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秋菊 《新闻传播》2024,(3):112-114
纪录片的使命是以镜头记录时代发展和变迁。在刚刚过去的2021、2022年中,世界生物多样性缔约大会(第一阶段)在云南昆明召开,在此契机之下,生态文明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议题。同时间涌现出大量反映生态美,传达生态文明整体性的自然类纪录片。同时,疫情的考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人们重视健康,关注更广阔意义上的人居环境美,使得共建人类文明共同体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云南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背靠丰富的自然资源,未来会有更多的自然类纪录片带领大众认识我们的世界。本文将以纪录片《盛世花开》为案例,探讨自然类纪录片中的叙事策略,主要从“共情”这个叙事技巧与自然类题材的结合入手,试论其在不断创新的纪录片叙事模式下的传播效果,并结合实践操作剖析其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2.
蔡梅竹 《新闻前哨》2022,(17):32-33
生态纪录片是以自然生命为记录对象的纪录片类型。它通过对其中生命故事的记录来展现物种与整体生态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然而,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短视频成为人们,特别是中、青年受众群体的集体“日常”。如何让生态纪录片快速适应快节奏、短视频的传播业态,生态微纪录片逢时而生。与传统纪录片相比,生态微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有哪些不同?呈现出哪些特征?其探索经验对系列生态微纪录片的发展又具有哪些启示?本文将结合《神农架密码》系列生态微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分析生态微纪录片的叙事手法,为传统纪录片的突围和生态故事的新讲述提供更多可能性的。  相似文献   

3.
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重要的时代命题,纪录片《大国基石》以艺术方式作出了回应。在主题呈现方面,该片对守正创新、刚健有为、天人合一等中华美学精神的观念生成予以整体观照;在叙事策略方面,以托物言志、虚实相生、以小见大等手法探索中华美学精神的影像化呈现路径;在话语建构方面,辩证阐释中华美学精神与“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之间的“相生关系”,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以美导真、以美导善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4.
宗白华先生说过,艺术家的使命是“将生命表现于形式之中。”同样,纪录片工作的使命就是将真实生命表达于纪录片这一特殊形式之中。但要使纪录片具有美学品位,仅仅从一般意义上做到“真实”恐怕还是不够的,纪录片要调动各种表现手段。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有自己要达到的意图和目的。为了更好地达到要表达的目的,在调动电视技术手法的同时,也要调动艺术手法。一部纪录片的技术手法与艺术手法都运用得当了,才谈得上审美。这里我想来着重谈谈纪录片中的“动”与“静”。  相似文献   

5.
电视纪录片是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要品种,除了具备电视节目应有的新闻性和社会性之外,电视纪录片更以其生动引人的情节、充满关怀的人文意识、体验人生的纪实风格而成为电视节目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开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纪录片,关注纪录片,并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启发下,热衷于电视纪录片的创作。那么在记录“生活流程”中,作为纪录片创作者,作为真实人物、真实故事的讲述者,该寻找一个怎样的叙述角色?又该怎样通过对自身角色和地位的把握,来呈现纪录片的纪实风格和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6.
《中国这么美》由纪录片《早餐中国》原班团队操刀,采用“音乐+旅行”的形式诠释中式美学的气韵与智慧,以真实、富有烟火气的叙事风格,成为年度诠释“慢生活”的纪录片翘楚。该片立意新颖,风格朴实无华,以乐曲为经线,以人文自然景观为纬线,呈现出踏歌行千山的中国传统意趣,使乐队从亚文化圈层中跃出,完成音乐与生活、精英与大众的价值融合,为小众题材的大众化表达找到了确切路径,实现了我国旅行纪录片品类下的垂直创新。  相似文献   

7.
吉平  刘昭 《传媒》2019,(2):67-69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使得新丝路题材纪录片跳出了传统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范畴,更多的关注当下丝路上正在发生的文化交流与人文往来。《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一带一路》等纪录片,在宏观层面弘扬协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时代主题;微观层面上则展现了丝路沿线人民勤劳、勇敢、拼搏的人性之美,承担了解读“一带一路”倡议、传播丝路精神的时代使命。跟以往丝路题材纪录片相比,新丝路题材纪录片具有一种新的美学意蕴构建。  相似文献   

8.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含意,便欣然忘食。”晋代大传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的这句话,把读书人在书海漫游中逢知音、起共鸣、得新意而欣喜若狂的心态描绘得淋漓尽致。最近读陶同的新著《全息正负美学》,便有这种“欣然忘食”之感。书中提出的许多新的美学命题,例如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全息(±)美、(±)美是生活形象反馈信息、艺术是对(±)美创造性的加工和外化、审美直觉是模糊形象的对照与(±)美的开拓;审美感情是主体对(±)美的编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同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形象雏形),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象说是一个体系,其中包括“赋比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出现“意象”这个概念,“象”和“意”’被结合成一个词语,“意象”中的“象”,特指审美形象,“意象”中的“意”,特指审美情感.特定的审美形象能激发观众特定的审美情感,而特定的审美情感决定创作中所采用的特定审美形象。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时代,纪录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优酷、腾汛、爱奇艺等知名视频网站纷纷开设纪录片频道,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化媒体平台上,纪录片在人际传播的支撑下迅猛发展.据2016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突破5亿,纪录片也呈现井喷式发展,《鸟瞰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都取得了上亿播放量的喜人成绩.“互联网+”时代,面对媒介环境和受众审美习惯的改变,许多纪录片制播机构开始采用互联网思维展开创作,各大视频网站也纷纷进军纪录片领域.  相似文献   

11.
杨蕾 《新闻前哨》2001,(8):13-15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始,以《望长城》为转折点,我国的电视纪录片逐渐形成“纪实”创作风格,随着《东方时空》栏目以及《舟舟的世界》、《神鹿啊,我们的神鹿》等作品的出现,纪录美学作为一种创作观念已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纪录片创作中尚存在若干“误区”,比如,从理论上承认纪录片,应该是纪实与艺术并重,但实践上对究竟什么是纪录片所应追求的真实,纪录片能够到达怎样的真实,在追求真实的过程中要不要以及如何使用更加丰富的媒介和语言手段等,认识却比较模糊。这些问题有必要对纪录片自身作一番考察,从源头探…  相似文献   

12.
在谈纪录片创作时都有意无意地回避“表现”,可能是怕提到“表现”就容易使人产生背离真实的嫌疑。其实,纪录片同其他一切精神产品一样,最终是“表现”的。主张“物质现实复原”论的克拉考尔也承认:“任何纪录片,不管其目的如何,都是倾向于表现现实的。”更何况是记录有着丰富复杂情感的人,那种照相式的“纯”记录是无法把人物上升到审美的高  相似文献   

13.
李佳咪 《传媒》2023,(14):53-55
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网生化转向”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彻底地迎合网络审美,因为纪录片的创作既要创新表达手段,更要坚持正确价值引领。本文以人文纪录片“人生”系列(《人生第一次》和《人生第二次》)为例,从叙事方式、视听呈现、精准传播三方面分析网生纪录片的创新实践策略,以期为其他网生纪录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琪 《视听》2023,(5):93-96
生态纪录片《众神之地》以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主题,不仅借自然生态中的丰富图景营造出丰富而饱满的意义表达,还创新性地将野生动物与民族文化等相结合,以充满“神性”的动物符号打开观察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并通过关注依靠自然生态生存的平凡人来揭示人与自然最现实的矛盾与交锋。《众神之地》利用自然、动物和人物符号,传达出三方面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以“敬畏”铸就和谐,以“了解”促进保护,以“共生”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宗戎 《视听界》2004,(5):42-43,41
目前,在中国电视片创作领域中,“平民化”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对中国的纪录片来说,更是如此。“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几乎成了整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口号。“平民化”的内涵“平民化”是一种基于平民视角,具有观众意识,创作出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的创作态度。具体地说,从节目素材的选取上,要从老百姓生活视角、审美趣味出发。纪录生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反映老百姓关注的题材;在节目制作流程中,要追随生活,参与生活。创作者既是参与者,又是记录者:从美学形态上说,“平民化”追求自然和本色,努力做到情感和观念的表达亲密无间;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公共艺术品一旦失去审美意义,再去谈论其所承载的价值,无疑是脆弱的,纪录片同样如此。在对若干纪录实践与理念检视中发现,纪录片的美学底线不是真实或者客观,而是“合规律性”与“合现实性”的有机统一。“合规律性”强调对纪录片艺术性和专业性的坚守,如此才能与观众实现高效对接,在“好看”的传播氛围中发酵价值。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这一现实不仅包括人类历史与现实生活,还有人类想象生活。纪录片“底线美学”的提出,旨在表达纪录片是对人类本真样态和生活境界的追求。底线美学是纪录片艺术的理想和目标,而具体完成则需要纪录片美学底线的保障与促动。  相似文献   

17.
4G网络时代来临,人们的观影习惯和审美发生改变,传统纪录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献纪录片正在不断尝试“年轻态”的表达,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文章结合国内近期较为突出的几部纪录片,从文献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视听语言的美学嬗变、叙事策略革新三方面,浅析新媒体语境下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纪录片有一段悠久的历史,它的真正发展乃至勃兴是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对非主流人群,弱势文化群体的关怀,以致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为了纪录片的代名词。然而面对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积淀、面对时代大变迁的今天,仅仅把纪录片定位于反映社会小人物未免失之偏颇。纪录片之父格里尔逊曾经说过,“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纪录片这个词只留给高层次的影片”。一、纪录片的“记录真实”的涵义纪录片是纪录现实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电视艺术形式,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对于纪录片真实境界的探讨目前面临着一种理论上的悖论,一方面,…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互联网生产、生长的《人生一串》系列纪录片完全颠覆了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传统,给中国纪录片创作带来了新变化。纪录片创作必须遵循互联网思维规律,要以用户为中心,以青年亚文化审美趋向建构其叙事策略,搭建用户关系,创造独特的审美空间。以纪录片创作构建新时代的网络文化生态,提高网生代人文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有 人说 ,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 ,真实性是电视纪录片的本质。十二年前 ,当一部完全以纪实手法摄制的电视纪录片《望长城》一经播出 ,立刻引起广大观众强烈反响。《望长城》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呢?《望长城》的总摄影师韩金度曾用4个字作答———“归真返璞”。当《潜伏行动》这部反映武警海南总队击毙武装犯罪团伙头目刘进荣的电视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 ,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 ,中央电视台竟在20天内连续播了3次。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因为它的真实。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具有一种多向性、开放性和追求新奇的特点 ,他们更习惯于通过自己的眼睛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