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莉 《湖北教育》2022,(8):8-10
<正>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相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集中指向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跨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正>“量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在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中的关键词,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相比,也是唯一增加的一个关键词。我们思考:量感的内涵是什么?“课标2011年版”中已经有发展学生“数感”的要求,“课标2022年版”中为何还要专门将发展“量感”作为核心素养的表现?量感与数感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的量感需要通过怎样的教学方式?设计怎样的数学活动?以下就这些问题,结合实践作一些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设置进行了较大调整,对于该领域包含的课程内容,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增加了融入数学知识学习和跨学科实践的主题活动。其中将一些数学知识学习设置到该领域,打破了教师们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不学习新知识的固有印象。那么,《标准(2022年版)》中哪些数学知识学习被设置到了综合与实践领域?将一些数学知识学习融入主题活动意味着什么?设计实施融入数学知识学习的主题活动应注意些什么?下面将对这几个问题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新增加了一个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量感”。为什么要增加这一内容?量感究竟指什么?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量感?本文将就以上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认识负数”这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较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发生了较大变化。2011年版课标的相关描述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而在新课标中,明确把“认识负数”移到了第四学段(初中),但在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综合与实践”板块中增加了与负数相关的“主题活动1:如何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该内容的教学要求是:在真实情境中,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将百分数从原来的“数与代数”领域移到了“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目标从“数的认识”转变成了“统计量的认识”。调整的原因,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强调课程实施中要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2022年版课标倡导进一步丰富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单元整体教学,同时明确单元整体教学应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充分把握学生认知起点,以教材核心内容为载体,以结构化视角分析、整合、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2022年版”)的新变化、新理念以及落实课标中的关键问题,修订组组长曹一鸣教授、厦门市大同中学廖辉辉老师就“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义教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等重要话题展开对话。——编者  相似文献   

9.
<正>【课例背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提出要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的第二课,属于“综合与实践”模块。2022年版课标将这一部分的内容改成了主题活动:数学游戏分享,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回顾自己在学前阶段的经历与数学学习相关的活动,唤起数学学习感性认识和学习经验,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将“数与代数”领域分为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数与运算主题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由“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两部分整合而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对于这个主题,教师的主要困惑是:如何理解并在教学中体现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修订中,作为回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课程综合、学科融合”要求的主要领域,综合与实践领域作了较大调整,如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被纳入到此领域中,加强了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以主题活动、项目学习等形式呈现,为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数学教育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2.
栾长伟 《辽宁教育》2022,(21):17-2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相对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有了较大变化,新增了四分位数、百分位数、组内离差平方和等新知识的同时,也对简单随机抽样等知识的能力要求层次进一步提高,这种变化对教师是一种挑战。笔者对新课标与“2011年版课标”中“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进行对比,对新增加的内容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浩 《小学教学设计》2023,(Z1):124-12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颁布以来,基于课标精神的教学实践研究正如火如荼展开,如“学习任务群”“项目式学习”等。2022年版课标所倡导的“真实的学习”“实践”等理念,在教学实践中都绕不开情境的创设。那么,“情境”究竟是什么?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及思考,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的颁布,阶段性与整体性、一致性一起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引起广泛关注。“课标2022年版”中有关“阶段性”的表述比比皆是,如:课程理念中,“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学段发展水平不同”;课程目标中,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部于2022年4月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意味着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样,仍然把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但每个领域不是仅按照“内容要求”一个维度描述,而是增加了“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这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相比之前的课标,其中一个变化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2022年版课标对学业质量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依照学段对学业质量标准进行了详细描述。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常见的量”纳入“综合与实践”领域,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实施。以“时间的认识”为例,在分析了“常见的量”为什么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呈现的基础上,可基于课程标准要求明晰学习目标,整体划定主题活动的进阶层级和大单元表现标准,进而设计有梯度的、进阶式的学习任务序列及其评分量规。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下面主要谈一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修订的理念与要点,和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一、课标修订的背景与要点(一)课标修订的背景。课程改革是21世纪开始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主要体现在课标的制定和落实上。200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2001年版课标),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各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在工作思路上有三个导向:目标导向、创新导向、问题导向。从问题导向的角度来说,在数学课程方面有一个反映比较集中的具体问题:考试评价与课标要求不一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在这一点上有了两方面的增强:一是在描述课程内容时,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将“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分为“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三个主题,同时对学习内容及学业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理解这些变化?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实现统计学习的育人价值?本文力求把握这一领域所链接的核心素养表现,搭建学习内容与素养表现之间的桥梁,明确各学段的重点关注,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