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超  汪铎 《中国名城》2023,(4):29-36
参照近年来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相关的宣言、宪章以及各项政策法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同时结合苏州工业遗产特色和苏州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工作开展近况,尝试构建基于城市多维价值的工业遗产评价体系,并对原有的苏州工业遗产评价体系进行修订。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因子权重,并运用该体系对苏州姑苏区工业遗存进行新一轮普查,建议苏州新增工业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交通的发展,许多码头工业区面临着功能转型。如何在城市滨水工业区改造中,最大化发挥工业遗产的价值是工业遗产利用与滨水空间重构的综合课题。以武汉杨泗港城市设计为例,探讨工业遗产的开发方式及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码头工业区的保护与改造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借鉴场景理论,保护、展示和利用构成了工业遗产保护的核心议题和目标场景。首先,应基于工业文明的价值判定保护各类遗存,构建面向学者的保护场景;其次,应在保护基础上充分展示并系统阐述遗产价值,形成面向公众的展示场景;第三,应结合城市发展背景整体构思工业遗产的特色职能,形成面向消费者的利用场景。三者既各成体系、又相互支撑并相互协调。最后以九江动力机厂保护规划为实证案例,提出上述目标的具体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乡愁概念内在的矛盾性出发,将工业遗产保护与工人阶级的乡愁情感与集体记忆结合起来,说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开发过程中,必须关注乡愁记忆中的负面情感部分,即黑色工业遗产保护的价值。详细分析了国企老工人和流动农民工两类工人阶层主体的乡愁差别,及其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启示,反思了目前比较流行的小资化和商业化的工业遗产开发模式以及缺乏活力的工业博物馆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文化遗产类型的不断丰富,在大尺度遗产的保护过程中,真实性与完整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我国既有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对遗产区域化保护的理论和实践进行阐述,初步分析了遗产区域化保护规划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大运河扬州段为例,就大运河遗产的区域化保护方法进行探讨.认为文化遗产区域化保护不仅是保护理念、方法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如何处理工业文明给人类留下的遗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由于工业遗产所昭示的特殊意义以及它占据了相当大的历史空间,对工业遗产选择性地保留并加以重新利用,既可以留住它的历史意义,又能赋予它新的内涵.文章从空间生产的角度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园林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以“活态遗产”为视角,分析苏州园林遗产数字化发展的现状,阐述当下园林遗产实施数字化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与意义,提出活态化、发展式、开放性的数字化传承体系框架。从流程结构、实施机制、技术体系3个方面进行系统化阐述,提出以全方位数据采集与处理、动态化信息存储与分析、多元遗产文化展示与传播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数字化技术保护框架,以期通过对苏州园林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创新模式的初步探讨,为中国数字化园林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实现园林遗产的续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潘玥 《中国名城》2020,(4):34-44
在乡村振兴的目标下,建成遗产该如何保护和存续在许多国家均是难题。通过追溯英国处置乡村中的风土建筑这一建成遗产的重要组构部分的整体特点,对其价值认知、保护历程及规划体系的形成,进一步结合科兹沃尔德乡村保护案例的规划政策分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英国风土建筑保护的策源力。即包括贵族乡绅在内的精英阶层对乡村自然景观营造和保护旨趣一直有其社会传统性;赞美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浪漫主义者进一步通过包含风土建筑在内的英国风景建构为英格兰的民族身份认知物;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生地,较早开始对工业文明的进程带来的后果进行反思,保护乡村的建成遗产及其整体环境作为善性立法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的体现,并较早地通过制度建立被纳入正当化、合法性的保护框架中。最后指出英国社会普遍达成的有关风土建筑及其文化地景整体性保护的共识与规划制度的配合是英国乡村大范围的建成遗产能够被成功保护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通过反思大运河遗产保护工程中出现的问题,确认大运河遗产价值的判定是其中的关键,构建价值体系的平台必须依据古人之世界观,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制度背景和文明模式的形态结构中寻找答案,进而对大运河的遗产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工业遗产具有建构在社会脉动之上、反映民众工作生活的意义,多表现为构成一组生产方式与社会组织等脉络关系的构造物,而不一定是单栋精美的建筑体。不同类型的工业遗产帮助我们拼凑出不同类型工业文化的图像,以便了解一个地方与社会的发展史。从管理模式和实施路径的角度对城市工业遗产资源的研究、保护、活化和再利用进行探索,为多元化资源管理的实现、规划指导的加强及以健全城市工业遗产资源管理保障制度为目标的法规建设寻求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对不同类型工业遗产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管理方面引入各种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化价值特色研究是名城保护规划的核心内容,在研究方法上应以历史维度为基础,加入区域研究视角,以关联性为重要理念,以现存遗产为核心依托。以齐齐哈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从不同时期的地缘政治环境、人口流动与民族演进、重大区域交通工程,以及区域经济布局等多要素视角切入价值特色研究,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保护框架,提出创造性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2.
工业遗产是指在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工业遗存,包括生产车间、厂房等生产储运设施和与之相关的生活设施、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等物质遗存,以及生产工艺知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非物质遗存.其实践兴起于工业革命发祥地英国.1973年,第一届国际工业纪念物保护会议在英国铁桥峡谷召...  相似文献   

13.
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新技术手段的出现和保护理念的更新为园林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视角。因此,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及统筹多方数据源信息的方式,针对园林遗产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等问题,构建适用于园林遗产历史信息共享管理的流程方法,对园林信息和数据文件进行系统分类与统一管理。同时,以苏州艺圃为例,基于对姜氏时期艺圃的复原研究,运用三维数字化等相关技术构建园林遗产信息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搭建信息展示与传播的Web平台,对艺圃遗产信息进行数据共享,在提高用户浏览体验感受的同时,提升园林遗产的信息传播效果,为园林遗产的研究、保护与传播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从评价目的、评价主体与客体、评价体系的构建三方面系统回顾梳理国内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价值评价体系研究.针对评价主客体单一、评价因子不全面、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最后从多方参与、差异化指标、多样化评价体系、动态监测机制、评价技术创新5个方面提出价值评价的趋势与展望,期待对完善价值评价体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很多城市的工业遗产面临着逐渐消失的现象,即对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成为政府部门管理和城市管理中的难题。因此,应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对工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挖掘出其内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陈岩 《文化学刊》2010,(4):170-173
工业遗产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将工业遗产文化保护与景观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促进工业遗产地经济的繁荣,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工业遗产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探寻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我国工业遗产文化旅游提出合理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保护管理好这些珍贵的遗产越来越重要。文化遗产监测是管理者保护管理工作中一个新兴的保护管理方法。本文从监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两个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遗产的保护管理者有所启发,发挥出遗产监测在保护管理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乡村主义及规划理论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提出新乡村美学评价体系.从"三生"视角出发,即生产、生活、生态,构建新乡村美学体系框架,划分为3大影响因素、9个指标因素与24个子指标影响因素,运用专家咨询法和AHP层次分析法逐步剖析指标概念并赋予各级指标相对应的权重.通过对山东葫芦套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案例评估研究发现,美...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保护规划编制的全面落实,部分历史城镇在现有保护规划的框架下融入遗产的活化利用方式,谋求空间的再发展。但受区域发展条件的影响,固定的保护规划内容无法有效解决西南历史城镇面临着的实施对象复杂、改造方案不明、管控方式单一等问题。研究借鉴现有理论成果反思范式保护的局限性,提出从划定示范空间展示、精准活化遗产功能、构建双向控制体系这3个方面构建面向实施的保护发展路径,以宁厂古镇为例探索遗产保护发展有效落实的系统方法,并构建一套多导则管理的规划成果模式以提升规划的可理解度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辉  赵玲玲 《职业圈》2007,(20):28-30
装备制造业是河北省的战略支撑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文章从科学、系统的角度建立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进行综合评价,为产业的发展,决策的决定及政策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