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以Facebook、微博、切客等为代表的新网络社交时代,现实生活中的个体特征及人际关系已越来越多地映射到网络,真实社会与虚拟网络相互交织,不在场交往日渐成为人际互动的主要方式,而移动终端的出现更加突显了网络区隔。这一系列的改变势必在人们的自我呈现中通过前台的变化、印象管理方式的更新以及文本沟通方式对传统沟通技巧的冲击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电子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不过,对于游戏共玩如何增加社会资本的研究以量化方法为主,且往往难以跳出游戏本身的边界。通过对17位《王者荣耀》游戏玩家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游戏世界的确可以通过视觉化身和听觉亲密增加人际交流、促进彼此了解。游戏共玩对于桥接型社会资本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关系破冰,对于结合型社会资本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为远距离亲密关系创建情感仪式。换言之,游戏在游戏社交和整个社交网络之中皆不必然处于核心地位,其价值的最终实现往往仍需辅之以“媒介转移”,这一发现补充了既往量化研究的局限,体现出一种“去媒体中心化”的媒体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3.
学生小群体是学生开展同伴交往、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形式,也是社会文化再生产的重要媒介。从布迪厄提出的区隔视角来看,学生小群体的形成是学生在充满各种文化规则的学校场域中,为更好地满足自身积累资本的需要,受惯习影响而进行彼此选择的结果,位置相近、惯习相似的学生更容易结成小群体,并与异质群体区隔开来,这一过程中隐含着学业区隔、权力区隔、性别区隔和阶层区隔的德育风险。基于此,应通过设立合理场域规则、平衡个体资本差异、塑造平等交往惯习,使得学生小群体不仅成为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亦能成为学生养成正确道德观念的交往情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主流媒体党性和人民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在社交网络中担负舆论引导和共识建构的社会职能。危机语境下“告知-指导-激励-疏解”传播四向模型,构建了主流媒体社交网络话语中心实现的主要路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信息的传播效果,验证了这一路径的合理性。由此形成了立足意识形态本位、提升场域感知能力、强化情绪设置,以及增强对多元集群的吸纳能力等政策性建议,对巩固社交网络中主流媒体话语中心地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社交媒体时代,网民养成了一边欣赏网络文艺一边集体评论的习惯,文艺消费总是在热烈的讨论中进行。中国传统文论的“诗可以群”可有效阐发当下网民文艺评论的多方面特征,比如文艺评论的交往功能、趣缘化、分众化现象及其集体创作属性。通过“诗”(文艺)实现“群”(交往)的作用,这构成了中国的固有传统。针对性地改变文艺观念,从审美性走向交往性,将交往媒介视为文艺活动的要素,构建公共性文艺交往平台,以实现社交媒体时代文艺评论中国传统的重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社会支持、社交焦虑与孤独感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现状,探讨社会支持、社交焦虑与孤独感间的关系,文章采用UCLA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与交往焦虑量表对169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大四的孤独感高于大三,且达到显著差异;单亲家庭的孤独感高于双亲家庭,双亲家庭的社会支持高于单亲家庭,均达到显著盖异;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均呈显著负相关,而孤独感与社交焦虑王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沟通与交往是国家颁布的聋校新设课程,是聋生在社交活动中学习使用汉语和手语进行信息交换和符号转换,并能进行跨文化交往的社会言语交际类的实操性课程。教师要认识聋人社交中的“玻璃罩”“鸿沟”的特征,从“沟通”“交往”两个关键词入手深度认识课程性质,培养学生积极沟通以及跨文化交流的素养,处理好话题与主题、虚拟与真实、汉语与手语、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以及集体教学与分类指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3,(A5):151-152
网络社会的崛起对人类交往领域的影响是空前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网络平台而诞生的虚拟社交趋于普遍。大学生在畅享虚拟社交带来的便利与愉悦的同时,却遗忘虚拟社交素养养成的重要性。当这种交往模式逐渐常态化时,更应引起人们对它的重视。明晰虚拟社交素养的概念内涵及养成所面对的困境,对探寻培养大学生虚拟社交素养的路径至关重要,以期建构大学生虚拟社交素养的自发、自觉、自为系统,保障其健康交往。  相似文献   

9.
变革家庭德育,需要重视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地缘与人口结构变迁、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以及特殊家庭现象日益习见等因素。现阶段家庭德育中诸如家庭智慧与安全感缺位、德育者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欠缺、父亲德育角色缺位、犯罪预防与“德育爱”背反等困境比较突出。基于此,强化家长实质性德育参与,凝聚家校共育合力,培养和提升家长的德育胜任力,统摄各方面德育影响,优化多育并举,形成以能力发展与使命自觉为基础的家庭德育内生动力,是家庭德育质量提升的内在诉求;重构社会环境与家庭的“符号互动”及“结构功能”关系,变革社会之“道”以引领个体之“德”,强化“互联网+”信息社会之家庭责任担当,完善社会工作嵌入融入,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配置,打造社区家庭“共建共治共享”协同育德机制等措施,是家庭德育外围生态变革的关键理路。  相似文献   

10.
虚拟在场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赋能,使之既能克服传播的时空局限,又可以与教育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虚拟在场放大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传播过程中的缺陷,减弱了与教育对象现实交往的机会。数字时代,需要充分利用“在场”传播、“离场”传播、“虚拟在场”传播等多种话语传播形式,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1.
<正>社交媒体交往虽然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但也会带来规则意识不强、主体性缺失、自我保护意识缺乏等玩商失范行为。减少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交往中的玩商失范行为,一方面需要通过新媒体素养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社交媒体,从而提高其主体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则需要增强家长与青少年的互动,发挥家庭在青少年规则意识养成方面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当代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受到现实场域和虚拟信息化场域的双重影响,虚拟的社会信息接触引发学生“社会孤立”,网络信息动态化造成学生社会理解的错觉,虚拟社会化为学生真实社会化制造了障碍。虚拟社会化和真实社会化对学生社会性成长缺一不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要认清两者的不同位置和功能,以现实场域的亲社会行为促进学生对他人福祉的关心和社会支持的获得,防止学生主观认知和客观意义相互分离;以虚拟信息化场域来增进学生对公共化、开放性的和宏观性的社会空间的涉猎,提升学生媒介素养和社会理解的知识理性,通过平衡虚拟社会化和真实社会化的主次关系,推动学生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青少年实现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场域,打造阳光、安全校园是社会以及亿万家庭的共同诉求,然而频频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却让学校教育教学面临重重挑战。学校场域中规章制度的过度“规训”、教师教育惩戒权不明、师生课堂交往的失衡、同伴群体对游戏规则的漠视以及家庭场域中不良惯习的迁移都会促使校园欺凌的滋生,通过加强学校规章制度的育人因素、明确教师治理校园欺凌的权利与义务、重构师生交往的良性环境、转变同伴群体对校园欺凌的态度、建立学校与家庭场域的联动机制来优化学校场域环境,以期发挥学校场域在校园欺凌治理中的独特价值与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智媒时代,家庭空间进一步媒介化,具体表现为场景化、区隔化与中介化。家庭空间内部亲子互动主体从身心俱在变为身在心离,互动形式从多方互动变为个体活动,互动机制从面对面交往变为中介化交流。智媒时代的亲子互动是“自己玩吧”模式,并出现媒介因素影响下的“角色缺位”现象,使社会面临家庭抚育功能失调和儿童身心异化的风险。建议有意识地融入或抽离智媒环境,构建亲子“一起玩吧”模式以规避家庭媒介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区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较传统家庭养老而言,需具有更多的社会支持系统,同时也具有社会化养老所不具备的感情与精神慰藉功能,在应对未富先老、家庭养老功能退化、社会化养老发展不足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养老资源的产生、供给和有效传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种养老模式的成败。社区居家养老要想发挥功效,必须构建一个以家庭支持、政府辅助、社会参与、社区执行、社会关系的自我认知与强化的“场阈式”居家养老体系,通过多方参与、优势互补、个人支持网络的挖掘与强化,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优势,创建无“需求偏差”的养老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对农村家庭首代大学生、城市家庭首代大学生和非首代大学生的读研自我效能感存在不同影响.通过文献整理,建构社会资本视野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读研自我效能影响的量表,该量表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人口统计学因素、结构性因素、直接社会关系网络和延伸网络.研究结果发现:年级、父亲职业和父母支持对农村家庭首代大学生的读研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母亲受教育程度对于城市家庭首代大学生的读研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年级、朋友支持和通过在线和社交媒体获得的信息对非首代大学生读研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数字交往时代的到来,既打破了师生关系建立的时空限制、拓展了师生关系发展的内容、丰富了师生关系建构的方式方法,又使原有的师生关系建构模式受到挑战和冲击。师生关系在交往的场域、认知惯习、资本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嬗变,师生关系受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响,呈现出虚实场域多元主体、技术可供四重恐惧、认知惯习三层境遇的表征,同时面临着数字区隔、圈层屏蔽、情感边界等一系列隐忧,基于此,提出识别的逻辑和重构的策略,高校教师应善用媒介,加强沟通,弥合数字鸿沟,发挥数字交往在师生关系中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交往空间作为主体交互活动的场域,体现并内在于社会关系,其发展变迁影响并型塑社会友善,二者呈现矛盾运动、相互建构的关系;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化浪潮,我国原本基于“熟人社会”的友善也部分失去了社会基础而走向式微。现代友善建设需要交往空间的良性构建,其路径包括:在个体交往空间中构建爱与温馨的家庭生活空间;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以缓解个体的孤独、焦虑与隔膜;在现代化进程中关注人的精神发展。在公共交往空间中注重抑恶扬善;净化公共交往空间的道德风气;强化公共交往中的人际信任。在网络交往空间中构建理性、平和的网络对话空间;加快网络空间的多元自律机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大众化社交媒体平台赋能学术传播新的渠道、内容和环境,带来多元主体参与和关系互动。以社会网络分析与深度访谈的混合方法,在跨平台综合视角下对学术知识从传播到主体互动进行连贯性考察发现,社交媒体通过扩大可见性、凸显液态性和深化诠释性,推动学术知识从象牙塔内流向公共场域;多元主体基于不同关系网络进行多层面互动,彰显出实现知行内化和身份认同的理想追求。社交媒体的知识传播之旅是一场从心与心的交流到撒播的过程,本质上难以突破结构化困境实现真正的“平等对话”,但通过多级转译和扩散机制,将相对完整的专业性知识进行大众化、碎片化传播,扩大了知识直抵公众的可及性,而网络媒体的跨时空存储与便捷提取特性,又延长了学术知识传播的生命周期。这意味着处于成长期的青年学子拥有了更多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去寻求更多、更高质量精神交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智慧学习社区的兴起,激起了教学场域的虚拟化重构。智慧学习社区通过信息技术构建了虚拟映射场域,进而强调了以价值的视角重新审视学习体验的必要性。通过梳理历时演进与共时共生的智慧学习社区的技术景观,拓展了智慧学习社区体验场域的特性,包括贯通与涌动的传播特性、自在的本体特性,以及虚实融生的时空特性所共同形成的具有独特形态的生态系统,进而研究挖掘信息技术对社会存在感、共情感、认同感等学习体验所产生的支持与影响,并由此推演出智慧学习社区的社区共享价值、社区共创价值与社区共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