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定淮军公所,全称为“保定淮军昭忠祠暨公所”,是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经专折奏准,奉诏修建的一座集祭祀、办公和会馆功能于一体的清代徽派祠堂式建筑群。保定淮军公所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是李鸿章为纪念阵亡伤故于战场的淮军将士而建的第五座淮军昭忠祠,也是唯一一处昭忠祠与公所合二为一的建筑。根据保定淮军公所内现存的原始碑刻资料,对淮军公所的历史功能和价值作简要分析,以期更真实地反映保定淮军公所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纵横驰骋于中国近代政治、军事、教育、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他在任直隶总督期间,所提出的师范教育思想及进行的实践活动对直隶省近代师范教育的变革具有重要影响。拟就袁世凯对直隶师范教育所作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纵横驰骋于中国近代政治、军事、教育、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他在任直隶总督期间,所提出的师范教育思想及进行的实践活动对直隶省近代师范教育的变革具有重要影响。拟就袁世凯对直隶师范教育所作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京津冀城市圈中建设"大保定"必须在多层面探索保定对接京津的方法。在区位特点上,保定位于京津石三角的中心,距离京、津、石的直线距离相差不大,可以依托其丰厚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历史上直隶行政中心等优势多层面张扬自己。为此在保定的城市建设方面需要从城市内部(微观)和城市外部(宏观)双管齐下,不但要被动接受,而且要主动出击,在城市体系、交通网络、名人互动、文化交融、产业共生等多层面做文章,以此推动"大保定"名城的建设,在提升保定品位的同时强化保定在京津冀乃至更广范围内的城市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清代同治、光绪以来,晚期桐城派的领袖人物曾国藩主政直隶,将桐城之学带到朴茂的燕赵大地,开启了学术新风."曾门学士"张裕钊、吴汝纶相继主讲直隶莲池书院,造就河北多士,形成了绵亘百年、历经五代的"莲池学派"."莲池学派"诸子以经济、学术之才,专精古文,旁及诗歌、书法、绘画、音乐、印学等多个艺术领域,形成了核心突出、层次丰富的文艺思想,是研究晚清、民国文艺思想绕不开的一个重要群体和流派.  相似文献   

6.
分析上古五帝时代黄河故道与保定的历史地理关系,论证五帝之间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及其在保定周边地区的生存、生产与政治活动,找出一条五帝文化以保定为中心的传承与发展轨迹,也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精神生活、民族性格的文化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7.
习艺所是近代监管罪犯、游民,教其技艺,令其自谋生计的教养机构,清末习艺所的创设受到西方和本土双重因素影响.直隶积极响应朝廷号召,从天津、保定着手创办习艺所,兼以督促各府县习艺所的创设.直隶地区习艺所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运营制度,实现了教养兼施的目的,有效地缓解了治安、就业等方面的社会压力,促进了近代刑狱改革与救济转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汉人世侯是金元鼎革之际一支颇为活跃且非常重要的政治、军事力量,作为当时最有名的三大汉人世侯之一的保定张氏,以其三代人崇儒尚学、尊师重道的家族传统,高瞻远瞩,在蒙古贵族原始野蛮的“铁骑文化”面前,不自觉地承担起了守护文化家园的责任,兴学养士,保护典籍,修史撰文,传承后学,与其门下的幕僚共同形成一股合力,为中原文化的保存与延续及其在元朝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作为直隶宪政改革的重要机关,顺直谘议局认为国民的教育程度直接关系到政治改革的深度,所以应当重视教育在政体改革中的作用。为此,顺直谘议局将启蒙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基础;将师范教育作为重点发展目标;将发展教育与兴办实业相结合,从而使直隶的教育改革与政治改革紧密结合。在顺直谘议局的推动下,直隶加速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关于提升保定文化软实力与建设文化名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提高保定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名城,是适应"大北京都市圈"战略的迫切要求。提高保定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树立和弘扬城市精神、全面提升保定的文化凝聚力,抓紧塑造和唱响文化品牌、积极培育保定的文化创新力,加快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不断提高保定的文化竞争力,全面传播和展示保定文化、扩大保定的文化影响力,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凸显保定文化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晚清时期出现的直隶省城保定育婴堂是收养失依儿童的慈善救助机构。清末民初之际,保定育婴堂在堂内儿童的食宿生活与医疗教育、儿童的领养与寄养以及对育婴乳妇的雇佣与监管等方面,均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虽然育婴堂对失依儿童及育婴乳妇的管理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有所偏差,但从总体上看这些管理制度保障了育婴堂救助活动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2.
保定文化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保定历史文化、京畿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等特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保定落地生根的基源。充分发挥保定文化优势,通过对保定文化资源的建设性保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呈现保定文化资源,修建“京畿文化”主题广场,建设主题网站等有效途径,以保定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为载体开展活动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农民合作组织思想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成熟于新中国建立初期。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于发展经济,防止两极分化,扶贫、脱贫都曾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它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一份非常有价值的思想遗产,当今实现保定农民脱贫致富,仍可以从毛泽东的农民合作组织思想中汲取营养,结合保定实际,大胆创新,在产业化扶贫中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专题博物馆对于保定文化的构建与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保定地域广博、遗存众多,专题博物馆资源极其丰富,但是由于观念、资金、人才等多种原因,专题博物馆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保定市应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专题博物馆建设的步伐,将众多的专题博物馆打造成为保定的文化"名片",推动保定文化建设,进而推动保定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专题博物馆对于保定文化的构建与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保定地域广博、遗存众多,专题博物馆资源极其丰富,但是由于观念、资金、人才等多种原因,专题博物馆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保定市应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专题博物馆建设的步伐,将众多的专题博物馆打造成为保定的文化“名片”,推动保定文化建设,进而推动保定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11年发生在保定的鼠疫是由东北大鼠疫蔓延到关内而引发的。东三省鼠疫大流行,由陆路进入关内的首站就是直隶省,即直隶省处于关内抗击东北鼠疫传染的最前沿。在当时,保定作为直隶省的首府,防疫措施及执行力在整个直隶地区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1911年发生在保定的鼠疫是由东北大鼠疫蔓延到关内而引发的。东三省鼠疫大流行,由陆路进入关内的首站就是直隶省,即直隶省处于关内抗击东北鼠疫传染的最前沿。在当时,保定作为直隶省的首府,防疫措施及执行力在整个直隶地区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保定初级师范学堂建堂初期为简易科,办学宗旨为造就直隶初等小学堂教员,隶属于直隶学务处,首任监督由学务处总理严修代理,教职员从学务处的工作人员中选拔,面向全省招收举贡生员.学堂治学严谨,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措施,培养两期学员后暂停招生.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保定出版的《幽燕》半月刊,是当时华北地区唯一一份纯文艺期刊,具有地方性色彩。它将当时的保定的风土人情、社会面貌、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等通过不同的文学体裁和题材表现出来。《幽燕》贴近群众,贴近现实,注重文艺,注重与读者互动,它不仅促进了保定文化的发展,还活跃了河北地区的文化出版气象;它对研究保定历史具有相当的价值,对于河北历史研究也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当时的社会状况、文化变迁、民众思想都可从中窥得一斑。  相似文献   

20.
祠堂祭祖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海岛舟山传统民间家谱中有不少祠堂祭祖规定,是舟山传统祭祖风俗的真实记录。文章着重就祠堂祭祀时间、祭祀仪式、祭祀祭品以及经费来源与管理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