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通过开设“机械工程综合实践”实验课程来提高研究生的基础实践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新的探索.结合近年来的具体教学实践,从实验课程教学实践项目设置、教学过程实施、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对研究生实验课程的教学以及研究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面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且针对系统仿真与系统集成课程的特点,着重探讨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目的在于探索研究生教学的全新模式,突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当前,“双一流”高校的创建对研究生这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与研究生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教学,也要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授课效果,从而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教学模式。本研究从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研究生课程教学认知分析、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以河南工业大学工业催化原理课程为例,提出了研究生课程教学应凸显以学为中心,聚焦对“能力”的培养,推动课程学习成为研究生后续科研实践活动所需各项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要支撑环节。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如何在研究生教育中加强电子系统设计类课程的顶层设计,优化内容,实施分层,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研究生电子系统,设计课程的改革目标,具体分析研究生教育在电子系统设计课程建构中的缺陷,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电子系统设计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形成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及综合型实验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体系,旨在提高研究生创新及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基础环节,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回顾质量文化内涵与研究生课程教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质量文化视角提出了切合质量时代要求的“以能力为导向、以规范为保障、以问题为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优化与改革构想,以期提升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专业学位的机械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给出该类研究生的有限元课程教学实践方法。该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工程实践案例教学,与业界优化领域专家一起授课,将工业界先进的工程实践教学引入课堂。在课程中讲授了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有限元软件(ANSYS)的应用。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工程有限元方法这门课程的兴趣,并提高机械工程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复杂机械系统设计计算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研究生课程内容以及学校对研究生学习要求的特殊性,经过多年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一种研究生LPS课程教学模式。在介绍研究生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LPS课程教学模式并介绍了近几年在太原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学习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研究生整体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甚至可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交叉学科是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开展交叉学科课程教学对于强化研究生的学科交叉意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以"微机电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分析了交叉学科研究生课程的特点,并从基础知识教学、前沿专题研讨和实践能力强化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针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采用教学与科研互动的教学模式、凸显工程背景的实践教学环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规范的课程考核形式,着力提高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与能力,切实提高研究生素质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分析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不足,提出将理论知识分模块,"启发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进行改革与实践。通过该方法达到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深层次剖析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的数学课程是理工科专业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研究生已经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本科的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学习的需要。本文结合研究式教学和研究生学习的特点,探讨研究式教学方法在研究生《模糊数学》课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软件工程学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本文分析探讨了课程教学模式如何支撑专业能力培养,提出一种强化能力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借鉴国际先进的CDIO、OBE工程教育思想,融合"案例导向教学""研讨式教学""做中学"等课程教学方式,强化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在本校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教学实践应用中,该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专业能力培养成效,其实践经验对同类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非学位课程"交流电机的绕组理论"为例,探索全日制研究生非学位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以加强能力为导向的个性化教学大纲,运用重点突出、案例教学、实践导向等多元化课堂教学方法。从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专题论文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重点突出实践能力。总结课程与实践教学的主要做法、经验与特色,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研究成果对引导研究生建立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佳  宋戈  吕晓  陈玉芬 《大学教育》2023,(19):35-37+49
开展面向科研能力培养的“Seminar+PBL”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是对国家提出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积极响应。使用“Seminar+PBL”混合教学法,能够将专业知识学习和科研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文章梳理总结了研究生课程——公共经济理论研讨中的“Seminar+PBL”教学改革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教学评价、教学监管等五个方面开展面向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课程教学改革,分析了研究生课程“Seminar+PBL”教学改革在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产生的作用和应用前景,以期为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侧重于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案例教学是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文章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人才需求,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的标准化要求。论文首先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能力要求,指出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特点,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案例素材体系,并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的基本要求和撰写规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水泥基材料性能与研究方法"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课程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探讨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对课程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实践检验表明课程教学效果良好,为土木工程研究生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日本东京大学工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考察,在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与国内研究生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研究生课程的思政育人途径,将思政育人融入学科基础课程体系是当前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改革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以硕士研究生学科基础课程《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为个案进行研究,构建了课程与思政的融合框架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论模式,并开展了为期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最终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个案的教学实践成效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课程与思政相融合整体上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理想与师德精神塑造能力、科学思维与科研方法知识、科研能力与创新素养,但是在思政育人达成度上仍存在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9.
材料学研究生基础理论——工程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科研工作者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较高的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解决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以我校材料学研究生的教学为案例,利用基础理论课《材料化学》、应用基础理论课《涂料原理与工艺》和实验课《高等合成化学实验》等课程,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理论教学环节和实验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实践,探索适合于研究生教学的基础理论-工程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实验课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如何充分发挥好实验课程的重要作用,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我校研究生课程《高等光电技术实验》为例,以研究生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目标,结合近些年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介绍了在研究生实验课程教学探索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