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三卷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研究内容,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通过详细地分析概念隐喻,进而探讨其在政治话语中的作用。研究得出:隐喻模式表现出了“复杂多样、主线明晰”的特点,不同主题的隐喻模式存在差异;“建筑隐喻—道路隐喻”是高频词汇,而“集体隐喻—拟人隐喻”作为辅助词汇共同构成了文本隐喻框架;保留源语意象是隐喻英译的核心和重点,源语与目标语隐喻框架模式保持一致,充分发挥了隐喻的政治功能和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在外交演讲中屡屡引经据典向世界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拟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视域,对习近平在2012—2019年发表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42篇外交演讲中的高频成语英译典型版本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成语英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for all mankind)的倡导与提出,表明党和国家关于人类命运有了新认识、新判断,这不仅体现国际关系合作共赢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对课堂教学话语权的重塑有着巨大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实现“双碳”目标是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危机所达成的高度共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创新探索绿色发展、寻找未来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高中地理渗透“双碳”目标的独特视域。文章梳理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双碳”目标与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结合点,并通过实际案例从两个角度具体探析高中地理教学融入“双碳”目标的路径:在课堂依托单元主题渗透、在课外借力生态研学深化,以期提高学生对“双碳”目标的认知力和行动力,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了丰富的人权思想,包括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基本人权理念、美好生活权理念、系统治理理念和交流互鉴理念,共同构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权观。当前,这种人权观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已取得一定程度的制度化成果,但与西方人权观在双边、区域性协定中的制度化相比,还存在不足:生存权的“首要基本”地位不够突出,减贫与就业议题的制度化不够充分,集体人权、新兴人权的制度化不够全面,对程序规则的重视程度不足,交流互鉴理念的制度化不够深入等。建议从章节排布、实体制度、程序制度三方面,综合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权观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制度化。在充分利用规则切实提高人权保护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中国在人权领域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当代青少年的学习与休闲方式,网络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课余生活的主要阵地,同时农村青少年上网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本文以传播学——分众化理念为视角,以网络传播为主线,提出了一些对农村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以期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网络传播对农村青少年影响的关注,促进当代农村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方中心论”的产生源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明在不断超越东方文明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优势。典型的“西方中心论”是通过对西方文明传统的系统性哲学反思,以及对理性主义文化基础的普遍性论证,进而上升到文明发展层面的“文化优越”。现阶段,由“西方中心论”思维方式所主导的全球交往方式已无法满足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不但在思维层面对当前人类全球性交往进行价值规约,而且在实践层面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路径指向。具体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三大层面的革命:一是文明由对抗、冲突走向交流、互鉴的理论革命;二是现代化道路由一元决定论走向多元共生论的道路革命;三是价值理念由单极独断论走向多元开放论的价值革命。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区别于“西方中心论”且展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新理论和思维方式,为21世纪人类的生存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9.
季嘉仪  王立欣 《现代英语》2023,(22):121-123
文章基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为主、文献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为辅的方法,分析白皮书《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得出白皮书使用了以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翻译方法,以传递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0.
以“沙尘暴现象”为例,探究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依然遭受“沙尘暴”的严重侵袭,启发学生对于区域关联的思考;进而分析主导区域蒙古国沙尘暴现象的形成机制及演化趋势;最后探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影响下,中蒙两国应如何为治理“沙尘暴”现象而进行国际合作,共同为实现全球生态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邹伊勤 《海外英语》2022,(3):237-240
当今社会,全球化程度日益深刻,中国再次呼吁国际社会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携手并进,共同抗疫。在此背景下,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跨语言文化交际活动愈发频繁,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日益凸显。文章主要从政治立场、文化传播、人文交流三个方面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汉语对外传播活动的机遇、挑战和策略。认为中国应该站在文化战略的高度,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抓住特殊国际环境背景下的新机遇,通过汉语对外传播活动,告诉世界中国奉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以此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达到共商共建共享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容迪  王泌 《广西教育》2022,(6):88-90+97
本文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思政的意义,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思政要按照设置教学目标、明确逻辑主线、确定模块体系、细化专题内容、打造平台支撑等路径实施,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和谐关系”价值引导贯穿课堂始终。  相似文献   

13.
14.
戴良燕 《教书育人》2023,(36):78-8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越来越成为全球广泛共识。“形势与政策”课作为进行国际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理应将这一理念纳入课堂教育。本文试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出发,分析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使命,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形势与政策”课重要落脚点的理由,提出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成果进教材、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紧跟形势适当补充最新教学内容、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等路径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教学课堂,以期为大学生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理论指导,思考人的“公共性”品质的培养,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分享、合作、共赢、包容”,其内涵包括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和生态建设等思想领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人的培养赋予了新理念:教育不仅要培养人的个体性,弘扬主体性,但更要培养人的公共性,塑造人的合作品质和共享、包容意识。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对人的公共意识和公共品质的培养,超越以往教育中个体性和主体性的过度弘扬而产生的对公共意识的遮蔽,让学生树立“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和“休戚与共”的忧患意识,确立“仁爱相遇”的他者思维,建构“生命互涉”的共存品质和“命运与共”的全球视野,培养具有公共精神、合作共赢和共享品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我国高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科人才提出新的方向、要求与挑战。当前,加强对我国高校工科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情况的研究,分析工科人才全球胜任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工科人才全球胜任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我国高校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善新工科建设的客观需要与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就是要建立以思政课为主导、其他各教育要素共同育人的长效协同机制。在“大思政课”视域下采用分众化教学模式开展思政课改革,可以提高教学针对性,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把完善学校协同育人机制,坚持同质原则和善用“大课堂”“大平台”和“大师资”作为着力点,在具体改革中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建立三级分众化教学体系,以课程教学目标为纲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彝族的许多神话中蕴含着真实的历史信息,并且和汉族神话之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它所传达的多民族共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分强烈。以“人类起源”神话为例,其女神造人的时代,象征历史上人类共同经历的母系社会,“人类起源”神话中的“民族起源”神话母题,则是多民族同根同源、共生共荣的祖先记忆的保留。彝汉民族之间民族共性的原因彰显了二者亲近的地缘关系和深厚的感情,这一类神话对于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共铸中华民族品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