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中的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是指通过视觉接受输入二语词汇信息,并提取词义的过程。受不同表征观及实验方法的影响,研究者在双语者是否需要借助母语通达二语词义这一核心问题上仍存在巨大分歧。目前研究者构建的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型假设主要有:语义独立储存理论下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型、语义共同存储理论下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型和混合(mixed)语义表征理论下多维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型。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二语词汇语义通达受双语者二语熟练度、认识能力、认知压力、二语接触方式和程度、二语习得年龄、双语平衡度、词频、词长、词型、词形相似度、语义相关度和语言相似度等多个维度影响。然而目前有关各因素交互效应的研究并不太多,且多以行为实验为主。未来应着眼于对影响二语词义通达的各种因素交互效应进行整合性研究,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严格控制实验过程,才可能进一步完善现有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型。  相似文献   

2.
言语产生过程可分为概念化、言语组织、发音3个层次。这个过程的核心是词汇通达,它包含词条选择(语义提取)和音位编码(语音提取)两个阶段。对于这两个加工阶段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独立两阶段模型,一种是交互激活理论。汉语言语产生研究的主要范式是图片命名。独立两阶段模型和交互激活理论各有一些来自汉语言语产生的行为实验和认知神经实验的证据支持。汉语的活动有其独特的脑区。  相似文献   

3.
英语语篇教学重点是对书面语语篇的正确解读.英语语篇中富含隐喻性语言,蕴含意义深刻.准确理解书面语篇必须依靠从语篇推导出来的隐喻认知语境,而隐喻认知语境是建立在以长时记忆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的经验基础的探索书面语语篇教学中隐喻认知模式的作用,研究表明:英语学习者通过隐喻认知模式正确识辨、理解及解释英语语篇的情景义、歧义、词义空泛、表面搭配不当、旧词新用等语言现象,以准确理解英语语篇含义.  相似文献   

4.
语篇是功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词汇衔接是语篇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同义、反义、上下义、搭配等手段实现。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同一认知域内词汇成分间的衔接关系上,不涉及不同认知域内词汇成分的衔接问题及衔接机制的探讨。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说是隐喻性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客观的经验,并将源域概念映射到目标域概念,从而实现对抽象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将隐喻引入衔接理论,可以解释词汇衔接问题,尤其适用于解释不同认知域内词汇的衔接及工作机制。这一方面是对衔接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也是对隐喻理论在实用性方面的检验。  相似文献   

5.
严小庆 《考试周刊》2009,(30):31-33
语法隐喻通过将信息打包.使得词汇密度加大,有助于构建正式语篇。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内.以科技语篇的讨论部分为对象.讨论了语法隐喻的现象,旨在通过对隐喻化的实现形式的词汇语法表征及动机的分析.讨论语法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分析语法隐喻对语篇的语义语法和文本性的贡献,探讨语法隐喻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空间主语小句归类为隐喻性表达和非隐喻性表达两类,采用系统功能语法的隐喻分析框架,以空间语义的物理学意义为起点,分析两类小句的功能语义特征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别。透过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视角,分析隐喻性小句的语义基础和变化,进而勾画出空间主语小句的隐喻梯度。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的构成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的构成方式非常丰富,主要有语音手段、词汇语义手段、语法手段。语音手段就是将直陈语的语音替换成其他的读音;词汇语义手段可以将婉指事物或直陈语的理性意义进行拔高而美化,或通过模糊词语、借词和迂回陈述、隐喻、转喻等手段而对婉指事物进行弱化,或通过构词法手段对直陈语进行缩略、截短、逆拼等形式变异;语法手段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类型,通过语法手段如否定、疑问、虚拟和缩短法、掉尾法、首字母缩略法、逆构法等可使婉指对象弱化。  相似文献   

8.
隐喻性英语合成词的认知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词是英语惟一能自显隐喻语义的词汇类型,其特定的形态结构能独立展示不同概念域中事物相似性。从语言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本体隐喻、方位隐喻、结构隐喻等认知模式和文学、历史、科技、习俗、语言等社会文化积淀对隐喻性英语合成词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晶 《钦州学院学报》2012,27(2):101-104
从本质上讲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都利用了概念系统中两个概念域的建立、两个概念域中单向性与互动性的经验重构,以及最终由经验重构产生双重性语义结果这一系列的认知过程;因此,这一系列认知过程可以作为研究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综合认知模式。这一模式进一步证明了思维的隐喻性本质,同时基于这一模式可将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看作一个连续体。  相似文献   

10.
陈璐  陈炽 《考试周刊》2010,(13):30-31
隐喻是生活中运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之一,也是人类语言表达的基本类型之一。科技英语语篇中的一些重要的术语的核心概念也往往都是隐喻性的,而且这些隐喻概念被科学家作为新的科学事实和概念前瞻性发现的重要工具而被使用。本文从隐喻的本质和科技语言的特征出发。分析了科技英语语篇中的隐喻现象,旨在揭示科技语篇中隐喻后语句的深层语义结构和内涵,提高科技英语语篇的写作、解读和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词汇是语言的要素,隐喻理论对词汇的理解和掌握有着十分独到的认知视角。通过词汇的定义,隐喻概念的发展、特征以及分类等方面的探讨,从构词和语义两个角度进一步就英语词汇的隐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隐喻方式在语言词汇习得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词汇附带习得是二语习得者在阅读语篇中习得词汇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缺乏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二语习得者要想成功附带习得词汇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图式理论框架指导下的词汇附带习得,可以更为明晰地看到在教学中构建语篇文体图式,激活学生内容图式,增强学生篇章、语义场意识对附带习得词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张蕾 《林区教学》2012,(1):75-77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语言、隐喻和认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隐喻能力应当包括透析隐喻性语言现象其深层文化内涵,掌握目标语言文化里的隐喻性认知机制,并在语言交际中运用隐喻和创造隐喻。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这一拥有自己民族语言的教学对象,探讨在词汇教学、文化教学及语篇教学中,增加学生本民族语言中特有的隐喻概念进行对比性教学,从多方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改进英语教学、改革教育观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遍及语篇的概念隐喻是阻碍学习者理解语篇的因素之一。从词和语篇两方面对概念隐喻在英语语篇中的渗透进行分析,能帮助学习者识别隐喻性表达,通过选择相关的语言线索来认知语篇,更好地弄明白和解读作者隐含在语篇中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语篇。  相似文献   

15.
《邢台学院学报》2015,(1):138-140
以一则英语经济报道为例,探讨了经济语篇中常见的概念隐喻类型及概念隐喻如何构建经济语篇的语篇连贯。单个隐喻的内在系统性为语篇连贯提供了完整的内在结构及语篇信息流向前推进的框架,不同源域或不同目标域隐喻间的共有蕴含实现了隐喻间的语义连贯。通过对所选语篇的分析可知,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概念隐喻是构建经济语篇连贯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语篇连贯主要追求的是语义的连贯性.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除了衔接手段,语篇本身的语义内容才是决定语篇连贯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合适的、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Lakoff认为隐喻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认知活动,又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工具和结果.本文从隐喻的照应性、索引性和顺应性三个方面论证其在语篇连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隐喻理论是解释语言词汇层面的理据性、系统性的最重要理论之一.运用莱考夫的隐喻理论,分析探讨英语词汇的隐喻化现象和过程,研究发现:英语词汇层面普遍存在着隐喻化现象;对于相当多的词汇而言,其语义的产生是通过隐喻思维认知方式构建起来的;当词汇语义以隐喻认知方式延伸时,词汇的本义和它的延伸义之间的主要关系特征是"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主要体现在隐喻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文化性三个方面。尽管时政新闻需要遵从一定的写作原则,但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时政新闻也通过遍布其中的隐喻性表达实现了语篇连贯。对中英文时政新闻中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进行认知阐释,能从系统性、连贯性和文化性等方面更好地把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时政新闻语篇的意义与结构。  相似文献   

19.
象似性作为语言的一种特征,不仅广泛存在于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而且也存在于语篇层面。从语篇层面来研究象似性,有助于人们更加系统、全面地认知语言象似性理论;从象似性角度来解读语篇,则有助于人们更加形象、深刻地理解语篇的内涵。因此,本文试图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依据,以隐喻为基础,分析隐喻性语篇中的映像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以及各自在语篇中的文体功能,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运用象似性理论来分析语言现象,解决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语义是语篇交际的主要内容。语篇语义学的研究从不同的基本观点出发,形成了对语篇语义的不同的隐喻观。本文讨论并评价了语篇语义学的三种隐喻观:管道观、蓝图观和建筑观,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语篇语义的三种表征形式:线型,树型和盒状图型。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语篇语义学的分析理论和表征方法。文章指出,建筑观的分析理论和盒状图的表征方法更适合语篇语义的分析和构建,在将来的语篇语义研究中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