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看图编故事     
这次习作是看图编故事。习题中,为你提供了第一、三幅图,让你填补上第二幅图的内容,这是个难点,也是你发挥想像的好机会。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把从小培养多角度说图意列算式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在半图半文应用题未出现前,编有“看图列算式”和“说图意列算式再计算”的教材。这是为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图意列算式的好机会。教学时,教师可通过下面三个阶段,逐步提高要求,由简及繁地进行教学。第一阶段,教师可出示单纯的加法减法的图,从图上学生一眼可以看出是加还是减。要求学生先讲出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再根据图意讲出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例如,课本9页有一幅蝴蝶图和一幅三角形的图,先由教师提  相似文献   

3.
排图讲述是对多张相关的、无序的图片排成合理序列并进行有条理讲述的活动。它立足于幼儿的理解、分析、判断、推理,因而特别有利于发展逻辑思维。一、在探究前因后果中进行发散性练习排图讲述按画面内容的逻辑关系可分为因果排图和递进排图两种。因果排图一般只有两张图片,分别表现因和果。教师可根据图片内容启发幼儿进行“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的扩散。递进排图是将一组图片按一条线索排出序列。图片内容不是简单的一因一果,而是描述了一个故事。但这种图片中往往也存在隐含的因和果。在幼儿追究前因后果的过程中,不但要鼓励他们有与…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 :“编筐窝篓 ,贵在收口。”课堂结尾也是一门艺术 ,好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 ,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一、在课尾画个“冒号”说话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 ,而较高的说话水平惟有经过不断的训练才能达到。尽管说话训练不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 ,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提高说话训练意识 ,对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在课尾画个冒号就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一首老歌曲唱出的是代代传承的意境。为人父母的你,可以讲出多少自己父母的故事?你是否愿意让这样的故事在下一辈中流传呢?  相似文献   

6.
一、引发兴趣,传授方法1.师:同学们,一篇文章好的开头可以为全文焕发生机。古人把好的开头称为“凤头”,是指一篇文章有了好的开头,就像凤头一样鲜明、美丽。那在小学阶段,精彩的开头有哪几种呢?课件出示:课件出示:凤头优点开门见山点题目点中心直截了当,抓住读者巧妙引用引他人言,吸引读者故设悬念故事开头倒叙结构布疑设悬,引人入胜渲染气氛身临其境,深受感染2.师:“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文章,不仅应该有好的开头,更应该有好的结尾。古人把好的结尾称为“豹尾”,是指优秀文章的结尾像豹尾一样响亮、有力。小学课本中,精彩的结尾有哪…  相似文献   

7.
“符号门类发散加工模式”,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形式之一,即将发散性加工(操作)与符号(内容)、门类(产品)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符号门类发散加工模式”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抓住关键概念“发散”。数的整除性概念很多,但大部分是从属关系,如能抓住“整除”的关键概念作为“扩散点”,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学生既可清楚地看出每个概念的内涵,也可以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同时,这又给学生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思维的发散图如下:2.在问题讨论中…  相似文献   

8.
《西文百科全书》(下简称“全书”。)分编是依据它的内容学科的属性及其它特征,将全书分门别类地系统揭示和组织起来的.全书包括:专科性全书和综合性全书.专科性全书是指某一学科的大类,它的内容单一,专业性强。综合类全书是指综合学科,其内容丰富面广。全书也属多卷书之类,在实际分编中至今尚未有统一的分编要求,随着图书馆管理手段的更新、发展,急需有一个简单、明确、统一的标准.本文拟就西文全书的分编问题  相似文献   

9.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基于对“思维导图”的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新课标政策的解读,选择以“化学能与电能”这一节内容为教学载体,通过问卷、访谈、教学实验等方式探究了思维导图对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影响,得出了思维导图教学可显著提高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结论,并对其学习方式有一定积极影响,以期为一线教师开展思维导图的教学实践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上、活动目标1.通过正反两种图序比较,初步掌握逆向排图讲述的方法; 2.在追究原因、想象结果及多向变化排图讲述过程中进行发散性练习; 3.懂得运用象声词生动讲述故事,并学习词语“四脚朝天、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11.
一、运用发散性思维求“新”发散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从一个思维基点出发,运用分散组合、引申推导、类比推理、联想想像等方法,从四面八方进行的全息思维,找出多种思路,以求得多种可能的答案。运用发散性思维,有利于个性的表现,可冲破定势思维的束缚,使思维趋向灵活多样。就思维方向而言,发散性思维可分为纵向发散、横向发散和逆向发散。纵向发散,是从一件事或一个问题,推导出几种不同的发展结局、或几种观点结论,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出最能表达中心、最富有创造性的一种结局或结论。横向发散,是指从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2.
复述法教师直接讲出故事的名字 ,然后让幼儿或集体或个别地复述一次或数次。该方法常在低年龄段幼儿中运用。例如 :给小小班幼儿上故事课 ,老师说 :“今天 ,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迷路的小鸭子’”。幼儿跟念、复述“迷路的小鸭子”。回忆法教师先讲出故事的名字和整个故事 ,然后进行理解、表演、巩固环节 ,最后提问幼儿 :“请小朋友回忆一下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让幼儿在基本掌握故事大意的基础上回忆出故事名字。选择法可分成两种 :一是幼儿分组讨论产生多个故事名字后 ,由幼儿商定或教师选定一个最好的 ;二是直接由教师提…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故事新编》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习作内容。单元习作目标是“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因此这节课主要是要发散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新编故事的方法。为了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看得见的生长,整节课在设计时围绕“任务驱动,支架推进,以学定教”逐步推进。以情境任务“评选故事新编小达人”驱动学习,以《龟兔赛跑》为例,借助“山形图”“魔法棒”等,让学生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新编故事的方法——大胆合理地想象故事情节及内容。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学是时代的呼唤。目前,以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创新教学,已主导了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于创新思维有以下几种解释:“创新活动中进行的思维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创新思维就是指直觉、灵感和发散”、“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根据这些解释,我们把创新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界定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内容有独特的创见,能提出不同于教材表述、不同于教师讲述的新观点、新方法的思维。”因此,独特性、发散性是创新思维应具备的典型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独特性、发散性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发散阅读,一般指的是对某一文学作品的整体内容(含立意)或艺术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做出的不同的理解。而我们这里讲的“发散阅读”指的是阅读主体对作品的某一具体内容或语言片断进行的发散性观照,这对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6.
“故事”与“历史”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似乎不敢很公开地说“故事”,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历史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有其真实性;故事则是流传下来的说法,经过渲染、演绎,已无多少真实性可言。(2)历史中有一些很重要的概念,可以让我们对一个时代、一个事件等有深刻的理解;故事大多为一些烦琐细小的叙述,除了有趣、好玩,无助于对一个时代或一个事件的理解。(3)历史教科书中,都是写事情的经过、制度的内容、文化的成就等,几乎看不到有趣的故事,好像故事已经被排除于历史学习的主要内容之外。  相似文献   

17.
<正>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收口”即结尾。古人在谈到文章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所谓豹尾,即指文章结尾时,笔法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且留有余味。结尾是文章的压台戏,要唱得精彩,要大音余响,荡气回肠,韵味绵绵。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往往侧重于集中思维的训练,忽视发散思维的培养。本学期,我特别注意发散思维的培养。具体做法是:一、认真设计发散性的练习。例如,学习并掌握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以后,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编题练习:看线段图编应用题、看式子编应用题、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重编应用题等。另外,我还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①给出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19.
《红领巾》2008,(3):18-20
童年时光总会有“小报告”的影子。大家都讲出了生活中“小报告”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20.
在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收录了三首《秦女休行》。据郭氏“解题”可知,这三首诗的产生是:左延年根据秦女休为宗报仇杀人遇赦的故事,“因意命题”,首创了《秦女休行》;傅玄以庞氏烈妇赵娥亲为父报仇杀人遇赦一事为题材,拟古乐府旧题写了《秦女休行》;李白亦“学古叙事”,拟作了《秦女休行》。这已是文学史上的定论。但是,一九七八年《文学评论》第五期上刊载的吴世昌先生所撰《(秦女休行)本事探源》一文,却对左、傅二人所作《秦女休行》的内容及诗题,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其主要论点是:(一)左延年、傅玄所作的两首《秦女休行》“所咏其实是指同一故事”,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