参与成效低、政府职能有待加强等问题。通过政策引领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创新学校协同育人模式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等深化产教融合,从政府、企业、学校多维度构建多方协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8.
站在产教融合视角,高职院校以品牌、特色等优势专业为核心,将对接产业链发展需求的相关专业有机组合后形成专业群,有利于群内的资源互补共享,可有效应对产业需求变化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冲击。但在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时,部分高职院校未能认清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的本质内涵、找准制约建设的瓶颈,导致其建设任务难以推进与实施。通过分析影响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现实问题,探索研究具体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9.
南京区域产业学院产生于国家产业升级及社会“需求侧”全面跃升的深刻背景,是南京职业教育在国家宏观政策引领下勇担使命的抉择,是有为政府有效资源配置下的制度创新产物。在产业学院办学框架下,进一步融合企业等多主体的利益,确立并落实更加科学细致的企业赋权保障,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内生动力。产业学院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一项创新,承载着“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等诸多使命。南京区域产业学院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凝炼出五种深度推进产教融合的多主体合作办学模式,成为领跑全省、辐射全国的可复制的经验样本。  相似文献   

20.
蓝俏媛 《广西教育》2022,(6):111-114
本文基于协同育人视角,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新批产业学院广西香米产业研究院为例,探索其从订单培养到协同育人的发展路径,分析在专业群、产教平台等层面的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效,论述建立产业学院需要做好的工作以及构建协同育人的机制,提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应加快“四链”融合、构建多主体协同治理结构、优化专业学科体系、加大科学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在建构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机制时,要坚持“双协同”目标驱动、“双贯通”协同人才培养、“双融合”教学手段创新等思路,以加快产业学院建设,提高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