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樱桃以性别》是英国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她的作品因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诗化的语言以及对传统神话的重写而受到评论家与读者的关注。《给樱桃以性别》也是一部在题材和创作手法上非常大胆的作品。本文将以这部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分析这部小说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
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交织、两条并行不悖的线索以及视角转换是小说《达洛卫夫人》叙事结构的主要特点。这种独特的叙事方法不仅给后人以启迪,使这部小说成为英国文学史中的重要作品,而且深刻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对现代西方文明的认识与反思。  相似文献   

3.
李叔德先生的《孟浩然新传》的诗性叙事是相当突出的。在《孟浩然新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品散发着浓郁的诗情,显示出从容的气韵。《孟浩然新传》的诗性风格,主要体现在各种叙事要素相互纠缠、排拒与协调之后形成的和谐而又富有张力的历史想象与历史重铸之中。一、和谐而富有张力的历史叙事正如福勒(Fowler)所指出的“张力”是由“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冲动或意义”形成的某种“势”。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中,它更多用来指称由于情感、思想和想象处于两点之间的亦此亦彼的不确定状态,而“在审美心理上引起的紧张活动和紧张状态”[1]。“和谐”本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主要特征。《论语·子路》中有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说法,可以看出在古人的审美理想里,“和”与“同”是不一样的:“和”是有差别的因素甚至是对立因素间的协调统一,而“同”则是无差别地苟同或一律化。由此可见,古典艺术中所说的“和谐”,指的是由各种不同的艺术要素按照一定的等级秩序组织而成的统一有序的艺术有机体的一种风格体现,它本身就含有“张力”的意思,只不过与西方文论相比,它更强调协调一致而已。然而,中国后来的艺术实践,特别是话本、拟话本和章回体小说等叙事艺术,越来越偏重...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故事新编》中民间叙事策略的现代开掘入手,从民间叙事角度观照下的历史选材和民间故事叙事结构的大胆扬弃两方面具体分析鲁迅在创作中对传统民间叙事艺术的灵活运用及超越创新的表现,侧重探讨民间精神和民间文化对鲁迅人生观及艺术创作观的积极影响,探寻鲁迅先生以民间叙事艺术为策略建构历史题材小说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孟浩然不仅以他那冲淡清逸、悠远深厚的山水田园诗赢得了后世读者的永远青睐,更以“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高洁人格赢得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的深深景仰。楚山汉水依然,何处可寻觅一代大师怡然自乐的吟咏长啸?钟楼鼓楼犹在,又向哪里凭吊浩然之风的清芬逸韵?襄阳作家李叔德先生不负众望,感应诗人心灵的律动、灵魂的飞扬和开元盛世的洪钟大吕,以其深厚的文史功底和娴熟的写作技巧,演绎出洋洋三十余万字的《孟浩然新传》。世界级山水诗人大师孟浩然不仅有了第一本传记小说,当代争奇斗艳的历史小说园地里亦绽放出又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一、广阔的历史空间和审美空间历史小说比历史更具魅力的地方就在于更加广阔的历史空间和审美空间,它既是历史的画卷,又是融进了作者和读者主体情感和艺术想像的生活画卷。《孟浩然新传》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历史时空十分广阔。小说以孟浩然的生长老衰死哀的生命历程为线索,以楚山汉水为中心,涉及洛阳西安、朔方胡地、东岳泰山、吴越之滨等广阔空间,囊括了盛唐50多年的变迁历史,多角度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学、艺术、宗教,乃至建筑等各个方面。在作者对历史场景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的叙述中,读者也仿佛回到了孟浩然生活的那...  相似文献   

6.
《不朽的失眠》是台湾作家张晓风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的背景及思想内容,以“愁”为线索,跨越千年的时空,大胆而丰富的想象,撰写的一个感天泣地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宋灿华 《文教资料》2010,(24):27-28
在小说《达洛维夫人》中,伍尔夫通过使用双重叙事结构,对双重叙事线索中两位主人公的刻画及其在小说结尾处的交汇,流露出对现实和生活的消极人生观,以及对生命的矛盾态度。本文采用历史传记批评和叙事学理论,探讨了小说中双重叙事结构的深刻启示作用——《达洛维夫人》是一部体现伍尔夫精神写照的心灵自传。  相似文献   

8.
《北上》是"70后"杰出作家徐则臣的最新力作,在2019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它被称作是"一条河流与一个民族的秘史",以世界眼光审视中国,描写纷繁的历史,展现宏伟的气派。"焰火"结构统领全局、人称视角巧妙变换、历史现实双线交织,这部作品在叙事结构上的别出心裁,使得它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窥探这部佳作的奥妙。徐则臣逆流而上,敢于挑战具有世界格局的历史题材故事;打破范式,在叙事方面进行多次探索。他的"野心"与创新对长篇小说进一步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使我们对于创作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作为文学襄军的代表人物,李叔德在经过多年的沉寂之后,隆重推出了他的“襄樊文学名人三部曲”之一的《孟浩然新传》,让人耳目一新。这不仅是李叔德创作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襄樊文学发生发展过程中求新求变的一个重要标志。作家以其特有的才情和智慧,沉于历史,关注当下,用创新性思路和艺术胆识,将沉睡千年的史料重新激活,塑造了一个融“诗、酒、剑、情”于一体的当代孟浩然形象。《孟浩然新传》之所以新,新就新在作家以当代文化意识对历史的超越、解构和重新书写。一、历史意识:搭建在历史与虚构之间的桥梁《孟浩然新传》,尽管以传记命名,但实则是小说,它遵循的不是历史的逻辑,而是艺术的规律,她不是历史的客观再现,而是对历史现象的诗意描述。这里,历史仅仅是作为背景而存在的,尽管作者表面上遵循了唐代开元年间的历史史迹,按照历史脉络进行着艺术建构,但真正影响作家创作的不是历史本身,而是活跃在作家心目中的历史意识。正是这一历史意识,成为作者穿梭于历史与虚构间的桥梁。就小说来说,小说是要反映生活的,反映生活就不能不反映历史,而小说所反映的历史其实只是一种历史意识。在小说界,无论是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的还是现代主义的,无论标举“新写实”、“新历史”,抑或“...  相似文献   

10.
曾传芳 《涪陵师专学报》2013,(5):107-112,140
美国著名作家威廉·斯泰伦的《苏菲的选择》被认为是以纳粹大屠杀为题材的反思文学作品。小说言说了20世纪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纳粹大屠杀事件,书写了叙述者/作者的成长故事,评论了小说本身的创作。小说的叙事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融言说历史、书写成长和评论创作三种文本于一体,多重叙事共同彰显小说的多重主题,表现了作家叙述纳粹大屠杀事件的独特叙事风格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作为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接骨师之女》的内容与前三部一样都是围绕华裔母女几代人的困境与心理路程展开。在这部小说中,谭恩美用一条故事线索串起了祖母、母亲和女儿三个女人的故事。叙事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在过去和现代、中国和美国之间来回穿梭。本文通过探讨该小说运用的叙事策略来研究其独具特色的叙事结构﹑变化多端的叙事视角和其他几个方面对作者想要表达主题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寄语:《孟浩然新传》是襄樊作家写襄樊的代表,也是作家李叔德本人唐代襄樊诗人题材系列中的一部力作。自2007年出版以来,先后举行了两次研讨会,对其创作得失已有基本评价。此组笔谈是在新近由襄樊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和襄樊学院中文系共同举办的一次研讨会的基础上成形的。之所以组织这组笔谈,理由有三:一是加强宣传、评鉴推介地域作家作品的需要;二是高校自身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三是高校与社会共同促进襄樊文化和文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襄樊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2800年的历史。这片热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不仅是三国文化的源头,而且汇聚了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形态。就文学而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她曾先后几度出现过文学的繁盛局面,孕育了楚国诗人宋玉,唐代诗人杜审言、孟浩然、张继、皮日休等一批诗坛俊杰,李白、杜甫、王维等诗界名宿先后到过这里,留下了传颂千古的诗章。而今的襄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增容,经济实力日渐雄厚,城市地位显著提升,是湖北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作为软实力的地域文化研究和文学事业也有不同程度发展,出现了较好的发展景象。但这一景象与昔日的辉煌比较起来,却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是一位有着自身独特创作特点的作家,本文通过解读王安忆有代表性的作品,研究王安忆小说显现层面的并置式叙事结构、人物视点式叙事结构和深隐层面的理性启悟式叙事结构,品味王安忆小说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重要的当代作家都选择了家族叙事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其原因一方面是作家创作观念使然,另一方面是基于创作主体对叙事性别的发现。这在许多女性作家创作的家族叙事作品中尤为明显,如王安忆的《纪实和虚构》、徐小斌的《羽蛇》、项小米的《英雄无语》。这些承载女性家族叙事的长篇小说叙事结构和话语形态,分别代表了三个特征:其一是女性主人公居于家族叙事的中心位置,显示出女性本体叙述的话语色彩;其二是由家族叙事的伦理主题,开始走向神话叙事的审美叙事。其三是小说内蕴着神秘、超验的神话叙事。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电影开始用非线性叙事结构进行叙事.引发了对电影叙事模式的更多关注。根据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的意识流作品《达洛卫夫人》再创作而成的现代主义小说《时时刻刻》,其同名电影运用不同于传统线性叙事的独特的套层时空结构来进行叙事.巧妙地将小说中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个故事与三位女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这部穿越影片的主轴,使整部影片浑然一体.为影片主题的表达提供了更深刻的依据.同时也为电影主题提供了多种诠释方式。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五四”时期的自叙小说是以感伤的情感为线索,涂抹浓郁的颓废色彩,构成了一张又一张的情网,从而建构了一重孤独、苦闷、忧郁、自伤自悼的想象空间;体现了郁达夫作家要有“一种强的个性”的创作追求。这使郁达夫成为了一个“很健全的时代病的表现者”。郁达夫“五四”时期小说以情感为中心的独特叙事结构,使郁达夫成为五四新文学的杰出作家。  相似文献   

17.
姜麟 《华章》2007,(4):123-123
《远大前程》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著名作品.狄更斯在这部小说的创作中展现了高超的叙事技巧,尤其是双重叙事视角的运用.研究双重叙事视角不仅有助于对小说的深入理解,而且能佐证并丰富叙事理论.  相似文献   

18.
《药》是“双线结构”的说法在学术界和中学语文界至今占着统治地位。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对于《药》的结构的正确理解应当是:小说以老栓为儿子买药治病的经历和结局这一情节的联系性为叙事线索,运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叙述了华、夏两家有两条基本情节线索贯穿其中的两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我们可以称这种结构为“一写二”结构。“一”指的是一条叙事线索,“二”指的是被叙述的两个故事。“双线结构”说中的“双线”指的是“两条故事线索”,《药》只有一条叙事线索的事实在“双线结构”这个概括语中没有得到体现。而不与叙事线索相联系的故事线索属于题材范畴,不属于结构范畴,所以“双线”与“结构”这两个概念在这里联系在一起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杨波 《快乐阅读》2022,(5):40-44
<正>文学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者和承载者,是作家对理想和现实的大胆呈现与生动表达。2021年4月,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路程、朱六轩合著的长篇小说《痴心》,以中原大地上一家中小企业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线索,讲述了主人公季健中20世纪80年代奉命来到濒临倒闭的鲁阳炭材厂接任厂长,带领广大职工挽大厦之将倾,走出一条科技兴厂之路的故事。这部纪实小说长达70余万字,填补了河南一直以来非常稀缺的工业题材类长篇小说的空白,表现出鲜明的传统书写范式,同时也凸显出当代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20.
文学的想象与虚构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历史叙事的制约是目前学界关于历史题材文学创作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成功的历史小说,对这部小说的文学叙事和它所依据的史书《三国志》的历史叙事做一些比较,看看前者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了后者的限制,对于我们今天的历史题材创作是有重要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