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通识课、双语课课程特点的分析,结合当前培养国际化创新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文章探讨了如何在现有教育环境、教学资源条件下,以通识课为切入点,在高校开展通识课双语教学的路径和方法。以“计算机网络”通识课双语教学实践为例,综合考虑通识课、双语课教学目标及授课对象特点,在教材选定、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精心设计,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掌握及英文理解、表达能力的培养,实现从“学”英语到“用”英语的教学理念的转换,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是对华南理工大学2014-2015年第1学期"英语诗歌选读"通识课课程教学的实证总结和反思。实践证明,英语诗歌教学通过学生的诗歌翻译和仿写练习,并采取过程性考核方式促进过程教学效果,可以在传统的传授诗歌知识和赏析诗歌文本之外起到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用,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这一教学模式具有传授知识和训练思维的双重教学目的,是对传统英语诗歌教学的有益充实而非颠覆,是新时代下英语诗歌教学与时俱进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3.
<正>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润泽学生心灵、升华学生情感、促动学生践行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德育课,是实施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学科核心目标,目标的达成具有渗透性和习得性。师生在合作体验中渗透情感,在情感体验中促进思维碰撞和价值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立足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通过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实现无痕的德育渗透功能。我市组织了《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教学研讨会,本文以秦老师执教的七年级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要求临床医生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更要有深切的人文关怀。通识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不过,根据对现阶段各综合院校及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二类通识课教学现况的研究,笔者发现二类通识课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授课效果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胡丽萍 《教育研究》2012,(1):125-129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通识意蕴,但这种通识意蕴被现实中的工具主义和技术化英语教学所遮蔽。为此,需要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通识指向,充实、挖掘教学内容的文化价值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地自主探究审断,以促使学生通识精神的形成,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通识意蕴。  相似文献   

6.
刘敏楼 《考试周刊》2014,(12):156-158
通识课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合格公民素养的重要基础性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实现通识课目标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学生视角入手,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调查,分析目前通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对教学实践的思考与总结,提出提高通识课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伍丽萍 《广西教育》2022,(33):60-64
本文基于文秋芳提出的课程思政实施框架,以通识课“大学英语”为例论述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途径,结合对学生的半结构化访谈情况和反思周记,从内容链、管理链、评价链和教师言行链四个维度探讨将思政教育与英语通识类课程自然融合的路径,以实现外语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立德树人目标。  相似文献   

8.
李小彬 《教师》2019,(15):83-84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情感教育,既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又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同时完成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文章从介绍情感教育的内涵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入手,分析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并针对其中体现的问题,提出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然而,时下在目标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而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则有所忽视。而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课型——试卷评讲课,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视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变。那么,在语文试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有机结合、相互包含的关系。以"汽车英语"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渗透通识教育理念,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11.
钟雪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11):191-193
慕课具有开放性、精品化、沉浸感、互动性、碎片化的特点,能够有效达到现行普通高校英语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慕课的兴起给普通高校教育带来了挑战。普通高校教师必须积极思考应对策略,把慕课和英语通识教育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特色,才能更好地推进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当今中国人民的共同精神图式,也是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奋斗的系统性的目标工程。高校人才培育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关节,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而要求每位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彰显人文关怀。其中,大学通识课对学生进行广泛而直接的价值观引导,必须把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自主性、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人文关怀贯穿于每一次教学活动中,以便突现其对强国富民之人才培养的应有价值,为实现中国梦的美好图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改浪潮下,教学目标被分成了三个维度,即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且,新课改还提出能力与知识这两个目标,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服务。同时,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明确了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地位,道德与法治课也不例外。文章结合实际教学,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怎样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黄一斓  颜林 《考试周刊》2013,(92):150-151
高校历史文化通识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要求,必须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文化通识课教学中,基于信息技术搭建历史文化通识课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多媒体化、教学方法网络化、课程考核方式信息化。高校历史文化通识课教学中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能否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将诗歌所蕴含的内在信息传递给学生,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体验和感受。影响到诗歌教学的成效与目标达成。下面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为例,谈谈语文教师该如何以诗歌的“情感”为主线进行儿童诗教学。  相似文献   

16.
科学合理地利用肢体语言辅助课堂教学,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提升初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通过阐述肢体语言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肢体语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应用现状,提出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原则及策略。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诗歌教学在当前英语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针对大学英语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将英语诗歌赏析课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其英语基础能力与扩展能力的双重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新的英语课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良好的情感教育对于提高英语课堂效果,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途径,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以实现英语教学的情感目标。  相似文献   

19.
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完整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情感教育有利于实现学科育人目标,助力学生实现人格健全和精神生长。文章以“在品味情感中成长”为例,从课前线上自主调研,活动前置引情;课中善用数字资源,优化情境共情;课后线上拓展作业,实践活动移情三个方面来探索数字资源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开展情感教育的路径,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是一门工程科技类通识选修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为目标。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从课程内容的多维整合入手,通过课堂设计、教学过程管理、考核制度等手段,实现通识教育使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