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课议课是一线教师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有效路径。一线教师对观课议课的内涵以及观什么、议什么的理解影响到观课议课活动的质量。基于观课议课的内涵理解,从观察、思考、表达三个维度阐释观课议课的三个重要步骤,提出以“表达”为核心的观课议课的三重境界:记录过程,表述现象;明确选题,提炼观点;搭建框架,专业表达。  相似文献   

2.
说课是一种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有效教研形式。“说课”的目的,不仅在于教师说清“教什么”或“怎样教”,更重要的是要求授课者说清“为什么这样教”以及“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以往,学校强调较多的是“语数”说课。发表下面这篇文章,是期望能对其它课程的“说课”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课堂上真正做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邵军 《河北教育》2010,(9):10-12
“辩课”是近来在评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辐词。我所认识钊的“辩溧”,是指授课教师为观课教师呈现一堂课,然后授观双方或者观方之间就某些主题对课堂教学进行讨论和研究。这样的交流,直面教学中展示出来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体现小一种有效的教学改进理念,  相似文献   

4.
教研组活动始终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载体,离不开教师观课、议课这两个重要的环节。可以这样说:教师对观课议课的认识,决定了教研组研究的态度;教师观课议课的能力,决定了教研活动的效度。思考之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不同?从字面上来比较,听课重在听,侧重于听觉器官的感受。听课,强调的是对课堂上  相似文献   

5.
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与理想课堂建设》讲座中,首先为我们展示了从评课到议课再到目标的技术路线:一、听课、评课;二、观课、议课;三、观课议课目标。观课议课是参与者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据,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有价值的课堂现象进行对话交流,以发现和理解教学、改善和创新课堂、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活动。  相似文献   

6.
吴萍  曹红丽 《文教资料》2012,(15):160-162
观课议课是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本文首先对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加以区分,在分析观课议课准备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围绕议课,从在实践共同体中平等对话、开展主题式议课、坚持以学论教原则三个方面探讨"同在共行"的有效议课策略,促进职前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观课议课是教学实践的一项常规性活动,是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提升内在修养,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观课议课的作用和有效性,提出了观课议课的流程和方法.建构有效教学实践模式,改进课堂和教学现状,追求和谐课堂建设.让教师们了解合作探索课堂,共同研究教学,习惯课堂教学应有多种声音.  相似文献   

8.
影响和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思维方式可以算作“洗心”,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看成“革面”。既“洗心”又“革面”是关注教师全人发展的一种表达。议课时要多说“假如我来教”这样的话语。“假如我来教”体现了优先于自我发展的自觉,蕴含了创造,强调了参与者的实践立场;表达了对参与教师的尊重,也表现为一种贡献。执教者要多用“假如你来教”的话语,引出“假如我来教”的应答。观课议课一定不能就事论事,要学会追问原因、找出问题、提出“革面”意见、讨论“革面”的依据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于提问,日本名教育家斋藤喜博曾经指出:“它是教学的生命!”提问对于引发师生的讨论,激发师生之间和学生内部的观点交流,促进学生对物理现象,概念和原理规律的正确理解,有着其它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作用。物理教师如果能充分运用好课堂教学提问,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般地说,中学物理有五种基本课型,那么五种基本课型中如何选准切入点来提问呢?  相似文献   

10.
去年,一位外国专家在我校听了一天的数学课,后来他就诧异地问我: “为什么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提问学生,而看不到学生提问呢?”这一问,引起了我的思考:儿童刚入学时对外界的事物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他们就没有问题了呢?  相似文献   

11.
梳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确立5个观察视角、20个观察点,开发“五视角”观课量表。其使用价值体现在:能够改变语文学科听评课的“三无”状态,辅助学科校本主题研修,提升教师个体的观课议课水平;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有力地推动语文课堂由讲授中心向学习中心转型。  相似文献   

12.
一、提问要让师生形成自然、流畅的交流课堂上的提问不是追问 ,也不是审问 ,它只是一种师生在课堂上交流的方式。审问式、逼问式的提问只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 ,所以教师要尽量温和地、鼓励地向学生提问 ,尽量用一种平等的交流态势向学生提问 ,尽量用自然、流畅的言词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是学习的主人 ,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进入角色。比如学习《鸟的天堂》这一课 ,我们可以抓住题目提问 ,“天堂”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 ?那个地方有什么 ?为什么称它为“鸟的天堂”?这样的提问 ,自然流畅 ,一层进一…  相似文献   

13.
当下数学教育,存在这样的逻辑链:共识与愿景—教育理念—课程目标—国标教材—教材单元—单一课时。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容易聚焦“教教材”,进而只关注本课时内容的重、难点。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在用好教材的同时,眼光应该更宽广一些,可以通过审视教育逻辑链,回到源头去思考和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在一次观摩课活动中,笔者与一位台湾来的老师同课异构。课后,一位观课老师问:“你们二人的教学目标分别是什么?”同课异构,两课的设计与观感虽大相径庭,但所用教材相同,理应教学目标一致,观课教师发此疑问是我始料未及的,但又合乎情理。  相似文献   

14.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新理念下的观课议课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的过程。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观课议课是教师改善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课堂评价的互动交流中不断地通过体验、反思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领悟教学的技艺、体味教学的乐趣和生成过程、感受自己生命意义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有些教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教师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些教师提问过于急于求成,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那么,如何设置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师观课时漫无目的、盲听盲从,议课时避重就轻、浮光掠影,这种现状亟待改变。"看得清,听得准,议得真",如果观课议课时能有地效落实这九个字,就一定能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观课质量,提升议课水平,达成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观课”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将学生的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和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面貌变为感受的对象。“议课”以研究为取向,鼓励授课教师大胆尝试探索,强调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对话。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的话,议课则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研究者和行动者,帮助教师实现自身的解放。  相似文献   

18.
潘婷 《湖南教育》2003,(2):22-22
在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非常有深意,有些却不怎么好,不得要领。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敢问,想问,更应该会问。学生问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首先应注意“言传身教”,特别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问问题,给学生作提问的示范,才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模仿的机会。当学生提出了质量较高的问题时,应引导学生比较详细的讲叙自己的思维过程,比如“你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为什么这样想呢?”这样做不仅可以让提问者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维,以便下次再提出有深度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提倡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因此,很多教师喜欢用“问题教学”的方法授课。我们对阅读教学的考查,确实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这本无可厚非,但事实上,不少教师的问题教学却成了教学问题:有的教师课堂提问太随意,问题离开了文本研读的具体语境,学生的回答漫无边际;有的教师喜欢将需要交流探究的问题肢解成支离破碎的是非问、选择问;有的教师在教学时总是不自觉地与应试接轨,把课上成了应试课;有的教师将问题抛出后,几乎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只能以自问自答结束。以上的课堂问题实际上都是伪问题,缺少思维内涵,缺失问题情境,缺乏提问设计创新的技能;问题与问题之间既不存在联系,又缺少整合,结果造成了教师的“问题依赖症”、学生的“问题厌倦症”。面对这一情况,笔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来改善问题教学,避免使其成为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观课、议课已成为教师教研活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一条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讲,观课、议课的性质就是教学研修,其目的在于认识实践中的教育活动诸因素和诸环节之间的关系,并用取得的认识改进实践,提高行动的质量和水平,并最终转化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达到“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的目标.正确理解把握观课、议课的基本策略,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