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遗产地作为复杂多元的地域系统,其现代化过程伴随着“人”的生计方式与地方实践产生的乡土生态社会全系统变迁。如何在不断嬗变的空间中增强乡村遗产地地域系统的韧性,实现人地关系的适应性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以世界文化遗产地——河北省清西陵为例,借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乡村遗产地“主体-空间”韧性研究框架,阐释在乡村地方主体实践的适应性反思下的遗产地韧性强化路径:(1)遗产转译下的空间联动为“点面结合”的经济韧性提供了内生动力;(2)政府征召下的空间协同为共生延续的生态韧性提供契机;(3)乡贤招募下的空间互助在重塑乡村遗产地关系秩序的基础上强化了社会韧性;(4)社区共创下的空间网络在文化培育中唤醒乡村内生的文化韧性。通过反思清西陵的乡村遗产地韧性系统,总结提出乡村遗产地空间适应性构建可以沿着多元主体共育生产空间、家园共识重塑生态空间、文化复兴激活生活空间的思路展开具体实践,以期助力不断经历变迁的乡村遗产地实现韧性与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可能的理论启示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城市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因素,应对风险带来的冲击仍然能维持城市系统稳定性尤为重要。城市韧性反映城市应对外界干扰的抗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然而当前侧重单一城市的韧性研究,忽视了区域韧性的重要性。从区域韧性视角出发,对城市韧性、城市网络及其关联性进行研究、评述。首先,梳理国内外城市韧性、城市网络的内涵及演进阶段特征,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城市韧性与城市网络进行知识图谱主题分析;其次,比较城市网络韧性与城市韧性网络研究视角、内容、方法上的区别与联系,探讨其研究热点与前沿;最后,对城市韧性及城市网络关联性研究方向加以展望。有利于丰富城市韧性研究体系,为城市韧性网络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村落内外部环境发生快速变化,适应性改造是提升传统村落空间应对各种外界干扰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韧性理论视角,以中国传统村落黄山市西溪南村为例,在解析村落空间韧性内涵的基础上,分析空间现状问题,并从提升稳定性、塑造多样性和提高恢复力3个方面提出村落空间适应性改造策略,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创新空间是创新活动与创新人群集聚的重要载体,实现其高质量建设将有效促进创新活动及创新型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城市设计领域,现有研究多从空间设计入手,而较少关注其建设实施问题,缺少有效指导城市创新空间可持续营建的策略应对。城市创新空间开发周期较长,时常面临产业集聚乏力、时序安排混乱、公服(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等现实问题,对实施过程中的持续发展与动态适应提出较高要求。基于创新要素特征与现状建设的矛盾分析,结合典型实践经验,提出集约弹性的单元式开发、高效集聚的滚动式建设时序、多元主体参与下的配套供给3个方面的实施策略,构建城市创新空间可持续营建思路。最后以涪陵慧谷湖科创小镇为例,提出城市设计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韧性城市是应对"黑天鹅式风险"的必然选择,其韧性体现在结构韧性、过程韧性和系统韧性3个层面.城市的新不确定性来源可概括为极端气候、科技革命、冠状病毒和突发袭击4个方面.建设韧性城市需要10个步骤完成:一是转变思想观念;二是创新设计研究机构;三是制定治理方案,列入5年计划;四是编制生命线工程分组团化改造方案;五是在每个社...  相似文献   

6.
城市体检作为检测城市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发现城市安全韧性问题及各类人群安全感知差异.基于2020年济南市城市体检满意度调查数据,通过T检验方法探究济南市不同个体属性中老年居民城市安全韧性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表明:40至59岁的中老年人群对济南市安全韧性建设最不满意,安全感低;中老年人的人群属性差...  相似文献   

7.
老城区地铁站域因其优质区位和人口大量集聚的特征,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双碳”目标下城市建设的重要节点区域,很有必要对地铁站域空间进行优化。以“双碳”为目标,构建老城区地铁站域低碳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张府园地铁站域为例,进行低碳评价,明确“双碳”目标下老城区地铁站域优化原则与思路,提出张府园地铁站域优化策略:顺应时代发展,改造既有建筑、更新服务设施;拓展建筑功能、建设立体绿化;打造智慧交通、普及可再生能源使用。优化策略或可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而水环境则是城市发展所依托的生态基础之一.文章论述了城市水环境规划的现状、存在问题,并对城市水环境规划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其拆迁后的更新不仅关系到城市品质的提升,也涉及失地居民的生计问题。以往传统的“大拆大建”模式,往往会忽视城中村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其普遍面临空间福利失配、持续生计乏力、互动机会欠缺等不包容困境。因此,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实现城中村拆迁后的包容性更新,满足失地居民的可持续生计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失地居民包容性研究及实践进展,分析城中村失地居民的包容性困境与需求,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建构了包容性的城中村拆迁后更新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框架,并以苏州陆慕老街为实践案例,结合设计框架从“情感-自然、实质-经济、交往-社会”3个维度,提出“功能聚焦、空间营造、交通建构、绿色均等、设施共享”的技术路线,旨在为构建包容性的城中村拆迁后更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建设背景及理念趋同于现代城市,近代城市历史地段相较于古代历史地段,虽然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同样的破碎化危机,但其留存和延续的要素类型、空间结构呈现出相对丰富的差异性。尝试从织补理论的系统整体观和文脉主义思想出发,结合近代历史地段的遗产空间特征进行解析,探讨“要素识别+核心激活+骨架链接+网脉通络”的织补理论更新路径。以重庆北碚老城区近代城市历史地段为具体研究案例,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现存的破碎化问题,提出基底格局保护、城市肌理修复、公共空间缝补、城市网脉激活的保护策略,以期为当前历史地段保护方法的创新和完善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作为社会“黏合剂”的“共情”勾连起情感共鸣与社会认知的一般性过程,“共情”成为国际传播研究中的重要理论资源并指导国际传播的具体实践。如果仅仅将共情理解为一种技巧或者能力,则窄化和弱化了共情自身的理论张力。作为策略的共情传播具体可通过基于符码系统的多模态数字化叙事、基于文化适应的转文化以及多元主体协同构建共情矩阵等方式增益国际传播效能。对于共情的省思旨在规避国际传播中可能出现的共情失调和实践偏差,从而避免因信息过载、计算宣传以及沟通结构所引发的情感消耗和共情坍塌。面向全球交往的国际传播应进一步把控共情传播的合理边界,从自我中心主义(自我逻辑)转向以沟通和对话为基础的关系逻辑。  相似文献   

12.
在发展遗产旅游和“体验经济”的背景下,体验和参与成为人们旅居生活的新追求。梳理国内历史街区旅居空间保护与更新的相关研究与发展趋势,针对主客矛盾日益加重、开放空间消极局促、传统商业消沉衰退等问题,提出以“访客”为导向——集约化、体验性、共享式的空间模式,探讨其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适用性、优势及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文脉传承、空间叠合、市井留真、叙事体验等4个方面的设计策略,并以苏州大新桥巷25—27号地块设计为例,系统构建从“游”到“访”的空间体验,为本土历史街区旅居空间的转型提升提供新范本。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成为积累的场所和全球竞争的主体,城市治理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而以复兴城市为研究对象,更有利于揭示城市治理转型的动因、条件和特征。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城市治理演化的一般进程,并借助规制理论关于积累体制和规制模式之间耦合关系的分析框架,指出城市治理转型的实质是为了在城市尺度上使规制模式更好地适应积累体制的变化。根据这一思路,以武汉为例,分析了其城市治理转型的动因和条件,即武汉在全国城市发展格局中的相对落后,以及国家和湖北省治理格局的转型为其提供的空间和支持,并揭示了武汉城市治理转型如何通过市区政府间关系的重新划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治理,以及多中心格局的构建,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新型城镇化积累体制的要求,从而实现城市复兴。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是城乡规划领域的经典议题。以广州市为例,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和人群画像数据等,聚焦城市内部各街区,通过对居住空间类型与社会群体分布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关联分析,深入探究中心城区社会空间分异特征及现存问题,进而提出城市社会空间高质量均衡发展的调控策略。研究发现,广州市中心城区在居住空间类型方面以商品房街区和城中村街区为主,老旧街区占比较小,呈现出明显的居住空间分异特征,且三类街区的居民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消费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方面差异显著;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水平在不同社会群体及三类街区之间亦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在城市历史发展惯性、城市规划引导、房地产发展的共同影响下,广州市中心城区呈现出“圈层+斑块”的社会空间结构。为缓解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出现的社会空间维度不均衡发展的问题,从可负担住房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两方面提出相关调控策略,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15.
传统聚落是历史和地域文化的载体。传统聚落营建的实体构成体现在关联类型、要素、空间的系统性单元集群,传统聚落保护发展的前提是基于营建实体对聚落主客体进行价值基准的把控及价值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价值理论,提出分析传统聚落在“类型—要素—空间”实体营建的三大体系构成,明确中微尺域下传统聚落保护发展所需的四大价值基准,最后基于价值基准进行传统聚落价值结构及评估体系的构建方法路径探索,为未来进行地域及全国传统聚落科学价值体系的多样统一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名城是社会发展沿革与群体记忆的重要载体,与民生关系密切,空间复杂多样。针对复杂的城市空间形态,如何从谱系化的视角对其进行结构性解读和系统性优化,值得进一步探索。在回顾东西方城市的发展演进及研究脉络的基础上,分析其城市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及要素特征,提出城市空间形态的都市、山水、人文的三副骨架及对应的要素体系,总结多骨架体系的外在特性及内在关联,并提出多骨架体系的叠合解析方法,进而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多骨架体系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市设计等实践中的运用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城市更新研究多以局部地段为案例,以整个“老城区”或“历史城区”为案例的研究较少。以长沙老城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归纳并分析了老城区城市更新面临历史保护、功能疏解、业态升级、设施老化、拆迁安置和政策体制等突出问题。其次,基于老城区现状特点,提出了老城区城市更新的总体目标与专项目标,梳理了适应老城区城市更新不同类型的技术模式为微改造、综合整治、环境提质、拆除重建四类,运作模式为政府主导、开发商主导和多元主体合作三类。最后,基于多种因素考虑,因地制宜地将老城区划分为多个城市更新单元,并从整体保护、空间优化、城市活力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长沙老城区城市更新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密度街区的微气候对居民的体力活动、空气污染暴露甚至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以南京莱迪广场为例,采用CFD软件模拟并分析了南京莱迪广场夏季热环境、风环境状况。结合广场夏季微气候状况,从广场与周边建筑、活动设施位置、植物种植设计、铺装设计、水景设置五个方面提出优化城市广场风热环境的设计策略,期望为城市设计师在广场设计方面提供理论基础以创造更舒适的城市户外空间。  相似文献   

19.
作为沙特2030愿景的重点项目,沙特自2017年10月启动“新未来城”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致力于打造一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高科技未来都市。为满足融资和发展需要,沙特“新未来城”项目探索全媒体战略布局,在社交媒体平台制造话题、发布宣传影像、投放广告,并同国际咨询、公关公司开展合作,向全球社会推介项目目标和价值主张,构建起多元的对外传播渠道。在数字化传播过程中,“新未来城”项目运用多元叙事策略传播未来主义的城市形象,提升“新未来城”在智慧城市行列中的国际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于沙特的刻板印象,建构起了沙特锐意改革、经济开放、绿色发展的改革形象。  相似文献   

20.
向心性空间图式在西方的空间哲学中体现为舒尔茨的“场所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表现为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天人同构”的环境观。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中的体现反映于传统舆图。以天津市和西安市为例,分别统计其在古代和现代所具有地标的类型属性和空间结构,挖掘传统向心性空间图式在中国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中表现的异同。结论显示:地标的配置向可参与性、视觉刺激性和多元复合性演变,并且地标的拓扑向心性、层级性和复合性之间存在着关联。结论以期揭示中国传统空间观念和城市建设规律,为当代历史街区保护提供参考,并探索中国传统向心性空间图式在现代城市中的转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