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驼祥子》是京味小说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小说的四个英译本为切入点,从称呼语、诅咒语、地名三个方面分析体现"京味"文化负载词、词组、俗语的翻译,并通过具体实例,对比四英译本中不同译者在北京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以及译文效果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异化翻译为主的翻译策略对推动文化走出去战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衔接是语篇分析领域的重要概念。本文拟通过对《春怨》原诗及三个英译本的语篇衔接手段的分析,试图阐释衔接意识在原文及译文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在最大程度上传达原文语义及形式效果,译者往往需要根据目的语与源语各自不同的特点,采用各种补偿手段。本文通过引用《围城》(汉-英译本)译例,从汉英语言特点及文化差异两方面分析汉英翻译中常见的几种补偿译法。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化活动,原语与目的语在矛盾碰撞中互补互动,具体表现为目的语的创新和发展。本文将以杨宪益和Hawks的两种关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英译本为例,分析阐述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取向——使译文忠实于原文或者是使译文符合阅读者的欣赏力和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5.
基于关联理论翻译观,分别从语音层面、语义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用层面四个维度探析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山东方言英译。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中,灵活采用直译、意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尽力保证方言翻译的准确性,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域特色方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传递。但英译本中也存在方言误译的情况,这对译者扮演好纽带角色、传递源语文化内涵,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6.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描述了英语的主位结构和语篇的衔接方法。通过对唐代诗人金昌绪的《春怨》的三种不同英译本进行主位结构及语篇衔接的比较和分析发现,不同译本语篇的主位结构和衔接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原作不同;当译文的主位结构越是接近原文时,译文就能保留越多的原文信息。同时,这种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理论的语言对比研究方法给译本评价和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曲静 《海外英语》2015,(4):77-78
《养花》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该文选取张培基《养花》的英译本,以语域理论为基础,结合其英译文本,从语场对应、语旨对应、语式对应三方面进行分析。张培基《养花》英译本为翻译者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他将这三个方面很好的融入到了其译文中去,与原文在语域上较好的保持一致,希望广大译者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养花》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该文选取张培基《养花》的英译本,以语域理论为基础,结合其英译文本,从语场对应、语旨对应、语式对应三方面进行分析。张培基《养花》英译本为翻译者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他将这三个方面很好的融入到了其译文中去,与原文在语域上较好的保持一致,希望广大译者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出发,对李清照的8首诗词及对应的许渊冲英译本在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子系统中的态度资源分布频率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译文进行评估,以此探究译者所追求的翻译原则及目的。研究发现:译文中的态度资源相比于原文中的态度资源有所减少,主要是因为译文中情感资源的态度意义表达不够充分;较原文而言,译文中判断资源的数量和比率与原文差别不大,主要是因为译者为了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基本上传达出了原文判断资源的评价意义;此外,译文中鉴赏资源的数量和比率都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译者为了追求翻译中的“三美”原则而增加了鉴赏资源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Talmy运动事件词汇化理论,以莫言《丰乳肥臀》及葛浩文英译本中动词"流"及其激活的流动类运动事件为实例,采用定量观察和定性分类分析的方法,探寻汉英小说翻译中激活流动类运动事件的核心动词再词汇化模式特征。研究发现,葛浩文译文中再词汇化后的运动事件核心动词语义包容信息与原文核心动词相比存在差异,且语义包容量普遍大于原文,词汇化程度高于原文;不同的语义成分也表现出融入动词的不同潜力。本研究借助现有的小说平行语料,寻找汉英小说翻译词汇化模式的整体倾向,以期对移动类动词的汉英翻译实践以及翻译批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一般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对弹词开篇《莺莺操琴》的原文与英译本进行具体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运用了添加句子主语,使用关系词和连接词、介词,动词形态变化等几种主要形合手段,使整篇译文自然流畅,结构完整,意义表达充分。  相似文献   

12.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语言学的两个重要术语,是语篇的重要特征。本文从衔接与连贯的概念及其关系入手,对韩愈的散文《师说》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并提出杨宪益夫妇的译文更地道、更能为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3.
谚语用词简练,寓意深刻,给翻译增加了难度。译者与学者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翻译谚语以使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写作学强调译者的写作能力决定译文质量,在翻译策略方面提出直译、意译、归译策略,为翻译实践提供新指导。本文选取《李岚清教育访谈录》英译本中的谚语作为研究案例,从翻译写作学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英译本对原作谚语的翻译处理与策略。我们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以翻译写作学理论为指导,合理采用翻译策略,灵活运用各类翻译技巧,认真梳理译文笔法,以求译文达意又能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常见现象,亦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之一。本文试从语用模糊角度对《红楼梦》中大量的模糊语言及杨、霍译本的相应译文进行分析,进而探究两种译文在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现人物艺术魅力方面与源语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以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为参照语料库,对中国国防白皮书英译本中due+N结构的搭配研究发现,这一结构在英译本中呈现显著搭配、非显著搭配与异常搭配三种情况。due+N结构的非显著搭配与异常搭配很可能受到汉英词典中相关词条的影响。借助语料库手段,在目标语语料库中对节点词进行搭配检索可以帮助避免译文中非显著搭配与异常搭配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文学典籍中的经典之作,现在可以找到的英译本有很多,不同的英译本因翻译目的不同,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各不相同,因此译文也有所差别。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以《蒹葭》的三个英译本为例,试比较三位译者所处的不同历史时期及社会背景,探讨其翻译目的以及对译文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关于《论语》英译本翻译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理论框架、从不同的角度做了深入探讨。采用功能语篇分析方法,目的是探讨功能语篇分析对《论语》英译本翻译研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从功能语篇分析出发研究《论语》英译本的翻译,可以揭示原来被忽略的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旨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评述辜鸿铭《论语》英译本,目的论将"翻译充分"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以此作为出发点,在翻译纲要的指导下,考察译本的预期功能,译入语受众和译本产生的动机等,从而检验辜氏《论语》英译本是否满足其翻译目的,评价其翻译是否充分,研究的启示在于:该译本是符合其翻译目的,翻译充分的译文,辜氏所运用的各种增补、删除和重排的翻译方法是实现其翻译目的的合理手段;在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译者不但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有深刻和透彻的领悟,而且还应对译入语文化作潜心研究,同时考虑到译本的文本功能,以更适合译入语读者接受和更利于文化传播的方式使得中国的典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传播。  相似文献   

19.
胡文雯 《文教资料》2006,(18):110-111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而语码转换的翻译却很少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本文通过对《日出》和《围城》英译本中张乔治和张吉民两个人物会话中语码转换的译文进行实例研究,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对两种翻译方法进行分析、解释和对比,提出在翻译实践时应该对形式给予充分的重视,将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并强调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应该注重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20.
从霍米·巴巴杂合理论的视角,从语言、文化、文学三方面分析林太乙女士《镜花缘》英译本中的杂合现象,可发现:其译本中的杂合是作为族裔散居者的译者诠释母国文化的重要手段,译者自身与其所代表的华裔族群在杂合形成的第三空间中得以显身,进而在译文中实现了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