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新时代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特征,科研评价有其特定的目标定位、价值内涵和评价标准,分析高职院校科研评价的现实困境,存在评价目标不清晰、导向不明确、指标设置不科学等现状。解析高职院校科研评价的运行机理,包括内涵界定、基本原则、评价要素等,提出新时代高职院校科研评价的实施路径,构建以“质量效力”为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以“职业教育”为类型特色的评价标准、以“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科研评价内容和以“多元分类”为模式的科研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中国高校学生成长状况评价研究,需要探索施行大学生获得感评量.在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中,将大学生获得感作为育人工作成效评量的重要指标,能更充分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宗旨,可更稳固地建构、强化大学生价值认同的合理路径.在获得感评量体系探索中,应以大学生需求、学校与社会的供给以及学生获得的关系为切入点,研究...  相似文献   

3.
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引导确定科学的育人目标,通过评价认识学生的成长、赋能学生的成才,产生积极的育人成效,是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任务。美国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成果导向评价运动将评价嵌入到育人体系,有效发挥了评价对育人的引导、改进和提升作用。要实现评价赋能育人,核心育人目标和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是前提条件,多种方式的评价活动覆盖育人全过程是根本方法,依托专门组织和大数据分析平台构建多主体在评价过程中的集体协商和协同合作机制是组织保障,而评价结果指向育人要素改进是关键核心。  相似文献   

4.
张伟  常春 《教育探索》2023,(11):38-43
随着高校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推进,如何科学、全面、有效地对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开展评价成为高校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有鉴于此,以高校课程思政评价的价值导向为指引,从高校课程思政的评价原则出发,构建以评价主体为核心、以评价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并对其逻辑内涵和路径选择进行系统解读,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入、系统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而且有助于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及其应用效果展开交流探讨,充分发挥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学习成果导向教学重视成果输出、关注学生主体和关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与应用型工业设计专业有较强的契合性,分析工业设计专业问题点,探索应用型工业设计实践教学合理体系,以学习成果导向理念循环链形成实践教学体系架构,解决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目标性、结构性和策略性问题;以实践性能力导向重构课程结构,设置课程模块,培养递进性能力;构建能力进阶评量系统,设置相应考核目标和考核内容,逐级验收与持续改进,确保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锚定新时代劳动形态的变化,构建劳动育人新生态。采用社会系统动力学和系统科学研究方法,研究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生态系统。研究发现,新时代必然劳动向自由劳动过渡的窗口期已经到来,劳动教育应该从必然劳动育人向自由劳动育人转变。重塑高校劳动教育生态需要培育初始劳动的原动力。劳动目标导向、初始劳动信心、劳动人际交往、劳动价值体认有助于形成内驱力。高校目标不清晰,缺乏新思路新招法,校企脱钩、劳育分离,难以形成劳动育人新动能。建议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健全“三全”劳动育人,回归大学办企业;健全考核评价和法律保障制度,肯定劳动成果,提升劳动期望,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聚焦与泛化相结合,构建合作共享、自主开放的劳动育人新生态。  相似文献   

7.
评价素养是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发展育人思想对评价素养提出更新的内涵要求,有利于立足教育现实完善教师素养,促进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发展质量,构建新时代的高校教育体系。立足全面发展育人导向,深入分析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新内涵与当前面临的素养缺失困境,进而提出系统化的培育路径,以期促进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成长完善,适应全面发展的育人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8.
刘维军 《甘肃教育》2024,(5):104-110
2022版《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均明确提出了教学评价旨在评测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是指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论述。然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评价形式固化、评价主体缺位、评价标准形同虚设以及教学评分高等方面。基于此,文章在聚焦英语核心素养及学科育人目标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四个策略:以主题为引领,聚焦育人目标进行评价;以素养为导向,实施单元整体评价;以目标为中心,构建多元评价主体;以学生综合素养为落脚点,选用多种评价方式,以期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提供新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新时代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以长春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为例,探讨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过程中的总体规划思路和以成果为导向的具体举措,按照“一个理念、三个维度、五大保障、十大体系、十项工程、三大平台、六大基地”的总体框架要求,以建设成果为目标导向制订了“十大育人体系”改革实施计划,并按建设计划积极开展综合改革实践探索,目前已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0.
推进学校德育评价改革,必须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既顺应国际教育评价发展趋势,又立足新时代国家战略发展,构建新时代德育评价体系.新时代德育评价体系应澄清德育评价根本的目的,明确“为什么评”;把握德育评价主体,明确“谁来评”;理清德育评价内容,明确“评什么”;改进德育评价方式方法,明确“怎么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高绩效”成绩单下的价值评价成为了教师评价改革的热点问题。目前高校教师评价主要依据绩效考核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教师绩效考核方案的顶层设计上存在价值结构撕裂、调适结构失灵和功能结构冲突等结构性矛盾,缺乏对教师行为价值的有效识别,致使难以还原“立德树人”核心绩效与“搭便车”边缘绩效的价值“全貌”。为此,积极回应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以育人为导向,以标杆管理为理论框架构建基于发展因子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并以某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为对象进行成果实践,重构多集群全关系的价值判定。研究结果不但为新时代高校教师评价改革提供新的研究视角,而且为构建一个具有内在张力和自适应能力的教师评价体系、推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倡导“破五唯”的背景下,中国科研评价体系如何重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分阶段探索构建了卓越科研评价(ERA)。该评价体系的特征包括:引入科研社会互动与影响力评价机制、持续关注学科差异和非传统研究成果、进一步强调研究质量和代表作制度、评价结果与科研拨款逐步脱钩。中国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实践经验,注重学术成果的应用价值,为不同学科制定多样化的评价指标,建立质量导向的评价体系,避免科研评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曦 《大学教育》2022,(11):223-226
以项目制模式开展高校育人工作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创新,优化构建育人项目制体系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格局。合理构建育人项目制体系,应秉持以生为本理念,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系统协调等基本原则。构建高校育人项目制体系有其明确定位,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和构筑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体系构建的内在要求与应有之义,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有利于推动高校育人项目制体系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4.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在此背景下,面向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评价体系,是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规范校企命运共同体评价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迫切需要。评价体系本着激励、共生、结果导向的校企命运共同体评价体系原则,从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探索构建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相结合为途径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实现对校企命运共同体水平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把握“以人为本”思想的本质和精髓.把“以人为本”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学习需求为导向,创新教学体系、教育管理制度、考核评价机制等,积极构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的学习模式,形成多维开放的大学生德育意识培养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向主动提高道德素质转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着力破除“五唯”,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目标。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功能,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最强音。重庆市奉节县诗城路小学创造性地构建“诗意人生五好少年”综合评价体系,从源头推动“一体化”实践育人的变革,持续增生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借鉴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参与北京市教委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相关课题的实践经验,构建了基于能力矩阵的高职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岗位能力为基准确定学生学习目标,以岗位环境为依据营造学生学习环境;将知识体系与岗位能力体系相结合,构建行动导向的教学体系;制定能力目标等级矩阵,结合学生个体实施差异化教学。  相似文献   

18.
资格标准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实践路径。在“一国两制”、《粤澳合作协议框架》等政策背景下,粤澳在资格标准领域已合作产出澳门职业技能认可基准“、一试多证”、粤澳合作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站及职业能力互认清单等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以资格互认机制构建为主,兼顾粤澳发展实际,但存在机制协调难度大等合作困境。在结合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粤澳资格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可由基本体系、运行体系、质量保障体系三部分组成。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粤澳资格标准体系的发展路径应坚持学习成果及工作成果导向、深化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提升资格标准体系的适应性、立足本土基础提升内涵、发挥社会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慧  张帅梁 《大学教育》2022,(9):294-296
考核评价是教学的驱动力量。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应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构建并完善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面向的学业考核评价制度。立足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的学业考核评价目标,秉持“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主体的考核评价标准,采用“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办法,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考核评价手段,构建多元反馈、持续提升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五位一体”系统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以产出和结果导向为实施机制,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劳动课程内容建构取向,“五育并举”则是该课程实施行动取向。因此,在劳动课程内容建构的过程中遵循着人的全面发展逻辑、全方位育人的逻辑、全息育人的逻辑,同时,在课程内容建构的过程中,以劳动素养为导向、以生活世界为内容、以具身实践为路径、以全人发展为目标,从而构建新时代劳动课程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