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移动互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便捷性、智能化和个性化等特点也愈发突出,人们在了解其优势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到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弊端,尤其是身处移动互联网课堂中的学生们的自主性学习更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4):90-91
进入4G时代,移动互联网开始渗透并塑造每一个行业,使教育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移动终端上和碎片化时间中得到更具长尾效应的延伸。在民航职业院校中,构建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倡导将教育教学碎片化,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将教学进行碎片化处理,让学生随时随意完成知识的补充与学习。  相似文献   

3.
陈福德 《天津教育》2020,(20):169-170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环节充分融入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丰富数学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移动互联网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移动互联网上有大量的数学知识,使数学教学不仅仅局限在书本和课堂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壮大,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的便捷,促进人民的生活工作能够正常运行下去。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让人民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学习。同时,人民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来查询自己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内容,方便人民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借助移动互联的作用来实现自我学习的目的。本文立足于对当今移动互联环境下自适应学习模式的研究,分析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自适应模式的学习,让人民借助移动互联环境的作用,促进学习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能够从移动互联环境当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正>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本实验以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的产品设计与运营为载体,采用虚拟仿真教学手段,通过营造模拟实践的环境和条件,将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运营管理和决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与数据分析处理的方法相结合,使整个虚拟仿真实验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验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相关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数据分析处理的方法,了解移动互联网企业运营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更是让学生通过这样的仿真实验训练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达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满足管理学科对实践教学的新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当前"电路理论"教学中所面临的学生掌握困难的现状,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络,开发了一套可以与课堂教学充分对接的,拥有视频教学资源、知识点应用实例、视频上传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建立了一个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微信群。利用这些移动互联网工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正>在移动互联网视角下教师想要有效开展素养教育探究,便要全面利用互联网手段对学生的各个学习过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并在其中锻炼学生的多层次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1.采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基于移动互联网视角下的高中英语素养教学探究中,教师首先应当用互联网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体验。根据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  相似文献   

8.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下,为了让学习者能够更加便利地使用移动互联网在线学习,探索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在线学习平台搭建,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广泛接口,实现移动端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通过平台整体功能模块设计、教学课件开发、教学模式优化,考试在线报名、成绩统计与分享等,重点梳理了教师在线管理与评论等功能模块设计,达到学习的便利性、随时性;通过学习分享功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加强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进而引导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9.
王薇  刘兰 《教育教学论坛》2019,(10):196-198
"互联网+"给我国现有的教育资源、教学模式、学习策略等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移动学习应成为新型语言教学的辅助手段。本研究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利用手机学习软件进行大学英语词汇移动自主学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考察学生移动自主学习效果。结果表明:学生对英语词汇移动学习的便捷性与有效性持肯定态度;利用互联网+进行大学英语词汇移动自主学习具有可行性,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果;但在增强学习动机上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0.
黎景宜 《海外英语》2014,(21):52-54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改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重新思考师生角色定位进而让英语的教与学更符合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要求。将英语教学的视角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丰富多彩的各种移动互联网空间,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老师加强沟通、产生互动,最终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参与度,变单向灌输模式为双向互动型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眼于高校教学,设计移动互联网的教学互动环境,建立新型的"互联网+教学互动课堂",通过教师制作的互联网微课及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灵活切换面授课堂与网络课堂之间的教学互动。同时我们使用众包的方式激励学生共建学习资源,并根据学生完成众包学习任务的情况制定学习激励机制和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与语文课堂“无缝连接”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实现移动互联网与高中语文课堂“无缝连接”过程中的实践与体会:针对移动互联网具有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动态呈现、虚拟情景等优势,推动课堂转型,用移动互联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活泼灵动;针对移动互联网具备大容量存储教学信息的优势,促进模式创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开展合作探究,让课堂开放高效;针对移动互联网具有多功能、全天候开放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创设教育环境,让师生互动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更开放、多元和频繁,让课堂更丰富。实践证明.移动互联网与高中语文课堂的“无缝连接”能有效构建民主开放而又高效灵动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实现移动互联网与高中语文课堂"无缝连接"过程中的实践与体会:针对移动互联网具有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动态呈现、虚拟情景等优势,推动课堂转型,用移动互联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活泼灵动;针对移动互联网具备大容量存储教学信息的优势,促进模式创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开展合作探究,让课堂开放高效;针对移动互联网具有多功能、全天候开放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创设教育环境,让师生互动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更开放、多元和频繁,让课堂更丰富。实践证明,移动互联网与高中语文课堂的"无缝连接"能有效构建民主开放而又高效灵动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改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重新思考师生角色定位进而让英语的教与学更符合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要求。将英语教学的视角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丰富多彩的各种移动互联网空间,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老师加强沟通、产生互动,最终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参与度,变单向灌输模式为双向互动型模式。  相似文献   

15.
推动移动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动移动学习促进远程教育发展,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移动学习;建立移动学习系统,并与互联网无缝对接;开发适用的教学资源,开展恰当的教学活动;开展移动考试,优化现有的评价体系;促进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使捷,特别是综合互联网、多媒体和通信技术的移动通信设备的出现,使移动学习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受到广大学生的热捧和青昧.本文主要结合电大开放教育学员的特点分析移动学习使用情况和其资源建设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各种云技术、云应用离我们生活也变得更近.如今学生们对互联网、移动终端越发依赖,通过各类移动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学习信息.在教育行业中引入基于云技术的微课平台,是一种为广大学子们提供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新方法.本文基于移动云平台设计一种适合中小学教育的微课平台系统,用户涵盖学生、教师和家长,使对中小...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智能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学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学习开启多样化的课后作业模式,引导学生预习、做作业及进行听说练习,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英语学习现场感。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强大的变革力量,以其移动性、联通性、泛在性、微型化、便捷性促使我们使用创新的方法尝试解决教师流动问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教育公平研究的范式转型,催生新型的学生学习需求规律,其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强调学生的获得感。基于新型学习需求规律的教师走网是移动互联时代教师流动的新取向,其实质是教师的现实服务与经验在虚拟网络中的共享,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师资源覆盖面的新实践,是新时期我国教师流动机制变革和创新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与冲击。人们越来越依赖移动互联网,随之而来的也使信息的隐私度与安全性降低、风险增加。本文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安全风险、移动互联网隐私泄露的途径,提出了移动互联网隐私的保护策略、移动应用防止隐私泄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