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旅游”作为新型的旅游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随着消费社会的不断发展,“红色旅游”也随之出现一些问题,人们不再只是注重红色旅游本来的价值,而是更关注其符号价值,把红色旅游当作一种符号的象征,一种身份和地位的彰显,本文运用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和鲍得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
让·鲍德里亚从符号学路径的解析凸显了消费对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的符号化控制了物的消费、文化的消费和服务的消费领域。符号消费社会的出场,挑战着思想家们的智慧,时代呼唤着新型消费理念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消费社会,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倾向于选择与"名人名品"相关的东西,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消费心理与符号的价值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所消费的物品,一旦将其当作一种符号来消费时,其价值就不能简单地从该物品的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来衡量。当人们进入符号消费的领域,物品的使用价值就会被部分放弃,而更多地被当作能代表社会地位和价值的符号来消费。另一方面,这种"名人名品"作为当今社会高识别的社会符号,对扩散中国文化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名人符号是特定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表征。消费社会符号消费逻辑改变名人符号生产机制与内涵所指,使名人符号的生产机制由意识形态宣传、公共知识传承转向娱乐化、大众化,自身沦为一种可以消费的商品,同时造成信道资源被抢占、无效信息的广泛传播与信息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分裂破碎、结构松散的后现代社会里,名人符号也是一种联结社会的工具与纽带。消费社会大众传媒与广告主要制造了三种类型的名人叙事:偶像神话型、肥皂戏剧型与恶搞反叛型,形成了文化传播中的一种特殊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余妍 《海外英语》2011,(5):323-324,332
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上物质基础的日益丰盛,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消费,一方面反映了消费者的经济行为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在消费社会大众媒体的鼓吹与宣传下,对品牌物品的消费还反映出消费者社会身份的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将符号消费视为一种能够建构自身身份与提高社会认同的途径,试图通过消费某种品牌的产品来显示自己的社会身份与地位。该文结合波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符号消费研究理论,试析中国社会现存的符号消费现象,研究认为:在消费社会,人们不仅被大众文化的消费话语和符号操控下进行符号消费,并且这种异化的,虚假的消费模式,在不久的将来会导致整个社会乃至世界承受资源匮乏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正在由传统的熟人社会转为陌生人社会,人们为了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而进行的炫耀性消费便成为消费的重要内容.炫耀性消费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有其存在价值和社会功能,蕴含着群体团结和社会控制力量,本质上是社会分层和社会区隔的反映.可以说炫耀性消费背后的意义和内涵在现代社会日渐突出,甚至会超出物的占用和使用本身.  相似文献   

7.
鲍德里亚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由生产主导型社会转化为消费主导型社会,消费也从满足生存需要的“使用价值消费”转向满足社会定位需要的“符号价值消费”.在他看来,这一转化的内在逻辑体现在符号政治经济学之中.他力图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去超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在社会批判理论语境之中寻求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突破点,并以此来建构反映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社会学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阶段,快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促使人的消费生活得到全方位的改善,消费开始在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逐渐具有消费社会的特征.在消费社会视域下,消费活动具有符号化的特征,构成人的社会交往手段.为此,培育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有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社会文化,推动和谐人际交往关系建设,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加适合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波德里亚,被誉为“后现代主义大祭司”,是和德里达、福柯、利奥塔等学者齐名的世界上最具影响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之一。波德里亚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以消费社会理论和后现代性的命运方面尤为著名。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指出:消费社会的前提是物的丰盛,人们不再消费物本身,而更多地对隐藏在物后面的意义或者意义的差异进行消费。本文试图揭示其消费社会理论的核心,即符号消费的理论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代青年是与网络联接最为紧密的群体,网络生活改变着他们的符号消费行为。符号消费动机可分为社会性和个我性两类。网络化和图像化转变或再造了消费的环境因素,如社会文化、消费情境、享用情境等,它们对青年符号消费两类动机的影响是不同的,总体来说,对阶层和财富炫耀倾向有抑制作用,对个性价值、审美需求有强化作用。通过消费行为表象探察当代青年特有的心理与情感诉求,从社会规范约束和学校教育等方面顺应积极趋势、杜绝不良商业诱导,可以更有效地引领青年群体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1.
"消费"是现代人最熟悉的词汇之一,消费业已成为人类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当今社会,消费已经走向社会前台,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但也应该看到,人类不良消费模式所带来的消费问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态环境,更严重的腐蚀了我们的社会风气。因此,合理界定人类真实的消费需要,摒弃不良的消费模式,塑造生态消费的消费模式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将消费看作一种主动活动,而超越了以前将消费视为被动活动的理论,同样他把消费的对象聚焦于关系的消费上面,而不是物的消费,他也从整个社会结构和人的社会活动方面来考察消费活动,因此这种理论建立在新的存在论基础之上,具有新的存在论视域。鲍德里亚自以为已经超越了形而上学,然而最终他仍然投进了形而上学的怀抱。  相似文献   

13.
身体消费成为彰显符号消费的典型消费方式。身体消费的流行循着“生产—传播—认同”路径。其运作过程内隐着商品符号和身体符号的双重符号逻辑。大学生热衷身体消费,是认同危机与追求自我、消费主义和大众传媒共同影响下的产物。过于追求身体消费,导致了虚假需要与过度消费、区隔再生与身份成层、身体异化与内心空虚。教育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解构符号消费逻辑,重建合理消费意义;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消解不良消费倾向;减缓认同焦虑,促进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4.
消费社会视域下的休闲与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是人摆脱劳动时间限制的自由发展追求,但消费社会视域下的休闲仍然表现出明显的物化特征。休闲的自由时间并没有真正摆脱劳动时间的束缚,而是表现为劳动时间的产物或延续,表明休闲没有摆脱资本逻辑的掌控。真正的休闲不仅要摆脱资本逻辑的掌控,而且应当消除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单纯对立,努力实现主体自由时间与内在精神空间的关联与转换,确立自由时间在主体意识层面的积极的内容建构,促使休闲成为表征主体个性存在特征的现实领域。  相似文献   

15.
以两种流行的社会分层概念小资、布波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现阶段白领阶层的社会分层状态进行探索。作者认为,首先这二者之间有部分的继承关系,但同时布波更强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二者都可以由消费符号来体现与其他阶层的异质性。最终的探讨是为了寻找一种在精英阶层和民众之间的中间阶层,分析这个庞大的中间阶层在社会运行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文本的细读,认为其在对消费社会进行总体性分析时,始终贯穿着对文化的关注和分析。他认为“符号消费”背景下的消费社会的文化,以商品和媒介的形式存在,主要表现出平面化、日常化、同质化、非现实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古诗鉴赏一直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多少年来,长考不衰。2002年,可以说是古诗鉴赏考查的分水岭:一方面,考查形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客观选择改为主观表达,另一方面,赋分不断加大,由3分增加到6-8分。为应对这一变化,提高高考古诗鉴赏的得分率,广大语文老师不懈努力,不厌其烦地给学生介绍古诗鉴赏的答题要领,但是,效果不太明显,得分仍普遍不高。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两种流行的社会分层概念小资、布波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现阶段白领阶层的社会分层状态进行探索。作者认为,首先这二者之间有部分的继承关系,但同时布波更强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二者都可以由消费符号来体现与其他阶层的异质性。最终的探讨是为了寻找一种在精英阶层和民众之间的中间阶层,分析这个庞大的中间阶层在社会运行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当下社会,消费的重点已经不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上,而是落足于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求"上.消费的符号性使得消费成为我们社会地位的编码,消费文化的逻辑在生活中成为青少年价值判断的坐标.在消费社会形态下,学校德育需要认清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变化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合理的道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进行自我赋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法国社会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关于后现代消费社会的重要理论——仿真理论。文章简明清晰地概括了仿真理论中最核心的拟像三序列的划分,从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鲍德里亚重要却抽象的理论,同时也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身所处的社会提供一种新颖、丰富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