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要,积极拓展教学空间,丰富课程资源,让学生身处特定的“实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获得更加真实、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让课堂更加“走心”,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升华、正确法治意识和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基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对小初学段衔接教学的要求,本文选取了与初中地理课程内容有一定相关性的小学科学及道德与法治课程,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四个方面对三门课程的衔接性进行分析,并从初中教师与学生的角度探讨三门课程在教学方面的联系,提出开展衔接教学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3.
小学道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生活性、活动性、主体性、开放性、综合性、育德性与理解性。把握小学道德课程的这些特点,将有助于我们合理地建构其内容体系和表征形式。  相似文献   

4.
综合性教学是将各门学科知识有机融合而实施的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特点。《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2022年版)》分别从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两个维度,对纸笔测试、期终评价、命题原则以及教材内容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综合性教学水平的基本要求。认为需要立足核心素养、整合育人力量、优化教学设计和构建科学指标提升综合性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治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五育”融合是课程实施的应有之义。“五育”融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样态体现为“目标要兼具学科性与融合性”“内容要更具开放性与兼容性”“活动要力求综合性与多样”的特点;其课堂实施的准备,应当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活动的设计等环节有新的思考与突破。  相似文献   

6.
王兴荣 《学周刊C版》2022,(30):103-105
生活化是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一大特色,有助于小学生深化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在学习中获得有益于生活与成长的积极体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索,应把教学着眼点放在学生生活经历的各个方面,逐步推进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落实与应用。文章从学生个人生活中的个性成长、家庭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时事与生活、生活与实践四个方面,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生活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郭艺玲 《考试周刊》2022,(43):34-38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核心课程,能有效夯实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素养,为培养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奠定思想根基。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授课不仅要立足课堂发挥有效思想引领价值,还要贴近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热爱学习探索的天性,优化作业设计,推进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设计,通过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实现生活成长,开展综合性学习。结合教学实践和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探索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引导学生主体建构,彰显道德与发展全面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93):124-125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的实践性研究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特别需要在尊重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开发并整合课程资源。诸如开发以时事政治、中华传统节日、"八礼四仪"、家乡自然和人文景观、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为主题的校本教材,使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更有效,让道德与法治教育变得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理解、可实践,就会真正起到了走进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提升小学生人格品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新时代学校尤其要重视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新课改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在不断变革与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笔者以自身工作经验为基础,探讨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一些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少年儿童学会生活,训练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各种社会意识。教师应随时把生命的源头活水带到课堂,也把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带到日常生活中去,使课堂小天地成为学生的人生大课堂,进而生动形象地展现道德与法治的内涵,形成更受中小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重点可从以下四点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11.
体悟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内在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体悟式教学特点与作用,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明确课程目标、详细课程设置、开展情境教学、重视感悟思考等方式,强化体悟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融合应用,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珊红 《亚太教育》2020,(3):131-132
本文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对道德叙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做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切实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3.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着重打造"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要突显课程"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在课程的落实中,要不断强化"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观念才能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引导儿童通过参与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本文聚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专项研究,分析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丰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具有生活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的课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是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的复杂过程。道德课教材涉及的内容大多来自于学生生活,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道德教学将课堂教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贴近、喜爱的活动,让课堂与生活接轨,学生在体验中将道德内化为自身需求。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发展自我的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开放性和综合性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特点。开放的课堂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获得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直观体验,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道德和法治知识的实践、应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和法治理念。本文将从开放性课堂设计的几个方面入手,谈一谈如何利用多元化开放课堂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课程中的道德与法治课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及法律知识,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及法律意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极大推动作用.作为一门初中教学必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兼具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等几大特性.基于该课程的几大特性,就使得我们不能够以单一的标准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18.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课,自开课以来就受到教师与家长的广泛关注。其作为引导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观念正确发展的综合性教学课程,具有较强的说教性,因此,有不少学生对该门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基于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着重分析了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七步导学法的教学价值,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旨在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之道德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结合该课程的基本特征之"生活性"和"开放性",立足课堂,统整教材,创设班本课程,让学生走向生活,生发感恩之心,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主要探讨感恩父母之心的班本课程的生发教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地方文化资源融合道德与法治课程,丰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素养培育效用.本文对融地方文化资源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和策略展开分析的同时,以人教版教材为支持,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提出基于课程特点渗透地方文化、创设情境、深化课堂互动、走进地方生活四点策略,旨在为教师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