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深入,傅斯年作为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本文通过对傅斯年学术与品格的简要回顾,着重分析他作为一代学者,对现代大学理念的独到阐释,尤其是通过傅斯年对台湾大学的改革重建,旨在揭示出傅斯年对理想大学的践行与追求,其中傅斯年所倡导的大学与本国文化相融合的思想,更具有跨越时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傅斯年只活了55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从进入北大读书开始,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大学。他先后出任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北大代理校长和台湾大学校长。他的教育生涯的顶峰是1949年至1950年任台湾大学校长期间,把一个颇为混乱的大学整顿、引导进入正轨。一走进台湾大学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称为傅园的傅斯年墓。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台大校史上,孟真(傅斯年)先生虽非创校校长,但在常规及制度之设立上,恐无人能出其右。”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一是维护学术自由和教育独立特别是大学独立;二是大学工作必须以学术为中心,保持高度的学术…  相似文献   

3.
傅斯年在学术研究中所具有的怀疑精神,以及他重视史料的收集、反对主观力求客观、比较法会通法的运用等,无不与乾嘉学派有着密切关系.然而傅斯年又有许多不同于乾嘉学派的地方.文章从学术、治史态度、治史方法几个方面探讨傅斯年对乾嘉学派的继承,从史料、治史方法和经世致用几个方面探讨傅斯年对乾嘉学派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民国时期乃至现代学术一部重要的典籍,从围绕此书的讨论可以看出傅斯年对胡适真正尊为师的情谊;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胡适傅斯年之间的交谊点滴,更从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两人互相引为知己、学术上互为砥砺的真情厚意。  相似文献   

5.
胡适与傅斯年一生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关系。在他们交往中,傅斯年始终都愿为胡适效力,但也只有他敢直面批评胡适。在学术方面,他们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行政办事方面,胡适却远不如傅斯年。他们都不愿参加国民党政府,愿在政府外做"诤友",但最终都黯然离开大陆。  相似文献   

6.
一2001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为一位年高德劭的学者举行九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这位学者就是何兹全教授。在会上,大家向精神矍铄的何先生祝福,他幽默地说:“我还没有觉得自己老呢,怎么就九十岁了。”话音未落,举座欢然。何兹全先生,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山东菏泽人。1911年生,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何先生从大学时代起从事中国社会史研究,至今已近70年。他在中国社会史、汉唐佛教寺院经济、魏晋南北朝史、兵制史、中国文化史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著成就。他视学术为生命,以…  相似文献   

7.
傅斯年的学术识见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方法、史观、研究者素质等方面,这在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傅斯年,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爱国人士。他提出了“史学便是史料学”的观点,其主要思想是史料是史学进步的基础,要按照材料进行研究以得出历史史实,而不是超越史料凭个人的主观认识进行研究。众多的研究者根据傅斯年的这个观点得出他反对“经世致用”的思想,但是我认为这是比较片面的看法。他在九一八事变后著成《东北史纲》一书,用以反对当时盛行的“满蒙在历史上非支那领土”论,以说明东北的历史归属问题。傅斯年的这种行为充分说明了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思想。这里我将对傅斯年写作《东北史纲》的动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傅斯年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教育家。1932年,他与当时的教育学者对教育学的学术价值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本文探讨了此场论战的背景、过程并与美国教育史上的“教育大论战”作了对比。评析此场论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洞察把握傅斯年的教育思想,理解他对教育学这门学科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以现代学术史上的章太炎、胡适和傅斯年为代表,通过分析他们对于“国学“和“国故“的不同含义的指认,揭示近代学术发展不断剥离价值,追求“客观“的过程,并兼及学术权势与学术立场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傅斯年的"中华民族是整个的"观点,为顾颉刚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说开辟了先路;但同中有异,其中包含富有智慧与个性的中华民族观.国难当头,傅斯年强调政治与学术相统一,以民族大义为重,表现出有别于单纯读书人的政治敏锐与远见卓识.费孝通、白寿彝当年同属学生辈,新中国成立后都超越了自己原来对"民族"的认识,"殊途同归".他们对于...  相似文献   

12.
傅斯年因倡导“史学只是史料学”而名闻学林,不少学者批评他在史学与史料学之间画上了等号。其实,傅斯年只是为了引起人们对史料的关注而采取了夸张性的表述。他对于史料的重视与实践,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史学科学化的历程。但其过分强调史料与实证、反对疏通与推论,则又具有矫枉过正之嫌。实际上,傅斯年在其古史研究的系列论文中,对史料之间的内在关联作出了大胆的解释,贯穿着创造性的史识,俨然在其学术主张与史学实践之间形成了一个悖论。傅斯年史学思想的悖论,折射出他对史学主客观问题认识的思想转变,即从追求史学客观性,继而认识到史学研究中不可避免地要“容许想象”,再到其晚年主张“用多元主义代替客观主义”。  相似文献   

13.
27年前9月的一天,两位河南人来我校金陵中学找我。后来得知,其中的一位是《中学生阅读》的时任主编何宝民先生。他向我约稿,我答应了,后因教学繁忙而忘了约定。一年后在郑州见面,何先生当面批评我说话不算数,我无地自容。不久,他约我为学生写篇短文。这次不敢怠慢,我如期将稿寄出,但很快就被退了回来。何先生在信中直言相告:你的文章内容不错,但忘了是给谁看的。请重写。我心想:这主编大人够厉害的,是特约稿,还要我重写。不过,静心一想,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不严格把关,刊物质量何以保证?他绝对是个对社会、对读者高度负责的人,好!由此,我不仅成了这本杂志的作者,而且成  相似文献   

14.
傅斯年(1896~1950年),字孟真,聊城人,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第七世孙,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学家。1919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年底公费赴英国留学,曾在伦敦大学学习历史、数学和实验心理学,后又去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历史。曾任中山大学教授,中文及历史系主任,代理文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对教育学造诣精深、贡献巨大。一、教育思想的形成傅斯年早在大学读书时代就确立了献身教育志向,决心走科学教育救国的道路,他不止一次地强调要以教育学术作为自己终…  相似文献   

15.
傅斯年和陈垣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史学家,为中国现代史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共同的事业和学术追求打破了年龄和学历的障碍,促进了他们的交往,深化了其间的友谊。在推动中国现代史学发展的同时,他们用深情厚谊和高尚品格书写了很多动人的学术佳话,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理历程留下了闪光的背影。  相似文献   

16.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12期上刊登了何成刚先生的《实事求是,意在求真——关于若干问题的答复》一文。在诸多有关人教社中学历史教材问题的讨论文章中,我们觉得何先生的这篇大作是写得很有意思的一篇。为了进一步扩大何先生这篇作品的影响,同时也为了尽量避免本刊常犯的“断章取义”之毛病,本刊现全文转载何先生的这篇“求真”作品,希望能为提高广大中学老师的认知水平有所帮助。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并加深理解何先生的作品,我们把在本刊发表过的(也就是何先生所要答复的)有关文章的刊期及页码附注于何先生大作之一侧。对于何文中所提出的种种问题,我们认为马执斌先生和陈锦红先生已论述得很清楚,因此实在没有必要再纠缠下去,反而是何文中的一系列低级错误、横冲直撞式的呐喊以及诸多顾左右而言他的辩词令我们忍俊不禁。我们只想一问,以何先生的治学取向和英文功底,即使北师大图书馆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藏书量,于他又有何益?  相似文献   

17.
<正>傅斯年先生曾经评价陈寅恪先生:"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胡适先生则这样评价傅斯年先生:"孟真(傅斯年先生的字)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岳南先生的《陈寅恪与傅斯年》深情地叙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两位大师从留学、归来、南渡、北归直  相似文献   

18.
周晓霞 《考试周刊》2009,(9):224-225
傅斯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本文对傅斯年的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从一九一八年初健步登台到一九一九年夏颓然退下,傅斯年在新文化运动舞台上大起大落。无论是滕然一跃还是沮然退下,在他人生道路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给后人留下颇多的歧议和启示。这是傅斯年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本文仅就傅斯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起落及其致因机制作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个理想的大学,应该办平淡无奇的教育”!这是德高望重的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先生的教育理想。当我在网上发现这则信息的时候,我还是有点惊讶,但同时多年来迷茫与困惑的心灵终于找到了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