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消防安全是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预防火灾的基础.加强社区消防建设既是适应新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需要,更是加强社区安全建设的需要.文章针对目前社区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2010年北京市政府整体启动对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的拆除、整治,此次行动与以往单一环境整治不同,是在城乡一体化战略背景下的持续性行动,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城市化建设进行了一次多方面的探索。然而整治行动产生"意外后果",就流动人口聚居区治理问题,需要反思:为什么城乡结合部产生和继续存在流动人口聚居区?聚居区问题的根源何在?流动人口聚居区整治策略有何偏误?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提出流动人口聚居区治理应告别整治行动,走向善治。  相似文献   

3.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是党和政府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在地方创新和顶层设计中交叉进行,这种良性互动铸就了中国奇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区治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现实困境,社区治理领域依然存在诸多瓶颈问题。因此,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破解社区治理“内卷化”,扭转“目标偏离”“路径依赖”等悖论。在“双向建构”的社区治理过程中,建立并完善体制保障和机制创新,赋权和增能社区不断成长并走向成熟,营造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新纪元。  相似文献   

4.
面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与"城市容纳力存在上限"的两重困境,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成为此两难情境下的重要实践之一。然而,农民集中居住并不只是农民居住形态由散居向集中的转变,更面临着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交往的部分断裂与重构等问题。本研究试图从文化适应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四川成都市温江X社区的实地调研与分析,深入了解农民转变为新型居民后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社会交往等方面转变的现状,提出农民集中居住的文化适应是农民原有的乡土文化同社区城市文化相遭遇并产生冲突、调试和融合的过程,并提出相应的可开展的调试手段,以期为集中居住农民的文化适应研究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用地的增多,征地拆迁等事项也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农民土地征用侵权事件也逐年增多.农民要想真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十分困难,导致农民维权艰辛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更是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其在国家认同与基础秩序维护、民情表达与公共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与社会福利配置等方面对现代国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基层治理有效性的提高离不开现代社区发展,同样社区发展也需要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改革。当前,中国社区发展面临碎片化、阶层化、个体化、代际更替和技术变革等五大挑战,因而基层治理需要有针对性改革以更好应对上述挑战,这就意味着五种基层治理能力建设需要得到高度重视:社区发展能力、利益均衡能力、财政支撑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和主动改革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在微观层面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社区居民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因而,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治理工作的核心环节,在新时代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达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基于呼和浩特市的案例研究,发现其在社区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理念,丰富工作内涵,推动形成“一社区一特色,处处涌现亮点”的格局。但是,通过实践调研与访谈总结发现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提出5条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响应山地空间特征的公园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容量下降、绿色产品供给不足、风貌特色趋弱等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满足城市居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新困境。公园城市作为重要的人居环境建设理念与模型,是营造美好城市生活的创新途径。基于公园城市理论溯源与多元途径探索,对标建设目标与实践路径,针对山地空间特征制约下的地域城乡风景彰显不足、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较低、山地社区活力品质趋弱等问题,提出城乡一体背景下的区域风景建构、山地水绿交融下的局地生态优化、立体组团式的市民休闲空间布局等建设策略,以期对不同地域探索公园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9.
曹霞  吴艳 《职业圈》2012,(33):76-77
石油企业由于多处于独立工矿区。其社区组织承担了较多的后勤保障、社区服务、和谐稳定等综合职能。建设和谐社区.不但是广大职工家属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做好扶贫助困工作。是和谐稳定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帮困难职工之所需,解困难职工之所难。思困难职工之所想,把企业温暖和关爱传递到困难群体之中.及时有效化解不和谐因素.是独立工矿区社区各级工会组织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全国社区的文化品牌。她已成为中国和谐社区群体的一个缩影,展示中国普通百姓文化生活的一个窗口,也是“城市社区重塑”的鲜活样本。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体育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智  田玲 《职业圈》2007,(23):49-50
城市社区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产物,社区体育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社区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并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和生命力.文章就社区体育的特征作了分析,为如何认识和建设城市社区体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智  田玲 《职业圈》2007,(24):97-98
城市社区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产物,社区体育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社区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并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和生命力.文章就社区体育的特征作了分析,为如何认识和建设城市社区体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观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人民中心思想的体现。针对以土地经济为核心的城镇化导致的城乡差距拉大、城市人口过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要求从经济社会全局考虑城镇化,以人口城镇化促进社会公平,降低城市人口密度,关注安全、健康、便利,把城市建设成为宜业宜居、舒适便利的高品质生活空间。强烈的、与时俱进的问题意识,重点突出、全面协调的问题解决方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职能,追求高品质生活空间,注重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全过程的民主参与,是习近平城市观的创新之处和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社区的治理工作愈发重要。探寻适合各乡村社区特色的治理模式成为乡村社区发展的重点,文化路径成为了其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口。立足乡村社区的现实条件,解决乡村社区治理中的矛盾,根植乡村文化认同,以乡村物质文化建设为抓手,以行为文化为载体,以制度文化为保障,借鉴城市社区治理的先进经验,探索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乡村社区治理文化发展之路,是当前乡村社区治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加强网络环境下国企党建信息化建设要求的落实,网络环境下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国企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对于国企来讲,也是需要面对的改革现实,并成为亟待解决的改革问题。要不断探寻新思路,寻找新路径,寻求新方法,突破新局面,要将实际情况作为工作融合的基础,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的引领工作,使每一名党员都能够成为群体当中的模范代表,在思想意识上牢固树立党对国家以及社会治理的绝对领导权,并不断提升网络环境下国企党建信息化建设与治理工作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6.
覃章 《职业圈》2014,(8):124-124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剧,物业管理已经在无形之中融入和人们的生活中,但是因为各个方面的因素导致小区物业的收费成为物业公司非常头疼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小区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因此研究小区物业收费存在的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社区文化为代表的城市文明必须与之和谐发展.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基层社会的文化现象,它表现为社区居民的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组织制度、历史传统与生活方式等内容.文章对如何活跃社区文化建设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和高新区的迅猛发展,农业产业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在这场城市化进程中,引发了拆迁、开发、安置、劳动力就业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各种社会矛盾的激烈;中突,给东方红镇党建工作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日益突显。镇党委按照“抓好党建强基础,打牢基础促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党小组建设为抓手。极大的提高了广大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追求感和成就感,基本达到了“凝聚人心、巩固政权、推动工作、提升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是人民生活的基本场所。没有和谐社区,就没有和谐城市、和谐社会。因此社区各级党组织应通过创新组织体系、工作内容和工作机制,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构建和谐社区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有关"中间社会阶层"的论述是社会分层诸理论中的一个焦点。从城市社区的视角来审视中间阶层,也是学界较为普遍的研究方法,中产阶级的存在为社区邻里提供了很强的凝聚力,他们是城市复兴的希望。不过,中西方社会的中间阶层都在近些年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迹象,这一群体的未来发展走向也越发引人关注。结合我国的现实对当今中间阶层的角色与作用进行思考,认为该阶层致力于营造的充满活力的社区人际网络,是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宣言提供了一种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