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注·提”作文教学初探张玉玲“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的中心是发展语言、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作文教学则是贯穿其整个过程的主线。提前起步是“注·提”作文教学最基本的特点,它一改小学作文建立在一定识字量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比普通班学生的作文提前1-2年。在...  相似文献   

2.
以提前读写为目的的“注·提”实验 ,对小学生的作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时地把握儿童语言思维的最佳期 ,促护儿童纯真的心理 ,培养说话、写作的兴趣 ,消除动笔的畏难情绪 ,是培养学生说写能力的关键。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注·提”实验要求 ,说话要求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书面语言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书面语言反过来又丰富和改造口头语言。因此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我注意从低年级起就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为以后的习作练习奠定坚实的基础。1.引导学生爱说。在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  相似文献   

3.
我校于1992年秋进行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简称“注·提”实验),从课内到课外,从单项到综合,从阶段到全程对学生进行了系列训练,使他们由作文课上“皱眉头,咬笔杆”而变为想表达,会表达。其具体做法是: 一、单项分解,分级训练 循序渐进是学习的普遍规律,作文训练也不例外,单项分解训练能帮助学生练好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以克服“注·提”实验作文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焦点”。我校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从“练说—写话—写段—仿写”.到“写物—写事—写人—抒情”.形成了“先说后写,连句成段;由段到篇,先仿后写;由易到准,由篇到面;循序渐进,先叙事后抒情”的序列化教学方法,使学生作文有“序”可循。  相似文献   

5.
将学法指导融入“注·提”实验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苏家云古人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注、提”实验的重点是发展语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教学中把方法、技能教给学生,将学法指导融于“注·提”实验中。一、...  相似文献   

6.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以下简称。注·提”)实验纲要作文教学目标中提出:“在儿童已有的口头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激发他们书面表达的愿望,提早作文,扩大作文量。通过写作实践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培养作文能力。”这个目标要求正确估计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提早作文的形式,以大量的写作实践为根本途径,实现学生写作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提高。这就为“注·提”实验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和作文教学的规律出发,有效地落实纲要中提出的作文教学目标呢?我认为认真落实观察、思维、表达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由于汉字和语言表达认知水平的局限,部分学生害怕作文,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从“先说后写,循循善诱”“培养兴趣,鼓励创新”“强调基础,教会技巧”“丰富活力,意在提高”四个方面谈作文教学之反思.  相似文献   

8.
注重多角度立意 培养创造性思维礼县东关小学汪瑞芳“注·提”实验班的作文教学从低年级开始就进行整体性训练,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一般都能做到自己审题立意、选择材料、叙述描写、表情达意。但是有不少学生作文立意不够深刻新颖,往往千人一面、人云亦云。造成这...  相似文献   

9.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一项重要实验,它针对汉字难认、难记、难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费时多、负担重、效益低”的弊端,冲破小学语文教学“先识字、后读书”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种功能,使学生“边识字,边读书”,以达到提前读书、提前作文,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从播种、耕耘到收获,“注·提”实验在三湘大地已历经十几个春秋。辛勤的园丁是怎样培育这朵教改之花的呢?(一)1983年冬,在偏远的湘西,吉首民族师范附小有了全省第一个“注·提”实验班。与全省许多好的小学相比,无论…  相似文献   

10.
看图作文教学的特点松花江地区教育学院果乃玉看图作文是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九年义务教材、“注·提”实验教材以及“作文序列训练”实验中都安排了相当大比例的看图作文训练。一、看图作文的特点。看...  相似文献   

11.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是借助汉语拼音这个工具,在儿童不识字和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将“识字-阅读-作文”直线序列的单-教学结构变为交叉并进的多维教学结构,以开发智力,发展语育,激活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年来,“注·提”实验正是借助教材的优势,发挥汉语拼音的多种功能,使学生的“读”、“写”能力从时间的提前和阅读量的变化中得到质的飞跃。 一、确立优势,夯实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在“注·提”实验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确立一…  相似文献   

12.
经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同意,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注·提”教材编委会、中央教科所“注·提”课题组和全国“注·提”教学研究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区域性推广‘注·提’实验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3.
《大纲》指出,中年级着重练习片断,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低年级以写话为主,刚进入中年级的学生不知如何作文,有的教师干脆采用“填空式”的作文方法,使得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养成了依赖教师、懒于思考的坏习惯。根据新教材的编排特点,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三年级上学期作文教学的突破口与重点是“先说后写,以仿为主”。 一、先说后写  相似文献   

14.
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学中,“注·提”班的学生拼音基础好,看到一个音节就象看到一个字一样,能够很快、准确地把它读出来。可是,一提到写字,学生就作难了。那么,如何提高“注·提”班学生的识字  相似文献   

15.
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如何把他们引入正轨,是作文教学重要一环。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先说后写、先读后写、先看后写、先做后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先说后写  相似文献   

16.
王颖 《辅导员》2014,(14):126-126
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规律是先说后写,“说”成为“写”前提要素。如何训练小学生从说话到写话是教师们是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大纲要求小学生能说一段完整、连贯、有条理的话,这对学生来说,不丰富生活,不熟悉生活,教学上没有“授人以渔”,是很难说好说对、说完整的。要怎样迈出“口头表达”这关键的一步呢?  相似文献   

17.
第八册《基础训练3》包括“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和“作文”四个部分。在“字·词·句”的训练中 ,第一题要求学生熟练拼读音节 ,理解成语意思 ,掌握成语 ,不写错别字 ;第二题要求学生先弄懂词语的意思 ,再找出与各词意思相近的词 ;第三题是认识、掌握多义词的练习 ;第四题是修改病句的练习。“听话·说话”的训练内容是说一次实验的过程 ,目的是训练学生在自己动手进行某项实验的基础上 ,把实验过程说清楚。“阅读”部分安排的是一篇介绍手绢的说明文 ,要求学生读懂短文 ,给第一自然段分层。“作文”有两个题目 ,都是要…  相似文献   

18.
小学“注·提”实验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实践证明,它在开发学生早期智力,培养学生学法,锻炼学生能力方面都具有优势,在几年的“注·提”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这项实验其本质是素质教育。“注·提”实验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众所周知,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其表现形式为组合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变形思维等。在“注·提”教学中,学生一旦激发起创造性思维就能借助于组合思维归纳…  相似文献   

19.
本次作文是“注·提”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看图作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初步认识段落之间总说与分说的关系和按照总分关系组织段落,练习写一篇短文。在教学本次作文时,教师要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把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能力放在首位。根据训练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直观画面,有效指导学生观察、想像画面,由说到写,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习作的兴趣。一、从课文内容入手,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言之有序教给学生观察、想像、表达的方法,就等于给学生打开了看图作文的大门。观察一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观察什么,二…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学生提前读写又轻松愉快,几年来,我充分发挥“注·提”优势,在一年级进行开篇训练,有头有尾有中心地搭起文章的架子。 一、进行句型训练,教学生说写完整句子 从入学教育开始,我就在阅读、说话课上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地方有××?这是××?×时×在×地干什么?”等句型训练。学生根据问题就完整地回答出:“学校有学生”、“这是教室”、“上午学生在教室上课”等。这样,他们就建立了说完整句的概念,9周后,我还让学生用拼音写下来读一读,课后交老师批改讲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