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最近颁发了《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07年2月2日《教育部关于印发〈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教基[2007]1号)要求,各盲、聋、培智学校应根据新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为了帮助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学习《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进一步领会特殊教育学校新的课程设置精神,本刊全文刊发《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并从下期起特邀有关专家分专题系列解读聋校、盲校、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同时选刊特殊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实施新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心得体会,敬请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作为培智教育新课程方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体现了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构建了新的培智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劳动教育对特需儿童的成长发展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落实特殊教育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劳动与技能课程标准》指引下,《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劳动教育指导手册》面向低、中、高年段构建相互衔接、进阶有序的劳动教育内容体系,满足特需儿童的劳动文化养成需求、自主劳动需求及社会参与劳动需求,培养他们具备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福鼎市特殊教育学校参照课程标准并结合校情,开展培智学校国学经典《千字文》校本课程的建设,设计相衔接的“可听、可视、可写、可选”等“四可”校本课程,总结“关注渐进;关注识字;关注合作;关注评价”等“四关注”实施策略,以期为省内外培智学校建设和实施国学经典校本课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研究参与面与研究的质量、研究重点与特色、研究理念与培养目标、校本研究与《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研究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研究的现状,并就培智课程改革研究的理性、课改管理与指导性、课改支持系统三方面的缺失进行反思和展望,为我国《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推行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新格局的形成,培智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提出:"课程设置应体现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智力残疾  相似文献   

7.
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特殊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重新认真研读、实施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贯穿于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始终,构建不同形式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实施个别化教育教学和多元性评价,以促进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由《现代特殊教育》编辑部和广东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会、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联合主办的培智学校课程改革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市区162所特教学校(培训机构、家长协会等)的600余人参加了这一活动。 活动期间,许家成、赖铭次、林丽英等特教专家就培智学校课程运作、统合性积极策略、沟通支持策略作专题报告;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等3所学校分享了各校的课程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焦点。由于智力障碍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特殊教育需要,在培智教育中,历来非常重视教育与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2007年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已经从课程设置的角度确立了生活在培智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但教育与生活联系的关键环节,还在于教学。探讨教学生活化的内涵、理论依据以及具体表现形式,可以为培智学校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明方向,也有助于分析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中容易出现的困难与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智障孩子应该学习什么知识,具备怎样的能力,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培智学校课程设置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这一方案彰显着“让生活走进培智教育,让教育改变学生生活”的理念和精神。新的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原则、课程内容等方面给培智教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精神,我们对北京市近20个培智学校现行课程设置进行调研.从分析北京市培智学校现行课程情况入手,对课程设置改革、发展的方向、运用的理念及实际运行发展情况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培智教育学校构建了从学前教育至成人职业教育的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包括三大类:功能性课程。辅助课程活动和专业服务,充分体现了医教结合思想。三类课依教育阶段及学生障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和较大的灵活性。新加坡培智学校的课程体系对我国当前进行的培智教育改革,特别是《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推行和完善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徐汇区董李凤美康健学校是徐汇区人民政府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而创办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生活珠心算”是该校实施多年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4.
《现代特殊教育》2007,(3):10-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培智学校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智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是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我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发现我国培智学校课程已初步形成体系与特色,体现了以生活化为导向、功能化为范式、校本化为依据、课程综合化、教学建构化的特征。我国培智学校课程实施面临“生活化”理解误区、功能性课程范式制约、管理体系不畅等困境。建议我国培智学校进一步更新课程观念,激发培智教师主体性,并加强教育督导以促进培智教育提升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一、培智学校开设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课程的原由 2007年2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阶段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出要坚持“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由学校因地制宜,针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考虑到其障碍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熊琪 《广西教育》2011,(24):39-40
隐性课程在普通教育中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在特殊教育尤其是培智教育中研究却非常少。招生对象的复杂性、教师和领导者隐性课程观念的缺乏、目前培智学校隐性课程研究的缺失等决定了培智学校必须发展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由学校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或规定的课程科目,在分析校内外环境和资源的基础上,针对特定学生群体自行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对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残疾学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那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特殊教育学校和教师应当怎样科学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近年来,随着我国盲、聋、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出台,随着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化,随着人们对特殊教育对象特点和需求的认识与研究逐步加深,这一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关注,不少特殊教育学校和教师进行了积极探索,本刊曾陆续刊登了相关报道和各类研究文章。不久前,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在江苏常州召开了全国聋校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本刊派员全程参加了研讨活动,并在会议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特邀部分与会专家和基层特殊教育学校代表撰文,就如何科学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本期“观点”选刊其中部分文章。今后,我们还将在本刊各栏目中继续就此话题展开进一步研讨,欢迎全国盲、聋、培智等各类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和特殊教育研究者继续关注,并参与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及其研究,努力让课程改革之光真正照亮残疾学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社会适应能力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为切入点,以兰州市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为例,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对培智学校校本课程进行研究,分析了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组织以及评价,提出有关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又是一年春来早,倏忽间,我国《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已经颁发一年了。回望一年来培智学校课程改革实验之路,一个理念越来越清晰:课程改革,成在教师。比之方案,比之标准,比之教材,全国380所培智学校几千名教师的躬身实践,他们的收与获,他们的思与索,他们的急和切最终才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乃至整个培智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核心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